一個普通小白的道門路。
經常會有人問我,師傅,你是怎麼進入道門的?如今按照傳統的說法,已經是而立之年的我回望一路走來也滿是唏噓感慨。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我作為一個普通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道門的。和網絡上那些神乎其神的大師不一樣,我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經曆,出生於福建閩西山區一個普通的小山村裏,出出來很多人可能會大吃一驚。我家鄉的道盟文化影響並不大,哪怕是到了現在,整個是登記的道觀也是屈指可數,反而是佛教在那裏的影響特別大,達到了幾乎每個村子一個佛寺的地步,以至於福建所流行的遊神文化,在我老家那裏被稱為台菩薩,甚至在很多老人的口中,所有的神明都被稱為菩薩。因此,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我,幾乎沒有接觸過道門文化,在出社會之前,也沒有接觸過道者。眾所周知,道門衍生文化大。
成為山陰命相卜這五類,其中風水文化影響尤為大。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還是學生多半是對其嗤之以鼻的,當年還在上初中的我也是如此,再一次舅舅和表哥談話中說到這個的時候,忍不住插嘴表達了自己的不屑,結果卻是招來兩人一致的反對。也就是那時在心裏悄悄埋下了一顆想要一探究竟的種子,後來也並沒有對之深究。真正接觸與道門相關的文化,首先是易經,在高三那年,不易在書店隨手翻開的易經,讓我接觸了真正易學乃至道門文化的大門。後來上大學時,古代漢語的老師有一節課講到了八卦,對於已經熟悉的的我很快就回答了老師的問題,老師接著開玩笑的問了一句,那你會用來算嗎?說實話,當初還真的就不會,而從那以後,我開始了自學數術的道路,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對於數。
處十分看重,漸漸的才會明白其局限所在,想要做的更好,就會接觸更多的道版文化。在福建首先接觸的當然是驪山派,一開始為了學習驪山派,還和一些師傅去幫忙敲鑼打鼓,隻可惜傳統驪山這種跟師的教學模式實在是難以適應現代的工作和生活,不得已之下隻能零散的學習了一些簡單實用之術,之後選擇放棄。中間由於忙於工作,沒有太多的空餘時間,於是開啟了一次又一次的踩坑之旅。這裏說來簡單,但是幾乎大家能踩到的坑基本上都踩破,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資深老韭菜,直到後來一位師兄介紹之下帶入了六人台。我本身的性格並不好,不像有的人那樣幽默風趣,有講不完的話題。還記得我當時拜師的時候,就一個人過了好久才能擠出一句話,整體氣氛比較尷尬。在過去和其他老師學。
學習麵相鼓的時候,也經常會在中途瞎說,沒辦法,社恐的人就是這麼杠,偶爾想拍馬屁,卻是常常表達不行,拍到了馬腿之上。不過師傅並沒有因為這樣而區別對待,盡心盡力傳授了不少內容。後來在和其他道友交流的時候才發現師傅教給我們的比之其他師傅多的太多,就是最初的三神級別就已經超過了一些道友五嶽五雷的內容。而到了現在,我自己也開始收徒教學,回望自己一路走來的艱難的路程,不得不心生感慨,與道門有緣分的人,哪怕是有再多的困難,也會不斷的學習接受加深,現在也是盡心盡力教學,希望弟子比慢自己曾經踩過的坑,達到自己不曾達到的高度。學習六壬派需要什麼條件?
自從我講六壬派以來,很多朋友對六壬派感興趣,經常就會有人問我,如果想要學習六壬派需要什麼條件呢?首先說到這個就是老掉牙的問題,包括我幾乎每個六壬派的視頻下麵都有人在那邊講六壬派收的貴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我早就說過了,這裏就不再囉嗦了,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作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是所有門派入門的必備基礎,如果你想要小說,那種副師傅找上門來求著收你,那可以多看看小說。除了這點之外,其實想要學習六壬派並不困難,一般來說人品沒什麼問題,隻要是能夠達到普通人的平均標準就可以了。然後呢,在堂前打卦問祖師是必要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說,以三四內為準。
但有些情況會有所增減,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打卦沒過,並不是說明和六壬派沒緣,而是呃,和當前的談後沒有緣分而已,找其他師傅也是可以的,不需要過於執著。說到這裏,以前也有在我們這邊打卦不過的,然後就和我說某某師傅那邊可以反反複複打好多次,隻能說每個師傅的要求不一樣吧,我自己有自己的標準,老是有人說這個緣分其實是緣分,我不否認是有這種情況啊,有些時候隻要你給的足夠的多,再怎麼打都是可以的,隻能說每個人的方式標準不一樣,這裏就不多做評價了,也不去多說什麼。總而言之,我自己這邊是這麼一個做法,至於別人怎麼看怎麼說,我就管不著了,福生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