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反恐怖突擊隊可以說是在恐怖分子的叫板聲中組建的。1996年12月17日,秘魯反政府遊擊隊——圖帕克·阿瑪魯革命運動組織的恐怖分子蒙麵持槍闖進了日本駐秘魯大使館,一舉扣留了參加日本大使夫婦舉行的慶祝日本天皇63歲生日招待會的500多名賓客作為人質。宴會上的槍聲,使天皇生日的宴會變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夢境,震驚了秘魯國內上下,也震驚了整個國際社會,成為震撼世界的人質事件。
事件發生後,秘魯警察戰術特別行動隊迅速包圍了日本大使館的官邸,控製製高點,封鎖路口。秘魯內政部長、警察局長親臨現場,坐鎮指揮。恐怖分子為了便於控製,很快釋放了扣押的老人和婦女,僅留下72人作為人質。他們提出,政府必須釋放所囚禁的460名他們的同夥,否則他們將處死人質。但秘魯政府態度強硬,絕不同意恐怖分子釋放人質的條件。雙方互不相讓,並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意誌較量。
政府一方麵向恐怖分子施加軍事壓力,一方麵展開穿梭外交,藤森總統先後訪問了玻利維亞、加拿大、古巴等國,商討對策。與此同時,藤森政府的一項很秘密很重要的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就是組建反恐怖突擊隊。
根據藤森總統的命令,軍方立即開始了組建反恐怖突擊隊的工作。他們從總統警衛團、海軍陸戰隊等各部隊中選調了最富有機智勇敢精神的優秀士兵組成了反恐怖突擊隊,配備了性能優良、突擊火力強的武器及各種先進的裝備器材。隊伍組建後,立即開進首都利馬城外的一個軍事隔離區,開始緊張的反恐怖訓練及演習。
政府還聘請了英國反恐怖專家前來指導訓練,並請來以色列人專門出謀劃策;美國政府也派出了由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五角大樓的特種作戰部隊和情報專家組成的小分隊,協助秘魯開展工作。在軍事隔離區內,按原建築式樣和規模仿造了日本大使的三層樓官邸,以供突擊隊員開展突擊訓練。
這種做法以色列在1976年對烏幹達恩德培機場實施人質營救時也采用過。反恐怖突擊隊組建後,秘魯政府立即製定了一項周密而又詳細的武力解決人質事件的行動計劃。
計劃上規定,突擊行動將從四個方向展開,7分鍾內要結束戰鬥。為了使這項行動計劃得以順利實施,秘魯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而且是在恐怖分子不易覺察的條件下進行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項工程浩大的“地下工作”。政府調來采礦工人,使用聲響不大的挖掘機,從鄰近的房子向大使官邸開挖幾條3米深的隧道,對恐怖分子則采用高音播放進行曲來實施迷惑。另外,利用紅十字會交給人質的一隻吉它和一件衣服,成功地將竊聽器偷偷帶進了官邸,這樣,對於大使館內恐怖分子的一舉一動,通過竊聽器和直升機上的紅外掃描儀即可監視到。
地下隧道挖好後,突擊隊在隧道出口處安放了塑性炸藥,並對爆炸力進行了精確計算,以達到既要在地麵炸開出口,又要不使上麵的房子倒塌。一切準備工作就緒,隻待總統發令。1997年4月20日,組建不久且受到嚴格訓練和逼真演習的秘魯反恐怖突擊隊開始出動了。他們頭戴麵具,兵分幾路潛入地下隧道,準備向劫持人質的恐怖分子發起進攻。一場驚心動魄的攻堅戰即將打響,舉世矚目的曆時124天的人質事件也即將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