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危機》reference_book_ids":[718027941995977424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在《世界危機》《東戰線》和《戰後》中,我曾記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事情。
與這些書一樣,我盡力效仿笛福的《一個騎士回憶錄》的敘述手法,以我個人的經曆為線索,對那些重大的軍事和政治事件進行論述。我也許是唯一一位身居政府高位並經曆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兩次浩劫的人。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我擔任的隻是次要的職位,但在第二次對德戰爭中,有5年多時間,我擔任英國政府的首腦。因此,我的這本書便采用了不同於以往的立場,在撰寫過程中我所擁有的權威也遠非從前幾本能比。
我的全部公務工作幾乎都是我口授秘書辦理的。在我就任首相期間,我發布的備忘錄、訓令、私人電報和節略,總數可達100萬字。那時每天都得根據所能得到的資料處理許多重要事宜,以致逐日寫出來的文件不免存在許多缺點。但如果把這些文件綜合起來,就是一個在英國國家戰爭和政策上負主要責任的人對自己所見重大曆史事件的真實記錄。我不知道現在或過去是否曾有過這種關於戰爭和政府工作的逐日記錄。我並不想把它稱為曆史,因為編寫曆史是屬於我們後一代人的工作,但我極有信心地說,這是對曆史的一種貢獻,對後世會有所幫助。
這30多年來的行動和主張,包含和反映了我畢生的努力,願人們據此對我作出評斷。
我恪守一個原則:除非事前曾公開或正式發表過意見,或提出過警告,我決不對任何在戰爭或政策上的措施做事後的批評。實際上,我在事後的回顧中,已將當時爭論中的許多嚴厲的措辭改得相對溫和了。我記述了那麼多我所愛戴和尊敬的人,他們同我的分歧令我十分難過,但如果不能在未來到來之前對過去的教訓作出總結,那就不對了。本書記下那些誠善者的行為,但願不至於有人因此輕視他們,卻不去反躬自省,檢討自己履行公職的情形,吸取過去的教訓作為自己未來行為的借鑒。
不要認為我希望所有人都讚同我所說的一切,更不要認為我所寫的是在迎合公眾。我,憑借自己一貫的見解提出論證。我已盡己所能地去慎重地核實材料,然而隨著繳獲敵方文件的披露,或是其他新的發現,不斷有更多的史實被公之於世,這就可能會為我所下的結論提供新的補充。在所有事實還未明了以前,把一些確實、可靠的記錄和書麵意見保存下來作為根據,這很重要,原因就在於此。
有一天,羅斯福總統告訴我,他正公開征求意見,想給這次戰爭起個名字。我立即脫口而出:“不需要的戰爭。”沒有哪一次的戰爭能比這次戰爭更容易被製止的。
上一次大戰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好不容易留存下的,又在這次大戰中被毀光了。在億萬人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之後,我們仍無法獲得和平或安全。現在,我們又處於危險之中,比起曾被我們克服的更為嚴重,這可以說是人類悲劇的高峰。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殷切地希望,下一代人能把前人犯過的錯誤全部改正過來,然後再根據人類的需要和光榮,控製住正在展開的、可怕的未來景象。
溫斯頓·丘吉爾
1948年3月於肯特郡恰特韋爾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