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你負責熱愛生活,生活負責熱愛你(1 / 2)

見到明慧是在一次茶會上,一個45歲的女人,很有姿色,學曆不高,卻嫁了個氣宇軒昂的好老公。他們做著跨國生意,資產無數,過著他負責賺錢養家,她負責貌美如花的生活。結婚20年,他們有一個聰明懂事的女兒。女兒品學兼優。茶友們看她風姿綽約、出手闊綽的勁頭,無一不羨慕地心生感歎:這女子真幸福,命真好!我笑而不語,因為我一向堅信:成功有成功的依據,幸福有幸福的根基。每一個女人,無論眼下多美滿,人前多光鮮,背後一定都背負著不為人知的十字架。

有幸,我們成了密友,經過幾次的單聊,我從明慧身上發現了她幸福的根據。

幸福依據1——會做菜,會煲湯,會踏實過日子

明慧嫁給老公的時候,他還是大學裏年輕的講師,站在講台上激情飛揚地大談犬儒主義和叔本華,台下的女生們多數是衝著英俊老師來的。明慧全身心地投入和迷戀這份感情。那時候她當然不會去考慮台上氣質非凡的男人名下隻有一間20平方米的筒子樓宿舍。

婚後的現狀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如膠似漆的愛情可以彌補一切。小兩口一起在公共用水間洗衣服,一人一頭擰床單,在煙熏火燎的樓道裏做飯,飯後老公陪著她邊洗碗邊聊天,周末手拉手去看場電影或是回婆家吃頓飯。明慧覺得小日子雖然清貧,但一樣幸福甜蜜。她把眼光從簡陋的家、樸素的衣裳、自己光禿禿的脖子手指上移開,每月精打細算地捂著手中不多的錢把日子過好。明慧做得一手好菜,老公最愛喝她熬的湯,排骨燉蓮藕、鯽魚蘿卜絲、芋頭娃娃菜……每次喝得肚兒圓圓才放下碗。看到老公簡單滿足的微笑,明慧覺得,這就是幸福。

幸福依據2——對婚姻別期望太高,少抱怨,少糾結於小事

懷上孩子的時候,老公的事業剛起步,天天周旋於客戶和朋友間,請客吃飯,陪酒,陪玩,每晚不到深更半夜回不了家。明慧非常難過,麵前的男人雖然還是熟悉的麵孔,卻好像完全換了一個靈魂。他沒時間對著大肚子的老婆噓寒問暖,沒精力回應老婆的生活狀況。在生活的殘酷考驗下,他還原了男人愛事業不愛美人的本質,簡直就是一個工作狂。明慧覺得自己的溫柔完全白費了,眼前的男人已經不是當初自己深愛的那一個,再勉強下去還有什麼意義?

定居美國的大姐回來看她。明慧向她哭訴:“老公給不了我想要的幸福,我想離婚。”大姐緘默,第二天給她帶來一本美國專欄女作家的暢銷小集子。裏麵有一句話讓明慧有所觸動:有一種女人,不管她嫁的是建築工人還是國會議員,她都有能力讓自己過得幸福。沒錯,女人的幸福,為什麼要靠男人給呢?每個女人,都應該有讓自己、讓家庭幸福的能力。

大著肚子的明慧向父母求援,請媽媽過來幫忙買菜做飯,照顧這個自己無力兼顧的小家。她強迫自己不去想煩心的事情,每天吃好睡好,安心養胎。她不再等老公夜歸,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纏著他問長問短,不再拿雞毛蒜皮的小事去煩他。在他偶爾有空的時間裏,讓他攙著自己散步,彼此取笑著對方為孩子取的名字。也怪了,一天天平靜安穩地過去,原本覺得天昏暗地的生活,漸漸變得陽光燦爛起來。

女兒快3歲了,他們搬了新家。錢都花在房款上了。明慧雇了個油漆匠把牆一刷,購置了簡單的家具,就這樣湊合著先搬進去了。老公每天回家都能看到一點點新的變化:客廳裏別致的燈罩是用硬紙殼蒙上米色暗紅碎花圖案的棉布做的;到海南出差帶回來的椰子,吃剩的硬殼被她巧妙改造成了造型可愛的小豬撲滿。卷筒紙用完了,明慧給筒芯細致地裹上了一層米白色亞麻細布,她教女兒用蠟筆塗鴉,畫出五彩的虹,綠的樹,藍色的河流,金色的太陽公公。這樣一個DIY小筆筒擺在書桌上,做爸爸的每次看到心裏都暖洋洋的。一個原本平凡的空間在明慧手裏漸漸改頭換麵,一天比一天豐富,一天比一天有情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