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結婚了,扔掉你的完美主義(3 / 3)

讓我們來看看下麵的兩種不同態度,想一想,它們會產生怎樣不同的效果:“我已經要瘋掉了!你又忘了我們的結婚紀念日;我們之間像陌生人一樣,一個月都說不上幾句話。你是個不稱職的父親,想想,有多久,你都沒有帶我和孩子一起出去了?”

“哦,親愛的,最近我遇到了麻煩,我想你可以幫助我。這段時間,我覺得我不太舒服,情緒糟糕透了。我想,我應該去看看心理醫生,或者出去排遣一下。我實在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也許是孩子們太頑皮了,使我感到心煩意亂。我知道你的工作也很辛苦,也需要安慰,而我,卻經常讓你煩心。不要覺得我已經不愛你了,我對你的愛從來沒有改變過。可是,我感覺自己對你不像結婚前那麼上心了,因為我每天總是對你發牢騷,可是,我卻經常意識不到這一切。親愛的,我希望你能提醒我改掉這個毛病!我希望我變得更溫柔,不會再讓你感到心煩。如果可以,我真希望我們兩個人一起出去走走,像熱戀時那樣,過上一段時間,哪怕隻有一天也好。那該是多麼美妙啊!”

一個聰明的妻子懂得如何讓丈夫“聽從”自己而卻不令他感到厭煩。永遠不要試圖用命令或強迫的手段去改變他人。

有一個男人給我來信說:

我的妻子總是埋怨我,說我忽略了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事,比如,我沒有注意到她今天換了條新裙子,對她花了一天時間做的發型視而不見,對她精心準備的晚餐也從來沒有表示過任何驚喜。不過,當我將薪水拿回家時,她理所當然地接受,甚至沒有說一句表示讚美的話,但我對此並不介意。我真是不明白,為什麼她總希望我表揚她做的煎蛋卷、可口的飯菜還有她的新式發型?這些難道不是她應該做的嗎?難道我每天工作得筋疲力盡就應該?

我不得不說,是男女的差異造成了這一結果。一般情況下,女人比男人更需要安慰,她們極度渴望被關注,被讚美。可惜,很多丈夫並沒有意識到妻子的需求,如果他們意識到了,天下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個幸福的妻子。

男性對周圍的事物遠不如女性那麼細心,即便注意到了,他們也不習慣讚賞別人。

如果妻子總是強迫丈夫讚美什麼,或是抱怨他不夠溫柔體貼,那他的反應一般就是逃避,對你的抱怨表現出厭煩的情緒,甚至對你產生敵意。有什麼辦法既能得到丈夫的讚美,又讓他不感覺厭煩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你所期望的表揚送給丈夫,如果你的丈夫對此反應遲鈍,你應該溫柔地讓他知道你的想法。不要總是抱怨,或者擺出一副委屈的樣子,那樣,隻會適得其反。

再強大的男人,他對自己的“男人味”的認知也是要經由女人,尤其是自己的妻子得以肯定和加強的。如果你的丈夫像鬥敗的公雞回到了家裏,你看著他的眼睛說:“哦,親愛的,我相信你能渡過難關,振作起來!”那他就一定能振作起來,相反,如果你對他大吵大鬧,指責他,這對男人來說,這比他在事業上的失敗更加令人沮喪,打擊更大。

好丈夫從來就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個聰明的、有耐性的妻子運用滲透的方法造就出來的。讓你的丈夫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你的觀點,而不要態度強硬地指責他,這樣你永遠得不到一個好丈夫。隻有讓男人感覺到,他是問題的“解決”者,而不是妻子眼中的“問題”時,他才願意放棄抵抗,按妻子希望的那個樣子做出改變。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讚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更明確地指出:“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讚美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推動力量,對他人的真誠讚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樣讓人心靈滋潤。

塞西莉亞想讓媽媽為她買一條新裙子,不過,她知道這個要求有點過分,因為她已經有了一條裙子了,媽媽一定不會同意。塞西莉亞靈機一動,她決定一改往日的做法,不直接提出要求,也不苦苦哀求,也不耍賴,她對媽媽說:“媽媽,我認為,你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最漂亮的媽媽。但你有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媽媽的孩子,卻隻有一條裙子?”這頗為天真的問話,一下子打動了這位媽媽。事後,塞西莉亞的媽媽談及此事時說:“女兒的讚美讓我覺得若不答應她的要求,簡直對不起她,即使家裏再困難,我也不應該讓她對此感到失望。”

女兒通過讚美母親,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這就是讚美所產生的直接效果。說到這裏,恐怕有人會說,如果妻子不會或顧不上讚美,而丈夫也實沒有可讚美之處,那怎樣讚美呢?

這裏有一個讚美加引導的藝術。如果你不欣賞丈夫的某一點,則可以使用讚美來加以引導。比如平時不懂禮貌的丈夫某次接待客人時表現得彬彬有禮,你這時就可以大加讚美,如果丈夫喜歡這樣的讚美,就會迎合妻子的讚美而做讚美中的那個自己。真情實意的讚美還能激發丈夫沉睡在心底的愛,減除夫妻間的厭倦感,讚美是夫妻之間的粘合劑。

男人經過妻子讚美後,將變得更有信心,更樂於付出。向男人請教,是提高男人尊嚴的好方法。男人喜歡扮演強者的角色,當妻子征詢他們的意見時,他們覺得被需要、被尊重,也就樂於提供各種意見和建議。

17.不要強迫你的丈夫出人頭地

珍美麗動人、才華橫溢,她從親人那裏繼承了一大筆遺產,可以說,她是個很完美的姑娘。不過,當她與蘇格蘭人托馬斯·卡萊爾結婚後,所有認識她的人都覺得她把自己的幸福葬送了,因為她完全可以找一個更優秀的男人為終身伴侶。托馬斯·卡萊爾除了聰明之外,他的身上實在沒有一點值得炫耀的地方,而且,他粗魯無禮,對人不隨和,性格古怪,是個窮光蛋,前途更是黯淡。可現在,珍·卡萊爾和這個一無是處的丈夫的婚姻已經成了人們眼中的傳奇。她陪著托馬斯·卡萊爾一步步走向了成功,她看著他寫出《法國革命》、《克倫威爾的一生》等名著,接著,他又成為愛丁堡大學的校長,倫敦人將他視為偶像。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常常要到他們位於敦刻爾克的家裏拜訪。

珍結婚後,她放棄了自己的寫作,從而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幫助丈夫。

為了卡萊爾的創作不受到任何幹擾,珍和丈夫遠離家人和朋友,搬到蘇格蘭的一個偏遠鄉村生活。在這裏,她像所有的家庭婦女一樣,勤儉持家,照顧丈夫的日常起居,不但治好了他的慢性胃病,還讓他擺脫了長久以來的鬱悶情緒。

接下來,卡萊爾漸漸為公眾所矚目,許多人慕名而來,其中不乏漂亮的女人。當然,珍知道,這是丈夫的才華吸引所致,她並沒有像別的女人那樣開始疑神疑鬼。

珍從未想過要去改變丈夫的個性,這是她最成功的地方。也許,有的妻子認為,如果珍能夠改掉丈夫不隨和的個性,會對她和她的丈夫都有好處。

其實,暫且不論珍是否能夠改變丈夫的個性,即使不改變,對丈夫而言,珍也曾寫過一封如今很有名的信,信中寫道:“……我不讚成每個人都得變成同一種類型。我的做法是,人們不要超出一定的圈子,圈裏的人可以盡量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個性。”但珍喜歡卡萊爾本來的麵貌,所以,珍任由他隨便發展自己的個性。

對珍來說,卡萊爾是什麼樣子,她就按他本來的樣子,任由他發揮自己的強項。當然不能認為,卡萊爾有今天,完全是珍的功勞。但是,如果珍像其他女人一樣,抱著丈夫的缺點不放,成天在丈夫耳邊嘮叨他的缺點,強迫他做出改變,也許,卡萊爾早就被嘮叨死了,就不會有後來的成績。

珍做得就很好,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是個很有天分的人,所以,她不會去改變卡萊爾粗魯而固執的性格,情願讓他在他自己的世界裏生活,而不是把他改造成一個紳士型的社交高手。

可惜大部分妻子都不會這麼了解自己的丈夫,那些生活得很不幸福的男人大都有一個野心很大的妻子。他們經常被自己的妻子強迫著去做超出他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那些在低級職位上工作的男人本來都很快樂,因為他們在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們一樣能感覺到工作的成就感。如果強迫他們往上爬,除了讓他們感覺到痛苦之外,根本不會有任何圓滿的結局。也許還會因此讓他們患病,甚至早逝。

大自然創造出人類,並不是要每一個人都成為不平凡的人。但是,因為社會過於吹捧那些擁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的名聲和優秀品質,人們為此而認為那些滿足於底層生活的人都很懶惰。而那些嫁給社會地位比較低的男人的妻子,為了妻憑夫貴,就會提出超出他們丈夫能力的要求。她們認為,隻要經過努力,自己的丈夫就應該能取得超過身邊所有人的地位和收入。

上帝問我們:“有誰能用苦思和憂慮增加自己的身高呢?”沒有人能做到。可是,那些在挖空心思想讓自己的丈夫出人投地,封侯拜相的妻子們卻前赴後繼,她們相信自己能夠讓天生木訥的丈夫變得口若懸河,讓初中畢業的丈夫變成公司高管。

我們來看這樣一位妻子。她和丈夫結婚後就一直在為丈夫的職位努力著。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年了。本來,她丈夫是個技術相當不錯的水管工,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不過,妻子卻不這麼認為。當她看到別人的丈夫上班時拎著公文包,哪怕裏麵空空如也,但至少輕鬆而體麵,而自己的丈夫卻拿著裏麵裝著午餐的便當去上班,這時,她就覺得無地自容。於是,她強迫自己的丈夫辭了工作,到一家大公司當了抄寫員。他原本握螺絲刀的手拿著一支筆,這讓太太覺得顏麵有光,於是,到處把自己的聰明能幹告訴所有朋友,正是由她的努力,才把丈夫改造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表麵上,這幾年,丈夫晉升了好幾級,也漲了薪水,確實比當水管工作強多了,可這個丈夫非常厭惡現在的工作,因為他對這個工作一點興趣都沒有。

為了多賺點錢而逼著丈夫放棄他喜愛的工作去做他討厭的工作,或強迫他離開合適的工作崗位去得到升職的機會,在太太看來,這是一件提升丈夫的好事,但事實上,她丈夫的興趣並不在此。所以,要放棄一份唾手可得的高薪的工作必須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行。也許人們不會相信這個事實,那麼,我們可以看看可裏夫·西瓦茨門的例子。

可裏夫·西瓦茨門在檀香山警察局做巡邏員。就在小女兒出生後不久,他就被調到其他部門去了。雖然新職位的薪水更高,但壓力也隨之增大,工作時間也更長,他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照顧家人。雖然他接受了調令,對新工作也盡心盡力,但是,自從換工作後,他就開始失眠,體重也急劇下降,脾氣也變得很暴躁。他隻好到醫生那裏看病,可是,他被告知並沒有得什麼病,一切看起來都很健康。最後,經過交談,醫生終於找到了他的病因,於是,醫生幫他打電話給警察局局長,告訴他,隻有讓西瓦茨門回巡邏部再去當警車巡邏員,他才能繼續工作,否則他肯定支持不住了,警方也會失去一名優秀的警員。

西瓦茨門回到了老崗位上,他的身體很快就恢複了,一切都回到了正軌,包括吃飯、睡覺、健康和脾氣。他說:“在我看來,領取高薪遠不及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重要。從這件事中,我得到了一個啟示:金錢遠不如健康的身體和快樂滿足的生活來得重要。”

可裏夫·西瓦茨門是十分幸運的,他能及時地明白這個道理。有的人卻一生都未能發現這個道理,這就像約翰·麥肯特的小說《死亡據點》裏麵的主人公一樣可悲。書中所描寫的是一個人人都極度重視物質的社會,人們更在意的是貴族學校、高級的娛樂場所、時尚時裝,相比之下,甚至不惜為此失去自我。虛榮的妻子就不斷鼓動丈夫努力爬到上流社會中去,盡管丈夫一點也不喜歡那樣的生活。任妻子擺布的丈夫最後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讓自己很被動的社交圈裏。

如果我們做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外,不但可能無法達成目標,反而可能連自己的所有都一並搭上。《時代周刊》曾發表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新聞事件:一名野心勃勃的國會議員自殺了,年僅41歲。負責調查此案的警官說,自殺原因是這位官員的“野心”受到了挫折。原來,這名官員一直渴望成為一名外交官,可惜他參加三次考試都沒能得償所願。可見,人不要執著於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的事,而為此去自殺就更不值得了。

做妻子的當然應該鼓勵自己的丈夫,愛他,陪著他吃苦,和他一起奮鬥,希望他能成功,但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如果男人不願意放棄自己喜歡的工作,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很滿意,那麼,妻子也應該對此感到欣慰。有什麼比愛人幸福更讓人開心的呢?此外,在鼓勵你丈夫成功這件事上,還要看你的丈夫是不是那塊“料”,如果你和你丈夫的野心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使他吃不消了,甚至損害了他的健康了,做妻子的一定要果斷地“叫停”,告訴他,停止你的野心,你的野心已經傷害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