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羊脂球——莫泊桑作品集(1)(1 / 3)

《羊脂球》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05084585063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羊脂球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作、代表作。文中描繪了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一輛法國馬車在離開敵占區時被普魯士軍官扣留。軍官一定要車上的一個綽號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過夜,否則不予放行。羊脂球出於愛國心斷然拒絕,但和她同車的有身份的乘客為了各自私利,逼她犧牲自己,羊脂球最後做出讓步。第二天早上馬車出發時,那些昨天還哀求的乘客突然換了一副嘴臉,個個疏遠她,不再與她講話。

這個故事通過羊脂球的悲慘遭遇反襯出資本主義下的醜惡肮髒的靈魂,他們虛偽的麵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內髒和汙穢的思想。

接連好幾天,在魯昂的市區裏,都有七零八落的敗兵穿城而過。那簡直不能稱之為隊伍了,隻能算得上是亂哄哄的烏合之眾。這些敗兵們垂頭喪氣地走著,臉上是又長又髒的胡子,軍服也是破爛不堪。既沒有軍旗,也不分隊列。反正是,人人神情沮喪,就像耗盡了這些人的多餘精氣一樣,他們不想再動腦筋,無法再動腦筋。隻是機械地邁著步子,拖拖拉拉地往前走,隻要一停下來,便會散了架子一般,累得馬上倒在地上。

在這些人當中,最為顯眼的是那些被動員入伍的人,他們本來在自己的家鄉過著太平日子,安安穩穩地靠年金度日,沒想到被動員入伍,結果被槍支壓得彎腰曲背。當然,國民別動隊的士兵們還是十分機靈的,時而驚慌失措,時而激昂慷慨,隨時準備進攻或逃跑的樣。除此之外,他們當中還有一些穿紅褲子的人,他們是一個師在大戰役中被殲滅之後的幸存者。另外,和這些顏色雜亂的步兵排在一起的,還有穿著深色軍服的炮兵。不時也有一個步履沉重的龍騎兵,戴著閃亮的頭盔,但是吃力地跟在走得比較輕鬆的步兵後麵。

接下來穿過的,是一群一群的遊擊隊員。他們的名稱極為英勇悲壯,如“墳墓公民隊”“戰敗複仇隊”“視死如歸隊”,但是現在看起來,卻像一幫一幫的土匪一樣。

遊擊隊的頭頭們從前是商人。他們曾買賣呢絨種子、油脂或肥皂。戰事發生後,順應時勢參軍當了軍人,由於這些人家底殷實,而且都留著小胡子,看上去就不同於他人,而被任命為遊擊隊的頭頭。他們身穿法蘭絨製服,身上掛滿武器和飾帶。隻要開口說話,準是聲大氣粗。他們時常在一起討論作戰計劃,一個比一個聲高。不管別人怎麼認為,反正他們自己以為隻有他們的肩膀在支撐著垂危的法蘭西。不過,他們盲目自大的另一麵也有著一些擔憂,就是他們帶的這些“遊擊隊員”。這些人多數十惡不赦,經常無法無天,奸淫擄掠,無惡不作。

聽說普魯士人馬上就要進入魯昂了。

近兩個月以來,國民自衛軍在附近的樹林裏十分小心地偵察著。即使一隻小野兔在荊棘叢裏跑過,他們都會被嚇一跳,時刻準備戰鬥,有時失手會把自己的哨兵打死,打死也就打死了。但是現在,他們都回了家。器械和服裝,以及從前一切被他們拿著在市外周圍三法裏一帶的國道邊上去嚇唬人的凶器,現在都忽然通通不見了。

最後一批法國兵終於渡過了塞納河,要經過聖塞韋爾和阿夏爾鎮到奧德梅爾橋去。一個具有傳奇般的勇氣,習慣於勝利的民族,竟然會一敗塗地。將軍絕望地走在隊伍的後麵,他對這些七零八落的殘兵無能為力。其實,將軍本人在這場大潰退中也驚慌失措了,他夾在兩個副官之間,心灰意冷地向前走著。

整個市區籠罩著一種深沉的寧靜氣氛和一種使人恐怖的寂寞等候氛圍。很多被盈利思想弄昏了頭腦的大腹便便的富翁都愁悶地等候戰勝者,唯恐自己廚房裏的烤肉鐵扡和砍肉大刀被人當作武器看待。

一切就像停止了一樣,店鋪都關了門,街道也靜得嚇人,偶爾有居民外出也是貼著牆邊匆匆走過。

與其這樣焦慮不安地等待著,倒不如就讓敵人快些來吧。

該來的終於來了,就在法軍走了之後的第二天下午,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一些槍騎兵,迅速地穿過了魯昂城。不一會兒,黑壓壓的一大群人從聖凱瑟琳的山坡上下來,同時,在通向達納塔爾和布瓦吉堯姆的大路上,也湧現了另外兩股普魯士兵。這三支部隊的前衛正好同時到達市政廳廣場,德軍從附近的所有街道上一批批地湧了過來,路麵在他們沉重而整齊的步伐共振下喀喀作響。

有人用陌生的喉音發出的口令聲傳進了家家戶戶,這些房子就像無人居住一樣,沒有絲毫的回應。其實在關閉著的百葉窗後麵,一雙雙眼睛正在窺視著這些獲勝的人。這些人根據“戰爭法”,成了這個城市及其生命財產的主人。

在這些看似安靜,遮得黑乎乎的房間裏,其實居民們驚恐萬分,就像碰上了洪水和強烈的地震一樣,麵對這種毀滅性的災難,人的智慧和勇氣都毫無用處。因為每當事物的既定秩序被顛倒過來,由人類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則所保護的一切,就會被一種是非不分、殘酷野蠻的行為所擺布。人們不再有安全感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就像地震會把整個民族壓倒在坍塌的房屋之下,泛濫的江河會卷走農民、家畜的屍體和大大小小的屋梁。因勝利而自豪的軍隊就會屠殺自衛者,而把其他人作為戰俘帶走,以軍刀的名義進行搶劫,用炮聲來感謝上蒼。這些災禍,與永恒正義的一切信仰都大相徑庭,使人們無法按照既定的教育來信賴人類的理性和上天的保佑。

每家每戶門口都有小分隊在敲門,隻要門開了,進去就不再出來了。這就是入侵之後最為具體的占領。被征服者對於征服者應當表示的優待義務從此開始了。

沒過多久,最初的恐怖消失了,出現了一種新的寧靜。在許多家庭裏麵,普魯士軍官都會和房子的主人同桌吃飯。這其中不乏一些有教養的軍官,他們會禮貌地對法國表示憐憫,聲稱討厭這場戰爭,但是置身其中,又毫無辦法。房子的主人自然是感謝他有這種看法,因為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需要他的庇佑。把這些軍官們孝敬好了,自己負責提供給養的人數也有希望減少一些。既然他們已經占領了這些,又何必還拿自己當做主人呢?那樣做不是勇敢,而是極度的蠢笨和魯莽。魯昂的市民曾以英勇的保衛戰,使這座城市威名遠揚,現在卻不再這樣了,他們懼怕自己的魯莽和冒失。他們認為,從法國式的禮節中可以得出這樣的理由,對於外國士兵,隻要不公開表示親近,在家裏待之以禮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白天在外麵裝作互不相識,晚上在家裏一起聊天喝酒,因此,德國人每天晚上在每個家庭壁爐邊取暖的時間也就越拉越長了。

苦難總不會太久,城市逐漸恢複了常態。法國人還是不大出門,但是普魯士的士兵卻擠滿了街道。輕騎兵軍官們身穿藍色製服,在大街上挎著軍刀耀武揚威,盡管如此,與去年在這些咖啡店裏喝酒的法國輕騎兵軍官們相比,他們對普通市民的蔑視似乎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看似和諧的空氣裏卻彌漫著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是那樣的難以捉摸,又是那樣真實地存在著。那是一種不可容忍的異國氣氛,到處散發著的氣味,帶著侵略的氣味。這種氣味飄進了家家戶戶和一切公共場所,它們改變了食物的味道,使當地人們感到自己正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在野蠻而危險的部落裏旅行一般。

這些入侵者們經常會要錢,要很多很多的錢。居民們總是照付,反正他們現在還很富裕。不過,即使對富有的諾曼底的商人來說,眼看自己的財富一點一滴地流入到別人手中,心難免會痛起來。

在離城兩三法裏通向克羅瓦塞、迪埃普達勒或比埃薩爾的河流的下遊,時常有船員和漁夫從水底撈上來某個德國人的屍體。這些包在軍服裏都已發脹的屍體,有的是被一刀砍死的,有的是被拳打腳踢折磨死的,有的是腦袋被石塊砸碎而死的,也有的是被從橋上扔進了水裏直接淹死的。河裏的淤泥埋沒了這些默默無聞,野蠻而又合法的複仇行為。隱名的英雄,悄然無聲的襲擊,比大白天的戰鬥更加危險,卻沒有引起轟動的光榮。

因為對入侵者的仇恨,總能激起三五個膽大的人勇敢起來,使他們為了一個信念而不顧性命。

這些入侵者雖然用一種嚴酷的紀律控製市區,不過他們那些沿著整個勝利路線所幹的駭人聽聞的行為雖然早已造成了盛名,但在城裏卻從未幹過這類可怕的事情。漸漸地,人們的膽子大了起來,當地的商人心裏又癢癢了起來,又盤算著去做生意了。其中有幾個商人在法軍占據的勒阿弗爾擁有一些股份,他們試圖從陸路到迪埃普,再坐船到那個港口去。

於是,有人利用相識的德國軍官們的影響,獲得了一張由總司令簽發的離境許可證。

他們為這次旅行預訂了一輛由四匹馬拉的大馬車,算起來總共有10個旅客,為了避人耳目,他們決定星期二早晨天不亮就動身。

這幾天天比較冷,地麵都凍硬了,而且星期一下午,大約3點鍾的時候,從北方吹來的大塊烏雲使天上下起了雪來,這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宿。

早晨4點半的時候,旅行者們聚集在諾曼底旅店的院子裏,準備上車了。

這些人身上都穿著厚厚的冬裝,活像一些穿著長袍的肥胖的神甫。他們還困得要命,有的身上裹著毛毯還冷得直打哆嗦。黑暗中,彼此看不清誰是誰。不過有兩個人倒是互相認了出來,另一個人也走了過去,他們聊起了天。

“我把妻子也帶去。”一個人說。

“我也帶了。”

“我也一樣。”第一個人接著說:“我們不打算回到魯昂來了,要是德國人接近勒阿弗爾,我們就到英國去。”

其實,人人都有同樣的打算,因為他們的骨子裏是極其相似的。

可是一直沒有人套車。隻見一個馬夫提著一盞小燈,一會兒從一扇黑暗的門裏出來,一會兒又消失在另一扇門裏。馬蹄踢打著地麵,但聲音不大,因為地上的廄草減輕了馬蹄的聲音。聽得見房子裏麵有個男人的聲音,邊指揮著畜生邊罵個不停。不久,響起了一陣輕微的鈴鐺聲,表示有人在給馬上鞍子。這種輕微的聲音馬上就變成了清脆而連續的聲音。這聲音隨著牲口的動作而上下起伏,有時毫無聲息,有時又會因為猛然一動又響了起來,與此同時,釘了掌的馬蹄踢在地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音。

人們在焦急地等待著,門忽然又關上了。一切聲音都隨之消失。這些凍得要命的市民們不說話了。他們就在那裏一動不動地站著,雖然凍得發僵。

大片大片的雪花飄飄飄灑灑地落到地麵上,從上到下組成了一幅接連不斷的帷幕。它隱沒著種種物體的外表,為萬物蒙上了一層鏡子般的外衣。冬夜裏的城市是如此的萬籟俱寂,隻聽得見雪花飄落時沙沙的聲音。與其說是聲音,不如說是一種感覺,微塵的交錯活動仿佛充塞了空中,又遮蓋了大地。

那個提燈的人又出現了,手裏拉著一匹馬的韁繩,但是馬不想出來,看上去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提燈人把馬拉到車轅麵前,準備把馬套好。因為他一隻手提著燈,所以隻能用一隻手幹活。他就這樣轉來轉去,好半天才把馬套好。他正要去牽第二匹馬的時候,發現這些旅行者全都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看他忙活,該死的天氣幾乎讓他們成了雪人,於是便問他們:“你們為什麼不到車裏去呀?那裏至少可以躲一躲雪吧。”

這些人之前都沒有想到這一點,經提燈人一提醒,急急忙忙往車走去。三個男人先把他們的妻子在裏麵安頓好,接著陸續上了車。然後,其他幾個模糊不清的人影也鑽進了車裏,在剩下的幾個座位坐下,相互之間沒有什麼語言交流。

車廂的地板上鋪著一些稻草,為了能夠暖和一些,大家的腳都伸在稻草裏。車廂裏麵的太太們帶著幾個燒化學炭的小銅爐,坐定之後,她們就點燃,隨後交談了起來,說著這種爐子的好處,說著她們早就熟知的一些事情。

經過一番等待,馬車終於套好了,但是由於下雪路滑的緣故,所以套的馬不是四匹而是六匹。隻聽車廂外麵有個聲音向車裏問道:“人到齊了嗎?”車裏麵馬上有個聲音答道:“到齊了。”於是這輛馬車就這樣出發了。

天氣太惡劣了,馬車隻能慢慢地,慢慢地走著,簡直可以說是一步一步地往前挪。陷在雪裏車輪,使整個車廂呻吟般地發出沉悶的咯咯聲。馬兒走得也非常費勁,腳下打滑,嘴上冒著“熱氣”。車夫的鞭子像條細蛇一樣卷起又伸開,響個不停,四處飛舞,時不時地抽打著圓鼓鼓的馬屁股。每打一次,就會發現那匹被打的馬繃緊肌肉,用力拉上一陣。

在不知不覺中天就亮了起來。旅行者中,有一位是純粹的魯昂血統,他把輕柔的雪花比作一場美麗的棉花雨。漸漸地,雪停了。一線陽光透過大塊的、烏黑的、厚厚的雲層射了出來,一片雪白的田野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非常耀眼。白色的田野上時而出現一排排掛著白霜的大樹,時而露出一間間被白雪覆蓋著的房屋。

在車廂裏,大家借著黎明時暗淡的光線,互相好奇地打量著對方。

靠裏麵,最好的位置上,盧瓦佐先生和他的太太麵對麵地坐著打盹,他們是大橋街的葡萄酒批發商,他們比較富有。

盧瓦佐是一個詭計多端而又快快活活的人。最初他在一個賣葡萄酒得老板手下當店員,老板做生意破了產,他就把店鋪買了下來,並且發了財。他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向鄉下的零售商出售劣質葡萄酒,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狡猾的騙子,是一個真正的諾曼底人。

盧瓦佐是個騙子的名聲眾所周知,所以本地的一位善於寫寓言和謠曲,文筆辛辣諷刺的圖奈爾先生,曾在省政府的一次晚會上進行過小小的諷刺,當他看到太太們有點精神不振的時候,便建議她們玩“鳥飛”的遊戲。這個詞很快飛遍了整個晚會,接著傳到了全城的客廳裏,使全省的人,在一個月的日子裏,談起這件事情都笑得合不攏嘴。

盧瓦佐是位“名人”,還因為他本身就愛開各種各樣的玩笑,他經常會說善意的或惡意的笑話,所以誰提起他來都會加上這樣的一句話:“盧瓦佐?那簡直是個是個活寶。”

盧瓦佐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挺著一個大肚子,臉色潮紅,留著花白的頰髯。

相反,他的妻子高大健壯,說話聲音響亮,辦事幹脆利索,堅定果斷。這夫妻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效果。盧瓦佐用快活的說笑活躍著店鋪的氣氛,他的妻子則以一臉的嚴肅控製著店鋪的秩序。

坐在這對夫妻旁邊的是極為可敬的卡雷—拉馬東先生。他屬於一個高尚階級,在棉紡織業裏他是個重要人物,不僅擁有三個紡織廠,而且還是四級“榮譽勳位”獲得者和省議會議員。在整個帝國時期,他都是善意的反對派的領袖。根據他本人的說法,他是隻用無刃的禮劍作戰,先攻擊對方,再附和幾聲,以便索取高價的酬報。卡雷—拉馬東太太比卡雷—拉馬東年輕得多,對派駐魯昂的出身名門的軍官們來說一向是個安慰。

卡雷—拉馬東太太坐在丈夫對麵,她看上去是那麼的可愛,美麗,嬌小的身軀蜷縮在皮大衣裏,用略帶憂傷的目光注視著車廂裏的一切。

卡雷—拉馬東太太的旁邊是於貝爾·德·布雷維爾伯爵夫婦,他們的姓是諾曼底最古老的姓氏。也是最高貴的姓氏之一。於貝爾伯爵是位身材高大的老紳士。他總是盡力利用穿著打扮,來突出他與國王亨利四世的相似之處。有一個傳說,曾使他們的家族感到光榮,據說國王曾使布雷維爾家的一位太太懷了孕,於是她的丈夫因此成了伯爵和省長。

布雷維爾伯爵是卡雷—拉馬東先生在省議會裏的同僚,但是他代表省裏的奧爾良派。於貝爾伯爵和南特一個小船主的女兒的婚姻故事充滿了神秘感。不過,由於伯爵夫人舉手投足都很有氣派,待人接物也總是恰到好處。有人傳言她被路易—菲力普的一個兒子愛過,因此整個貴族階層對她都極為熱情。她的沙龍在本地也首屈一指,隻有她主持的沙龍依然保持著往昔的文雅,但是要想進入其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布雷維爾夫婦相當的富有,但是都是一些不動產,據說這些不動產年收入可達50萬法郎,這可是一個誘人的數字。

以上這六位,是車裏麵的主要人物,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比較富裕。他們來自泰然和強大的社會階層,屬於上流社會中信仰宗教和有道德的教養的人。當然,他們也是有權力的階層。

十分湊巧,這三位太太坐在一條長凳上。伯爵夫人的另一邊還有兩個修女。她們正數著長長的念珠,喃喃地念著天主經和聖母經。年老的那個臉上布滿了麻子,就像迎麵挨了一片霰彈。年紀稍微輕的那一個,看上去瘦弱不堪,有一張俊俏但滿是病態的臉,她看起來像是患了肺癆。那正是使她毀壞肉體而成聖徒的吃人的信仰侵蝕了它。

在兩個修女的對麵,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吸引著大家的視線。

男人是人所共知的民主主義者——科爾尼德,對體麵的人來說他可是個危險的人物。20年來,他那紅棕色的胡子碰過所有民主派的咖啡店裏的啤酒杯。他的父親以前是糖果商,所以給他留了一筆非常可觀的遺產。但是他和他的兄弟及朋友們很快把所得的這份遺產吃光了,於是心急火燎地等待著共和國的到來,以便最終獲得與他為民主革命喝掉的那麼多啤酒相稱的地位。在9月4日的那天,可能是有人和他開了個玩笑,說他被任命為了省長,他也真信了,就以為自己被任命當了省長。於是他從上到下,好好打理了一番就去上任了。結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卻不承認他,他隻得灰溜溜地退了出來。盡管鬧了這樣的笑話,但是不影響他是個善良熱情的小夥子,並且他始終是熱情的,樂於助人的。因此他總是以最大的熱情組織著本地的防務。他組織人在平地上挖了一些坑,把附近樹林裏的小樹全部砍倒,在各條大路上布滿了陷阱。他對自己所做的準備工作非常滿意。在敵人臨近時,就懷著興奮的心情立刻回到城裏了。現在他認為到勒阿弗爾去更加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因為那裏需要新的防禦工事。

女人也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人物——一名妓女。她是因為過早發胖而出了名,得了個和實際相符的“羊脂球”這個外號。羊脂球個子不高,到處都圓乎乎的,胖得不行,連手指都非常有肉,但是被指節勒得很緊,富於光澤的皮膚緊繃繃的,於是看起來像一串串短香腸。上衣裏麵高聳著兩個碩大的胸脯。然而她始終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因為她是那樣的鮮豔悅目。她的臉蛋看上去像一個紅紅的蘋果,又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她的一雙極美的黑眼睛忽閃忽閃的,又長又密的睫毛為它們蒙上了一層陰影。她的小嘴仿佛是為親吻而生,迷人而又濕潤。她的牙齒光亮而又細小。

此外,人還說她是具備種種無從評價的品質的。

她剛被人認出來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正派女人便交頭接耳起來,“娼妓”“社會的恥辱”之類的詞語,時不時地從她們的嘴裏冒出來。這樣的談論使她抬起了頭。她用充滿挑釁和無所畏懼的目光掃視著車裏的人,於是,車裏立刻鴉雀無聲,長舌婦們都垂下了眼睛,低下了頭。隻有盧瓦佐例外,他一直處於神色亢奮之中,一直色迷迷地窺視著羊脂球。

可是沒過多久,三位太太就又交談了起來,有這個羊脂球這個妓女在場,她們三個立刻就成了朋友,而且是親密無間的朋友。在她們看來,麵對這個無恥地以出賣肉體為生的女人麵前,她們應該擺出作良家婦女的尊嚴,應該擺出為人妻的優越感,因為法律約束下合法的愛情對發乎人性的自由的愛情總是嗤之以鼻的。

三個男人也是,有科爾尼德在場,一種保守者的本能就使他們互相接近,並且以極為優越的口氣談論著有關金錢的話題。於貝爾伯爵侃侃而談普魯士人使他遭受的損害,無法收獲和牲畜被盜將給他造成的巨大損失,他以擁有千百萬財產的大領主的口氣說得毫不在意,因為他認為這些災難對他的影響不過一年半載的事。卡雷—拉馬東先生顯然警覺性比較高。因為他在棉紡織業裏受過嚴重打擊,所以,這次有所提防,已把六萬法郎彙到了英國,以備不時之需。盧瓦佐下手比較快,已經把地窖裏剩餘的劣質葡萄酒都設法賣給了法國軍需處,這樣國家就欠了他一大筆的錢,如今他一門心思指望在勒阿弗爾把這筆錢弄到手。

盡管三個人身份不同,但是由於金錢的關係,互相交換著迅速而友好的目光。他們感到彼此之間已經可以稱兄道弟了,由於他們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屬有錢人。都屬於把手伸進褲袋就能弄得金幣叮當作響的人,也都屬於大共濟會裏的一員。

由於路況的原因,車子走得很慢,到上午十點鍾的時候,才走了不足四法裏。為了減輕車子的負擔,男人們三次下車步行上坡。漸漸大家開始擔心起來,因為原定在托特吃午飯,現在看來半夜之前不可能到達托特了。每個人都在留意著,看路邊有沒有家小酒館什麼的,在焦急之際,馬車卻陷進一個雪坑裏,費了兩個鍾頭才把車子拉出來。

大家感覺到越來越餓,饑餓感弄得大家心煩意亂,可是卻看不到一家小飯店或一個小酒館。普魯士人的臨近和饑餓的法軍相繼從這裏經過,早已經把各行各業的生意人都嚇跑了。

男人們下車跑到路邊的農莊裏去找可以充饑的食物,卻連半片麵包都找不到,因為士兵們沒什麼吃的就會到農莊裏去搶,所以心存疑慮的農民早就把儲備的食品都藏起來了。

下午1點鍾左右,盧瓦佐嚷嚷著他胃實在餓得受不了。其實大家都像他一樣,早就餓得不行了,對食物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以致餓得連談話的興致都沒有了。

在這沉寂的氣氛中,隻要有個人打嗬欠,其他人立刻就會受到傳染,於是每個人都輪流打起嗬欠來。看他們打嗬欠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每個人的性格、教養和社會地位不同,打嗬欠的方式也不同,有人張大嘴巴打著,有人打得比較斯文,張開嘴巴的同時馬上用手遮住。

羊脂球幾次彎下腰去,似乎在裙擺下麵尋找什麼東西。她猶豫著看了看兩旁的人,那些人麵色蒼白,一臉苦相,於是她又若無其事地直起腰來。盧瓦佐表示願意掏出一千法郎買一隻肘子。但是他的妻子馬上做了一個表示反對的手勢,盧瓦佐就不再說什麼了。盧瓦佐的妻子聽到浪費金錢的主意總是要心痛的,以至於連與錢有關的笑話也不願意聽了。伯爵說:“我感覺有些不大舒服,怎麼就沒想到要帶些食物呢?”每個人都這樣責備自己,後悔不已。

正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際,科爾尼德掏出滿滿一葫蘆朗姆酒。他熱情地請大家喝,除了盧瓦佐喝了兩口,別人都冷冰冰地拒絕了。在送還葫蘆的時候,他表達自己的謝意:“這酒喝起來真不錯,喝了暖和多了,還能聊以充饑。”盧瓦佐喝酒之後心情顯然好了很多,開起玩笑來,提議像民謠裏所唱的小船上那樣,吃掉最肥胖的遊客。這是顯然是暗指羊脂球,這些所謂的有教養的人聽了很不舒服。大家都不接話茬,隻有科爾尼德雙手稱讚。兩個修女也不再念經了,雙手籠在寬大的衣袖裏,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垂著眼睛不聲不響,大概正在把上天降給她們的痛苦作為對上天的奉獻進行祈禱吧。

大約3點鍾的時候,車子走到一片望不見盡頭的平原上,那裏連一個村莊都看不見。羊脂球終於再次彎下腰去,迅速從長凳下麵拉出了一隻大籃子,上麵蓋著一塊潔白的餐巾。

隻見她從籃子裏取出一個陶瓷小碟子,一隻精致的小銀杯,然後拿出一個很大的罐子,裏麵有兩隻切好的燒雞,燒雞上有一層凍汁。大家看見餐巾下麵還有不少好東西,有肉糜,有水果,還有一些甜點,足夠旅行三天用的了,根本用不著去找飯菜。同時,四個瓶頸從食品包中露了出來。她撕了一個雞翅膀,就著一個在諾曼底被稱為“攝政時期”的小麵包,一口一口地吃了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了。彌漫的香氣使人饞涎欲滴,耳朵下麵的頜骨在痛苦地痙攣著。這個時候,太太們對羊脂球的蔑視達到了極點,恨不得殺了她,或者把她以及她的酒杯、籃子和食品從車上扔到下麵的雪地裏。

盧瓦佐的眼睛始終貪婪地盯著裝小雞的罐子。口裏喃喃地說道:“太棒了,有些人考慮問題總是十分周到。這位太太就比我們有先見之明。”羊脂球聽了,抬起頭來對他說:“先生,您想來點嗎?從早晨餓到現在真不好受。”盧瓦佐點了點頭,他向周圍瞟了一眼說:“的確如此,我餓得吃不消了,就不客氣了。戰爭時期嘛,顧不得那麼多了,對吧,太太們?”又接著說:“像現在這種情況,能碰到肯幫忙的人,真是太幸運了。”於是,盧瓦佐把手頭的一張報紙攤開,用隨身帶著的一把小折刀的刀尖戳起一隻塗滿凍汁的雞腿,慢慢咀嚼起來。伴隨著車廂裏響起的一片無可奈何的歎息,他吃得那樣津津有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