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理想信念高於天(1 / 3)

沒有信念的人生,就像沒有動力的航船,隻能原地踏步。

堅持到底,信念鑄就成功。

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人類曆史上還沒有一種理想和信念,有如此科學的依據、崇高的蘊含、宏大的意境。

中國信念,就是對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堅定信念,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勝的信念,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有了中國信念,就真正確立了事業的追求,明確了奮鬥的方向,實現著人生的價值。

信念正確與堅定,就是“真金”,真金不怕火煉。

高尚的追求往往成為高尚者政治上的豐碑,低俗的追求常常成為低俗者政治上的恥辱柱。

理想信念是總開關。理想的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堅忍不拔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主要秘訣。

信心主要指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一種心氣;信念除了心理上的念頭之外,還包括一種現實的目標和念頭,是一種精神上的力量;信仰除了心理和精神之外,還包括一種情感因素。信仰、信念和信心,都能使人產生一種力量,但是從力量大小來看,它們的順序是信仰大於信念大於信心。

信仰是一個願望,它給自己的生活提供動力,同時憑借信仰戰勝困難,解開困惑,勇敢而快樂地生活、工作。

人一定是活在希望之中,隻要有希望有信仰,人就不會那麼焦慮。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曆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

暫時的是現實,永生的是理想。

信仰不是一門學問。信仰是一種行為,它隻在被實踐的時候才有意義。

整個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劇。沒有信仰,生命頓時毀滅了。

人因信仰而偉大。

高爾基:“智慧是做事用的,對於靈魂來說,靠的是信仰!”

理想的實現靠的是實踐而不是理想自身的不斷重複宣講。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

信念來源於實踐,存在決定意識。

真正的勇氣來自鐵一般的信念。

信念創造奇跡。

一個人隻有戰勝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一個人隻有成為自己的主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戰勝自己需要堅強的意誌,隻要你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夠超越自己。

信念是支撐,方法是生命,團結是力量。

信仰和價值觀是一個組織的燈塔和靈魂。

信念激發潛能,思想創造奇跡。

一個人有了信念,才有了前進的動力;一個人有了信念,才可以創造出奇跡。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揭示了國家發展的規律,作出了隨著階級消滅、國家終將消亡的科學論斷。

民族的理想與個人的理想最大限度的契合至關重要。換句話說,中國人需要相信這個國家終將“崛起”,還要相信這個民族目標對實現個人幸福是有益的。

艱苦奮鬥不是要繼續穿打補丁的衣服和吃糠咽菜,它是一種自覺的追求和勵誌,是讓人生以創造和奉獻成為主基調的精神狀態。對國家來說,它代表了積極向上和生生不息。

人生的成功之路有很多。如果沒有政治抱負,不是真心為社會公眾服務,最好還是遠離“官場”。

一黨長期成功執政,在大國中沒有先例。蘇共執政到六十年時,國家就已陷入停滯。我們在挑戰並創造人類政治史,隻有用任何政黨都沒有過的真誠和努力,才能讓自己的執政成為奇跡,得到人民的長期支持,使自己不斷站在造福中國人民這一偉大事業的最前沿。

思想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礎。

思想和行為有一種必然的邏輯關係,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行動,這是統一思想的重要性。

每個人曆史、現狀和個體具有差異性,反映在思想上也是多元化的,這是統一思想的必要性。

突破口不是一般性的常規工作,往往是前瞻的、創新的大事,沒有先例可循、沒有經驗可鑒,越是這個時候,就越需要統一思想,這是統一思想的緊迫性。

信念是一雙翅膀,帶領人們飛向遠方。

人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沒有夢想。

一個人沒有夢想,就無法實現任何理想,也不可能有所收獲。

理想,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具有實現可能性的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具體體現。

理想,是人的認識、思考、評價、預見、追求、決心、意誌、毅力的綜合體現,是工作、學習、生活的根本動力,是事業與生活的精神支柱。

信念,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確立的對某種理論主張或思想見解及理想堅信不疑和身體力行的狀態。

信念具有穩定性、執著性、多樣性的特性。

要有理想,還要有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和奮鬥精神。

理想是引航的燈塔,信念是推進的風帆。丟失了理想和信念,就丟失了方向和動力,就會隨處漂泊,沉沒於急流險灘。

隻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才能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才能自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更有成效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堅持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即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即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崇高社會理想,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

實事求是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高度概括,貫穿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價值論和曆史觀之中。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層次的理念相互聯係、相互貫通,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

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觀: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二是無怨無悔為振興中華而奮鬥。

中國夢,用一句話說就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用三句話說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用四句話說就是要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使中華民族再臻世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