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正午時分,在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南下進軍的隆隆炮聲中,曾經不可一世的“最高領袖”蔣中正,在其長子蔣經國、侍衛黨春明等人的護衛下,乘車逃離成都中央陸軍學校,直奔鳳凰山機場。

此前,蔣介石企圖在成都組織川軍,與解放軍展開殊死決戰,保住大西南這塊立足之地。在將“政府”遷往台灣的同時,將大本營設置於西昌,在成都設置“防衛總司令部”。然而,如意算盤剛剛打過沒幾天,在雙十二事變那個特殊的日子到來之前,已公開起義的雲南省主席盧漢,致電川軍首領劉文輝,要劉會同四川各將領,效仿張楊西安事變之舉,抓捕蔣介石。

這個消息令蔣介石父子成為了驚弓之鳥,12月10日,還有兩天,13年前那個不祥的日子就將到來,蔣介石父子一刻都不敢停留,不得不倉皇逃離險境。

在邁進“美齡”號機艙之前,蔣介石回過頭來,最後看一眼大陸的美麗山河,蒼涼之感不待言說。

三年,對於蔣介石來說就像一場噩夢,800萬美式裝備正規軍,其潰敗之神速,以平均每月被消滅20餘萬兵力而令人瞠目!

下午2時,“美齡”號專機起飛,在成都上空盤旋兩周,而後便向東南方向的孤島飛去。

此刻,坐在飛機上的蔣中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想當初黃埔起家、北伐督軍,勢頭何等強勁!蔣家王朝的開張盛典,又是何等顯赫!想當年,抗戰領袖,民族英雄,行憲總統,威震四方。而如今,卻落得眾叛親離,隻能狼狽地逃往孤島,偏居一隅,苟延殘喘。

正所謂樹倒猢猻散,許多追隨蔣介石多年的黨國要員、嫡係心腹,都在對蔣介石失去信心之後,競相逃往海外。如蔣介石的大舅哥、豪門權貴宋子文,早在蔣介石下野三天便掛冠而去,偕夫人遠赴巴黎,此後定居美國曼哈頓;蔣介石的連襟、中國頭號斂財大戶孔祥熙,更是於蔣氏政權覆亡之前的1948年,不告而別,偕同夫人宋靄齡,在美國紐約的鄉間別墅裏過起了流亡生活。孫中山之子、前行政院長孫科,也早已掛冠遠去;前行政院長翁文灝也借赴歐洲考察之機滯留法國不歸;東北大員熊式輝滯留香港;原台灣省主席魏道明被陳誠頂替後,舉家遷往巴西……蔣介石的嫡係將領也相繼走上不同的歸宿,除了陣亡的、被俘的,更有起義的、投誠的……

——這一切,無一不令蔣介石頭痛欲裂。

其後,國民黨退敗台灣。而先後跟隨蔣介石逃往台灣的國民黨高官,既有甘願為蔣介石效忠到底的心腹,也有被欺騙、被脅迫的非嫡係要員。他們有的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浴血奮戰,為中華民族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也因為追隨蔣介石參與“剿共”和內戰,成為了戰爭的罪犯。其中,既不乏為蔣家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高級將領,也不乏鞍前馬後隨侍多年的嫡係心腹。然而,在蔣家統治的台灣當局,他們的命運將會怎樣呢?

且不說桂係的白崇禧、晉係的閻錫山等蔣介石的非嫡係人物,即使蔣介石嫡係乃至嫡係中更為親近的黃埔係,他們也都經曆了命運的滌蕩。在蔣介石“複正大位”之後宣布的“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的16人名單中,不少人擔任過蔣介石的秘書工作,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幹女婿陳誠更是首當其衝。而大陸時期黨政軍中的顯赫人物、黨國中堅、將軍司令、元老重臣,無不統統被拉下馬來,解除印綬,打入冷宮。比之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有過之而無不及,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