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一本書讀完特種作戰的曆史》(56)(1 / 2)

“紅色黎明”行動——抓捕薩達姆

2003年12月13日晚上6時,美軍第121特遣隊和第4步兵師600多人實施“紅色黎明”行動,在提克裏克東南部16千米處的達瓦爾鎮將躲藏在地洞裏的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成功抓獲。至此,美軍一次規模空前的大搜捕終於畫上了句號,標誌著駐伊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獲得了一次重大勝利。

蹤跡難尋

美伊戰爭爆發後,薩達姆為了避免美軍切斷其通訊係統,導致指揮失控的現象出現,采用了有別於海灣戰爭期間由總統統一指揮全國各地軍隊進行抵抗的作戰方式,將指揮權下放到各個戰區指揮官的手中。而各級官員也紛紛效仿,逐級下放權力直到基層指揮官,致使戰爭打響之後,由於各種力量之間不能有效協調進行抵抗,伊拉克由中央到地方基本沒有出現大規模反擊,而包括薩達姆在內的眾多伊拉克高級官員及對美軍有價值的許多伊拉克重要人物,均趁亂而散,隱藏起來,使美軍的搜捕行動十分困難。

為此,五角大樓印製了“撲克牌通緝令”,並於2003年4月11日起發放到駐伊拉克官兵手中,希望可以通過對照撲克牌上的有關信息,找到這些伊拉克前政權的52名高級官員;並專門組建121特遣隊,主要在伊拉克北部擔負追捕任務。在2003年5月伊拉克戰爭主要戰事結束之前,聯軍部隊就已經抓捕到伊拉克前總理穆罕默德·祖貝迪、副總理塔雷奇·阿齊茲,但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行蹤一直是個謎。為了抓住薩達姆,美軍懸賞2500萬美元,想方設法尋找他的蹤跡。

周密部署

12月12日,聯軍在巴格達的一次行動中抓捕了4名伊拉克人,其中包括薩達姆的保鏢穆罕默德·阿爾穆斯裏特。據阿爾穆斯裏特交代,薩達姆可能藏在提克裏克東南部達瓦爾鎮的兩處地點。一處是薩達姆廚師的家,另一處是附近的一個農場。根據這一線索,特種部隊將這兩處地點分別命名為“狼獾一號”和“狼獾二號”,並迅速派出大批便衣和特種兵對達瓦爾鎮的這兩處目標及附近地域進行照相和紅外線偵察。通過空中監測照片發現,有一幢農場的羊圈外停放著一輛橙白相間的出租汽車非常可疑,於是判斷薩達姆很可能就藏在附近。

根據這一情報,第121特遣部隊和第4步兵師共同製訂了名為“紅色黎明”行動的作戰計劃,對作戰力量進行了周密部署:第121特遣部隊的“三角洲”特種部隊C中隊和所屬的AC-130攻擊機擔負突擊抓捕任務,第4步兵師第1旅600多名士兵擔負支援任務。突擊抓捕行動由特種部隊指揮官負責,直接負責目標區域。第4步兵師第1戰鬥旅由詹姆斯·希基上校指揮,主要擔負支援警戒任務。同時,無人駕駛飛機和直升機跟蹤拍攝整個行動過程,行動指揮部在熒光屏前密切監視行動的進展。為了避免出現“拯救林奇錄像”一樣的爭議,美軍沒有派出自己的軍隊攝像師,而是請來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的攝像記者阿爾福索·馬什,由他進行全程拍攝。

▲“三角洲”特種部隊在行動中

逮住薩達姆

2003年12月13日傍晚,參與行動的部隊完成針對此次行動的警戒和搜索演練後,迅速朝目標區域開進。當地時間晚上8時,美軍到達達瓦爾鎮北郊。

首先對目標區域實施封控,建立三層立體封鎖線。在達瓦爾鎮外圍,第1旅4營42炮兵分隊占領該鎮周邊有利地形,建立了外圍警戒陣地和檢查點,切斷了該鎮周邊4、5英裏的所有通路。在內線,第2營99工程分隊在出入該鎮的所有道路出口建立觀察哨,並沿底格裏斯河設置封鎖線;在空中,第1旅第4航空隊A中隊的AH-64直升機群沿河和1號高速公路盤旋飛行,隨時打擊這兩個方向增援的敵軍。同時,第1旅派出一個營擔負預備隊,應付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在兩處目標附近,第1旅第10騎兵分隊G隊擔負2處目標的警戒,在特種部隊的戰術控製下一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