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水能、太陽能、核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產業及其技術快速發展,已成為緩解能源危機,改善現有能源結構的重要途徑,得到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我國政府曆來重視發展新能源產業,1995年,發布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同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結構”,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的全麵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傳統能源消費與日俱增,煤炭消費量已位居世界首位,石油消費量也已成為世界第二。然而,能源消費結構的不合理問題長期製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據統計,我國一次能源的69%來自煤,發電量的80%以上來自火電,這種能源結構既單一又不可持續。同時,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一直較高,基本維持在40%以上,嚴重影響了能源安全。以2007年為例,我國原油產量為1.87億噸,而表觀消費量為3.46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46.05%。為緩解石油壓力,改善能源結構,近年來,我國政府加大了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新能源的各個領域均實現了快速發展。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使經濟和能源供需矛盾相對緩和,為世界各國解決能源緊缺問題提供了契機,高度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成為當前各國政府的首選,新能源產業的國際合作正在成為突破技術瓶頸和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中國新能源發展報告》一書是由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委托、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組織國內有關專家在大量調查基礎上撰寫的研究報告集,旨在全麵反映我國新能源產業各領域的發展現狀、麵臨的國際、國內形勢以及進一步發展所需的產業扶持政策。該書在翔實、全麵的數據基礎上,通過對國際、國內新能源產業各領域發展情況的研究,係統分析了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麵臨的技術和產業問題,提出了一係列可資借鑒的政策建議,對正確把握我國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確定領域發展重點,深層次地開展國際合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