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能力篇:打牢學習能力的基礎(1 / 3)

《史記》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6959122730671164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683364285061844480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3,"start_container_index":6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7},"quote_content":"《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萬丈高樓從平地起,學習也一樣,隻有打牢基礎,才能有比較好的成績。學習能力的基礎包括觀察力、想象力、專注力、創造力、記憶方法等等,當基礎牢固時,成績也就自然提高了。如果不打牢基礎,後麵再怎麼努力,想提高成績都是很困難的,隻有具有紮實的基礎,才能具備提升成績的實力。

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具備良好的觀察力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對各種問題的關鍵。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有70%的信息都通過視覺獲得。

具體來講,觀察是對某一被觀察對象的一種主動地、有目的、有計劃的知覺,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門戶,是智力活動的源泉。麵對同一事物,觀察力敏銳的人,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能夠抓到別人抓不住的內在本質。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專家認識到了敏銳觀察力對於一個人的巨大作用,他們認為,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比擁有大量的學術知識更為重要。這樣的說法並非言過其實。比如,當有人要求巴甫洛夫為前蘇聯生理研究所題詞時,他寫下了“觀察、觀察、再觀察”的字樣。達爾文則直截了當地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隻是在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中人之上。”

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觀察是一個人智力活動的基礎,是一種善於全麵、深入、正確地認識事物特點的能力。我們可以把這兩個字區分開來看,觀是看,察是想。我們觀察問題,不僅僅應該知道事物是這樣,而且必須知道為什麼是這樣。人們要認識一個事物,總是從觀察開始的,有了觀察,便開始有了注意、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如果把觀察比作蜜蜂采花粉,那麼思維等心理活動就好比將花粉釀成蜜,沒有花粉就釀不出蜂蜜。同樣的,如果沒有良好的觀察,那麼人的思維就會因缺少材料而得不到良好的發展。所以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思維的觸角。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對於包括中學生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是很重要的條件,當然也是一個優等生所應具備的重要的品質和能力之一。

實踐證明,一個學生觀察力時強時弱,將直接影響到他的學業成績。例如在語文學習中,兩個字的字形、寫法隻有細微差異,觀察力較強的同學就能看出來,觀察力較差的同學就常常把它們認錯或寫錯。在寫作上,如果觀察力較強,就可以抓住現實生活中的大量材料,感到有東西可寫,對人物、事件的描寫就細致、深入、具體、生動;反之,在這方麵能力較差的學生,就感到沒有什麼可寫,寫不具體,或就事論事,空洞無物。

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學習中,如果有較強的觀察力,在老師用實驗演示或圖形說明某一個概念時,就能抓住本質,看到數量關係的變化,理解概念的實際意義。在簡便計算和速算過程中,也需要有較強的觀察力,才能發現運算的各個數的特征,選擇合適的簡便方法。例如,老師要求學生們找出下列數的關係,在()中填上適當的數1,2,3,5,8,()21,34觀察力好的同學,很快能從數的順序上觀察出數量關係的變化,填入恰當的數,而觀察力差一些的同學可能感到無從下手。

我們知道,實驗是理化科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麼在實驗中觀察力就更為重要。特別是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推斷物質的結構和性質。例如:初三學生做鈉和水反應的實驗,觀察力強的同學,能全麵而細致地觀察到鈉與水激烈反應的現象:納與水激烈反應而熔化成小圓球,浮在水麵上,做無規則運動,發出“嘶嘶”聲,並且鈉球不斷變小,最後全部消失。而觀察力差一些的同學,隻能看到鈉浮在水麵上著火了,而描述不出更多的現象,這種觀察力的差別必定造成對鈉的結構性質進一步思維和記憶的能力的差別。

總而言之,如果想成為一名優等生,一定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而要想具備這樣的能力,則需平時處處留心,認真觀察。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勤察深思出真知。”

優等生是這樣培養敏銳觀察力的

貴州省理科狀元羅遠航認為,擁有良好的觀察力,離不開做筆記。比如,他在生物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分別記錄了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1)閱讀筆記。要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在讀書時,隨時作讀書筆記。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抄寫筆記,又分為全抄和摘抄,做這種筆記應注意抄後校對,避免漏誤,然後標明出處,以備日後查考。②卡片筆記,卡片內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並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之間標注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感歎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並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2)聽講筆記。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另外要學會總結:對比觀察有利於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先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後再同中求異:線粒體的內膜折疊整齊,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折疊;線粒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且酶分布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線粒體中沒有。

(3)觀察筆記。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注意前後比較和過程變化,並要抓住特征。

那麼,在學習過程中,為什麼要把觀察到的現象認真地記錄下來呢?這是因為,由觀察得到的感性認識不一定能立刻上升到理性認識,具體來講包含以下兩個方麵,一是由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低,觀察到的感性材料不多,還需要繼續積累,因此,需要把觀察所得先記下來,以便將來進一步研究時使用;二是有時觀察到的現象很複雜,數據很多,光憑記憶很不可靠,所以先記下來以備後用。

不少學生在平時能認真地記觀察日記,這無疑對提高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很有好處。

需要提醒的是,觀察記錄一定要真實、準確。有的學生實驗時不能忠實地記錄觀察結果,這是一種極不嚴肅的學習態度。

英國著名博物學家赫胥黎說:“我要做的是叫我的願望符合事實,而不是試圖讓事實與我的願望調和。你們要像一個學生那樣坐在事實麵前,準備放棄一切先人之見,恭恭敬敬地照著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則,就將一無所得。”這話講得極有道理,對待觀察記錄就應該抱著這種科學的態度。

一旦發現自己所觀察到的結果與預期的不一樣,那正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接下來,就需要仔細查找原因,進行分析、比較,直到徹底搞明白為止。

實用錦囊

1.為自己製定明確的觀察目的和任務

明確了觀察目的,就會對事物的感知有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認識,這一點對中學生尤為重要。在明確目的的前提下,請老師幫忙擬定詳細的觀察計劃,以促進自己預見到觀察對象的各個側麵,減少觀察的偶然性和自發性。隨著觀察的深入和觀察行為的增加,作為學生自身應自覺獨立地提出觀察目的,擬定觀察計劃。這樣自己的觀察力就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係統的訓練和提高。

2.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技巧

常常會有這樣一些學生,雖然了解了觀察的任務,但卻不知該從何入手,往往顧此失彼。這時,可請求老師或家長給予方法指導,使觀察活動有步驟地進行。比如:由整體到部分、由表及裏按次序逐項觀察,順序方式可以按時間順序由先到後、空間順序由遠及近、結構順序由上而下、特點順序由顯到微等等;還可以運用眼看、耳聽、用心思索等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以保證取得全麵的觀察效果。另外,還要提醒自己不被表麵現象迷惑,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從而達到觀測的深入細致,進而能夠提取事物的本質特征。

3.拓寬知識領域,提高其觀察質量

俗話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學生自身對自己所觀察的東西一無所知,那麼觀察必定是視而不見、勞而不獲。因此需要廣大學生朋友不但在平時要注重課外閱讀以積累知識經驗,而且要尋找必要的資料,複習相關的學習內容。從一定程度上講,這種自己動手動腦主動儲備知識的做法要遠比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方法要好,不但印象深刻,運用起來也會更為靈活。

注意力是進入心靈的大門

我們常說的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誌向和集中,它是智力活動的基礎條件,集中注意力就是專心致誌、心無旁騖,當一個人真正集中精力去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能夠發揮出高於平時的潛力。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到,注意是“一扇門,凡是從外界進入心靈的東西,都要通過它”,心靈的門開得越大,學到的東西也就越多,一旦注意力渙散,難以集中,心靈的門就會被關閉,一切有用的知識和信息都無從進入。勞娜·埃立森的在她的《學習時大腦必須做些什麼》中曾經提到:“因為大腦無法注意每一件事,所以索然無味、令人厭煩或者單調沉悶的課將完全不能被記住。”因此注意力對學習有著很大影響,隻有學會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才能打開智慧之窗,讓知識的陽光灑滿心田。

專家調查發現,任何人的聰明程度其實相差不大,但如果專心程度不同,那麼取得的成績會大不一樣,專心致誌是一個人個性的唯一基礎,也是才幹的唯一基礎,是開掘智慧的真正推動力。法國生物學家古維葉曾說過:“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但凡做事專心投入的人,往往會取得卓越的成績,而經常分心的人則很難得到滿意的結果。在一個班級中,我們往往發現一個看上去挺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卻始終平平,不少初高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紛紛反映自己的記憶力下降,成績停滯不前,究其原因,十之八九是注意力出了問題。

任何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沒有很強的注意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專心程度會自然生長,並達到客觀的水準,然而如果不及時加以鍛煉,這種注意力會逐漸減退,從而影響一生。可以說注意力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想要擁有這種品質,需要依靠有目的、有計劃的長時間培養。

通觀古往今來的名人誌士,很多都擁有做事專心致誌的優良品質,這和他們後天的訓練密不可分。中國古代著作《列子》中,記載了一個射箭名家訓練弟子專注力的故事:古時候,有位百發百中的射箭名家,在有人向他請教如何射箭,並想拜他為師的時候,他告訴那個年輕人:“等你按照我的方法訓練好,再來拜我為師吧。”他先是讓那人訓練不眨眼的方法,而後訓練凝視,將小的目標練習到看成很大,將模糊不清的目標練習到可以看得清楚,當年輕人將師傅提出的要求一一達到的時候,師傅授予他特質的弓箭,讓他嚐試著射擊目標,這位年輕人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射箭大師的得意門生了。

這個故事不僅說明了注意力的重要性,還告訴了我們訓練注意力的辦法,首先是排除幹擾法,也就是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克製住自己想幹其他事情的欲望,專心致誌地幹完一件事情,養成專注的習慣;其次是大聲朗誦法,每天拿出15分鍾的時間,朗誦自己喜歡的小文章,在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中,鍛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最後是限時條件法,在一定時間內正確完成一定數量的學習內容,並要求自己逐漸提高速度及準確度。

一位名叫多湖輝的日本教育家曾經說過:“在馬的眼前吊一條紅蘿卜引誘馬奔跑的方法,對注意力的增進有效果。”其實,對於學習中的我們來說,這也未嚐不是種好的方法,給自己一點物質或精神的鼓勵,從而起到集中注意力不去關注其他事物的吸引作用。有些時候,我們往往會在用功的中途,出現“想喝點咖啡”、“想出去玩一會兒”的想法,這時可以給自己限定一個時間,比如完成10道數學題,可以看一會兒小說,或者在1小時內寫完曆史作業,可以看15分鍾體育節目等等,製定這些短時間計劃並嚴格執行,對提高注意力也有著很好的效果。

優等生是這樣集中注意力的

黑龍江省文科狀元潘偉明在談到她所獲得的優異成績時,這樣說到:其實我小時候並不聰明,而且常常是反應比別人慢半拍,之所以現在能夠在做功課、答卷子的時候比別人快一些,完全是由於集中了注意力。

在我三年級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無法按時完成課堂作業而受到老師的批評,當老師找到我媽媽告訴了她這一情況的時候,媽媽並沒有批評我,而是耐心地幫我尋找問題,後來才發現,我上課和完成作業的時候不夠專注,總喜歡開小差。後來媽媽和我商定了學習要求,放學回家後先玩一會兒,但寫作業的時候就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正是因為有了時間的限製,我必須專心致誌,做功課的時候再沒工夫東張西望了,寫字的速度也快了許多,經過兩年多的訓練,我的注意力果然得到很大提高,聽課或自習的時候都很少走神,完成作業的效率也越來越高。

現在,每當我被一個題目難住,想要打退堂鼓,開小差的時候,總是忍不住想到當初和媽媽的約定,於是給自己限定解決問題的時間,然後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專心致誌地研讀題目,直到將它解決,正是這種素質,使我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記住比別人多的內容,也獲得了成績的豐收。

英豪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獲得了銅牌,他的媽媽告訴記者,英豪不僅學習專心,而且十分執著,他小時候無論是玩拚圖還是讀知識卡片,一定要把它完成才肯放手,學習和做事都有始有終。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英豪的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讓孩子們觀察“竿影移動”現象,一般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少有人能真正執行,但英豪卻做到了。由於家裏住樓房,隻有在頂樓的陽台才能觀察得到杆影的移動,英豪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每隔一個小時就跑到樓頂記錄數據,整整忙活了一天,他的專注態度甚至比一些成人還要優秀。

少年圍棋高手常昊也是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在他很小的時候,一次俱樂部正在進行圍棋比賽,一位教練被觀眾中的一個孩子所吸引——個孩子在棋盤旁邊整整站了一上午,目不轉睛地盯著棋盤,他就是常昊。正是由於常昊難能可貴的注意力,讓教練發現了這棵好苗子,6歲的常昊進入了圍棋隊,3年後,他獲得了“棋童杯”的冠軍。常昊之所以有這樣突飛猛進的成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長時間穩定。

實用錦囊

1.有明確目標是注意力集中的主要動機

不少心理學家都曾提到,動機在學習中是十分關鍵的因素,假如在學習中缺乏動機,則可能造成學習過程中難以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穩定的情緒,從而給學習任務帶來一定阻礙。縱觀古往今來有成就的人,大多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專心致誌,甚至達到癡迷程度,這些人都有著明確的奮鬥目標,並以此為動力,克製自己專注於所要完成的事情。因此,充分認識到注意力對於成功的作用,對培養自身注意力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有著很大作用。

2.有濃厚的興趣是注意力集中的關鍵前提

興趣和成才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事實證明,隻有對所要完成的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能夠從中獲得樂趣,才能在大腦皮層中形成興奮中心,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反過來能夠影響興趣,從而取得更好的收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