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輯 禮儀類寫作技法篇(1 / 3)

《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54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4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54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7012517992130939934,7257455404240604215,7233628637428190242,6890728374843477006,7255203659015785531]}],"59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start_container_index":59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無題》reference_book_ids":[7126936359880625167]}],"41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1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start_container_index":41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春》reference_book_ids":[6891491530494708743,6977196278815935525]}]},"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禮儀文書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於喜慶、祭悼以及其他重要社交場合,表示一定的禮節、儀式的一種應用文種,又稱為社交類文書。本章介紹了祝詞、請柬、邀請函、名片、對聯、歡迎詞、歡送詞、賀信的概念、作用、種類、特點、寫作技巧及範例。撰寫禮儀文書時要充分考慮到交往對象的身份、年齡和地位,做到長幼有序、上下有別、親疏不同。因此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格式規範和語言要求。

第一章 祝詞

第一節 祝詞的概念及作用

◆祝詞的概念

祝詞也稱祝辭,是對各種喜慶活動,重大節日,重要會議(宴會),重要紀念日等表示祝願的禮儀文書。

◆祝詞的作用

禮儀之邦的中國,人們最講究“禮尚往來”。相互往來中,從婚嫁喬遷,到升學參軍;從建築落成,到典禮儀式……,親朋好友,鄰裏同事,總喜歡前往祝賀一番。敲一通驚天動地的鑼鼓,放一掛震耳欲聾的鞭炮,送一聯喜慶祝賀的對子,說一番熱鬧得體的話語,這一切自古至今形成了源遠流長豐富多采的慶典文化。

別小看一句暖心的話語,別小看一個祝賀的手勢,它可以看出生活在社會上,人們多麼需要理解、同情、友好與幫助,它可以讓人們體味到愛心與真情,它可以讓人們得到一種溫暖祥和的氛圍與環境。因此,祝賀是人際交往中很有意義的禮儀之一,而祝詞也就成了一種常用的應用文。

第二節 祝詞的種類及特點

一、根據不同的祝頌對象,祝詞大體上分壽誕祝詞、事業祝詞、祝酒詞三種。

◆壽誕祝詞

也稱賀壽,對象主要是老年人。因此說話要特別小心謹慎,比如人家已經活到九十七,你就不能跑去祝人家長命百歲,否則便被認為要限製人家的壽命。祝詞的主要內容是慶祝、祝願某人幸福、健康、長壽和讚頌其品性、功德兩部分。祝壽大體可分為三種:對自己,稱“自壽”,祝詞自己寫,多抒發自己的感情,抱負或自勉;對別人,為他人祝壽,這種方式最為常見,應用也最為廣泛;對集體,這種方式頗為少見。可用於廠礦、單位的老人,也可用於敬老院中的老人,這種集體祝壽的方式不僅有意義,而且別有情趣。

◆事業祝詞

這是常用的一種祝詞,多用於祝賀會議開幕、工程竣工、剪彩、新年伊始,以及某社團、機構、報刊創辦或節日紀念日等。它主要可分為三種:紀念性的,這類祝詞與祝壽詞有些相近,但不是對人而是對事;一般性的,如會議開幕時,某重大工程開工典禮時等都可祝詞,表示希望此事順利進行並取得成功;往來性的,指人們由於交往涉及到的一些禮節,親朋好友在重大事件麵前相互鼓勵、祝願等。

◆祝酒詞

祝酒,在現代社會已發展成為一種招待賓客的禮儀。每逢吉慶佳節或生活中值得紀念的日子,親友們聚在一起,以酒助興,既能活躍氣氛又能使感情更加融洽。由於中國特殊的國情,很多事情是在飯桌上說定的,於是祝酒詞就成了成年人生活交際的一種重要方式。

二、從表達形式上祝詞可分為即席致辭祝賀和信函電傳祝賀兩類。

◆現場即席致辭祝賀

一般說來,在較為隨意輕鬆的場合可以即興表示祝賀;但在公共事務場合下,為莊重嚴肅起見,應按事先擬好的祝賀詞發言。

◆信函電傳祝賀

有時祝賀人無法到場祝賀,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用書信的方式祝賀,也可以拍發電報、傳真或用電子郵件來表示祝賀之意。

第三節 祝詞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一、祝詞的結構

祝詞通常由標題、稱呼、正文和落款四個部分組成。

◆標題

祝詞的標題一般由兩種方式構成。一種是由致辭者、致辭場合和文種共同構成。如《××經理在歡迎××外賓宴會上的講話》。另一種是由致辭對象和致辭內容共同構成。如《在××先生和××小姐婚禮上的祝詞》。

◆稱呼

稱呼寫在開頭頂格處,寫明祝詞或賀詞對象的姓名。一般要在姓名後麵加上稱呼甚至有關的職務頭銜,以求敬重。如“尊敬的斯密斯博士”。

◆正文

正文一般由三項內容構成:一是向受辭方致意要說明自己代表何人或何種組織向受辭方及其何項事業祝福賀喜;二是概括評價受辭方已取得的成就,即說明祝賀的原因和意義;三是展望未來美好前景,再次向受辭方表示祝願或提出希望。

◆落款

落款處應當署上致辭單位名稱,或致辭人姓名,最後還要署上成文日期。

二、祝詞的寫作要求

◆感情充沛、語言友善

語言要求充滿熱情、喜悅、鼓勵、希望、褒揚之意,以便使對方感到溫暖和愉快,受到激勵與鼓舞。祝詞不應使用辯論、譴責批評等詞句和語氣,以免掃興。

◆表達中肯、讚美適度

頌揚與祝賀要恰如其分,過分的讚美之詞會讓對方感到不安,也使自己尷尬。

【範例】

丘吉爾對將士的祝詞

[英]溫斯頓·丘吉爾

各位為自由而奮鬥的勞動者和將士:

我的朋友、偉大而卓越的羅斯福總統,剛才已經發表過聖誕前夕的演說,已經向全美國的家庭致友愛的獻詞。我現在能追隨驥尾講幾句話,內心感到無限的榮幸。

我今天雖然遠離家庭和祖國,在這裏過節,但我一點也沒有異鄉的感覺。我不知道,這是由於本人的母係血統和你們相同,抑或是由於本人多年來在此地所得的友誼,抑或是由於這兩個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國家,在共同奮鬥中所產生出來的同誌感情,抑或是由於上述三種關係的綜合。總之我在美國的政治中心地——華盛頓過節,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個異鄉之客。我和各位之間,本來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歡迎的盛意,我覺得很應該和各位共坐爐邊,同享這聖誕之樂。

但今年的聖誕前夕,卻是一個奇異的聖誕前夕。因為整個世界都卷入一種生死搏鬥之中,使用著科學所能設計的恐怖武器來互相屠殺。假若我們不是深信自己對於別國領土財富沒有貪圖的惡念,沒有攫取物資的野心,沒有卑鄙的念頭,那麼我們今年的聖誕節,一定很難過。

戰爭的狂潮雖然在各地奔騰,使人們心驚膽跳,但在今天,每一個家庭都在寧靜的、肅穆的氣氛裏過節。今天晚上,我們可以暫時把恐懼和憂慮拋開、忘記,而為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布置一個快樂的晚會。全世界說英語的家庭,今晚都應該變成光明的和平的小天地,使孩子們盡量享受這個良宵,使他們因為得到父母的禮物而高興,同時使我們自己也能享受這種無牽無掛的樂趣,然後我們擔起明年艱苦的任務,以各種的代價,使我們孩子所應繼承的產業,不致被人剝奪;使他們在文明世界中所應有的自由生活,不致被人破壞。因此,在上帝庇佑之下,我謹祝各位聖誕快樂。

第二章 請柬

第一節 請柬的概念及作用

◆請柬的概念

請柬又稱請貼,“柬”是信件、名片、帖子的統稱。是為邀請賓客參加某一活動時所使用的一種書麵形式的通知。請柬在社會交際中用途廣泛,如會議、典禮、宴飲、晚會等活動,用請柬邀請賓客表示舉行的隆重以及對賓客的尊重。請柬就是一種簡便的邀請書。

◆請柬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社交禮儀活動的頻率增加,請柬的使用範圍已經十分廣泛,波及到家庭交際和私人來往。請柬不同於一般的書信。一般書信是由於雙方不便或不宜直接交談而采用的交際方式,而請柬即使在咫尺也要送。這主要是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如學生與老師朝夕相處,但在中秋、元旦等佳節舉行晚會時,總要給老師送上一張親自設計、親手製作的精致的請柬,以表達學生對老師最親切、最友好的感情。

第二節 請柬的種類及特點

一、請柬的種類

(一)根據請柬的形式劃分

根據請柬的形式特點,請柬可分為以下幾種:

◆卡片式請柬

卡片式請柬是用一張硬紙片,正麵印上卡片的名稱(如生日卡、宴會卡)和美術圖案,背麵為空白,用於書寫邀請事項。卡片式請柬比較簡樸,常用於一般的交際關係。

◆折疊式請柬

折疊式請柬是將卡片折疊起來,分為內外兩部分。卡片外麵是請柬的名稱及精美圖案,裏麵是空白,留作書寫邀請事項。比較講究的請柬,在內裏常另附一張寫作用紙,並用絲帶同封麵係在一起。折疊式請柬顯得更為鄭重、精美,再加上考究的裝潢,更易於形成文化禮儀氣氛。

折疊式請柬根據開啟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左開式、右開式、下開式和鏤空式等。

◆豎式請柬與橫式請柬這是以請柬的書寫形式來區分的

豎式請柬是我國傳統的請柬形式。橫式請柬是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人們橫向閱讀書寫習慣的養成而逐漸增多的。習慣上,人們把豎式稱為中式,橫式稱為西式。在日常交際中,可以根據交際活動的性質及交際對象的特點來選用不同的款式。

(二)根據請柬的內容劃分

根據請柬的內容性質,請柬可分為以下幾種:

◆喜慶請柬

喜慶請柬是指用於婚嫁、壽慶、滿月、開張、喬遷、慶典等慶祝活動中的請柬。

◆喪葬請柬

喪葬請柬就是一種報喪請柬,它的製作以素雅為根本特征,一般為白紙黑字,即使作美術裝飾,也必須采用同喪葬禮儀相協調的圖案和顏色,一定要體現出莊嚴肅穆的氣氛。

◆日常應酬請柬

日常應酬請柬是指用於除婚喪嫁娶、節慶禮儀之外的其他活動的請柬。例如社團聚會、學術交流、送別餞行、接風洗塵等活動,也常需要發請柬邀請與會者到場。

二、請柬的特點

請柬的特點如下:

◆告知性

發請柬的主要目的是要告知被邀請者有關情況,因此請柬中一定要準確地寫明相關活動的時間、地點、內容和要求等,不能出錯或遺漏。

◆鄭重性

請柬具有一般書信的基本屬性,但也有自己的特點。一般書信大多是出於路途遙遠、不便直接交談而被人使用。請柬則與之不同,邀請雙方即使近在咫尺,也必須鄭重其事地發出請柬。這樣既能表明對被邀請者的尊敬,也能表明邀請者對此項活動的鄭重態度。

◆藝術性

請柬除了具有一般應用文的實用價值外,也具有特殊的藝術價值。請柬是邀請賓客用的,所以在裝幀、款式設計上講究藝術性。通常可以用書法、繪畫、剪紙等來裝飾請柬,一幀精美的請柬會使人感到親切和愉快。

◆及時性

這是針對請柬的發送時間而言。如果請柬過早發送,被邀請者容易遺忘;過遲發送請柬,被邀請者會宋不及準備。

第三節 請柬的寫作技巧及範例

一、請柬的格式

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請柬,它的寫作基本格式是相同的,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標題。請柬的標題即在封麵上寫的“請柬”(請帖)二字。請柬標題一般要做一些藝術加工,如用美術字、燙金字及名家書法,還可以有圖案裝飾等。通常請柬已按照書信格式印製好,發文者隻需填寫正文而已。封麵也已直接印上了名稱“請柬”或“請帖”字樣。如果是卡片式請柬,也可以將“請柬”二字寫在頂端第一行,字體較正文稍大。

(二)稱呼。請柬的稱呼與一般書信一樣,要頂格寫明被邀請者(單位或個人)名稱,稱呼後加冒號。

(三)正文。請柬的正文中要求包括以下兩部分內容:

◆交代邀請的活動內容,如開座談會、聯歡晚會、生日派對、國慶宴會、婚禮、壽誕等。

◆交代舉行活動的時間、地點,若有其他要求也需注明,如“請準備發言”、“請準備節目”等。如果是請人看戲或其他表演,還應將入場券附上。

(四)結尾。要寫上禮節性問候語或恭候語,如“致以——敬禮”、“順致——崇高的敬意”、“敬請——光臨”等,在古代這叫做“具禮”。

(五)落款。署上邀請者(單位或個人)的名稱和發出請柬的日期。

二、請柬的寫作要求

禮儀性越強的應用寫作,其語言文字要求也必然越講究、越嚴格,因為請柬中的語言文字就是生活中的禮儀的體現。我國文化曆史悠久,曆來對語言文字的推敲十分重視,何況請柬是較莊重的一種文體,而且篇幅有限,所以要擯棄那些繁冗造作或幹癟乏味的語言。具體而言有如下幾點:

◆用語要準

即要準確通順,不要堆砌辭藻或套用公式化的語言。

◆表意要雅

即要講究文字美。請柬是禮儀交往的媒介,乏味的或浮華的語言會使人很不舒服。

◆敘述要順

不可為求“雅”而去追求古文言。要盡量用新的、活的語言。古樸典雅的文言語句可偶爾用之,但需恰到好處。

◆效果要佳

整體來講,要根據具體的場合、內容、對象、時間認真地措詞,敝到簡潔明確、莊重文雅、大方熱情。

三、請柬寫作的注意事項

◆注意文字美、設計新,突出“雅”、“達”兩字。“雅”就是文字優美

請柬是禮儀交往和公關活動的媒介,語言平淡或浮華,均會使人感到不快,影響情緒。“達”就是語言通順明白、熱情大方,避免堆砌詞藻或套用公式化的語言。

設計新,從郵電部新發行的三種專用卡的設計上就可說明其重要性。

◆注意請柬的發送範圍

不是所有大型活動都可以發請柬。以下幾種情況不宜發請柬:一是很普通的活動或聚會;二是活動的性質極其嚴肅、鄭重,對方又不是作為客人被邀請的,如公判會、法院開庭等等;三是開追悼會。

◆關於時間

最後落款的時間可寫可不寫。但邀請對方赴約的時間千萬不能忘記或寫錯。

◆收到請柬後,不論是接受邀請或辭謝邀請,均要給以明確的答複。尤其是對邀請人特別要求回複的,如婚宴、宴請等,應立即電複或函複,並核對時間。

接受邀請的回複格式:

×××:

請柬收到,十分感謝您的盛情。本月×日×時當準時參加。特此謹致

謝意謝絕邀請的回複格式:

請柬收到,十分感謝。無奈屆時出差遠行,無法按時趕回參加愛女婚宴,深表歉意。今送上賀禮一份,祝新婚夫婦快樂,相親相愛。

老友×××

月 日

【範例一】《實用寫作》220

【範例二】

正麵:

新春作者聯誼會

請柬

××出版社

反麵

×年春節即將到來,為感謝您對我社工作的大力支持,現定於×年×月×日下午×時在××電影院舉行新春作家聯誼會,會後放映電影××,敬請蒞臨並盼望對我社工作繼續給予關心和支持。祝新春愉快!(附上電影票×張)

×年×月×日(章)

第三章 邀請函

第一節 邀請函的概述

邀請函又稱邀請書,是用來邀請對方參加紀念會,座談會,學術研究會等活動使

用的一種禮儀性的書信文體。

邀請函與請柬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是邀請有關人員參加某一活動的禮儀文書,都是為了表示邀請者的禮貌和鄭重而製作的。但兩種文體也有一定的區別:

◆邀請函的製發者一般是單位或團體,而請柬既可以是單位、團體發出的,也可以是個人發出的。一般來說,邀請函多用於集體,請柬則多用於個人。

◆邀請函的內容複雜,篇幅比請柬長。請柬隻要說明活動名稱,時間,地點等,文字較少,內容相對簡單。邀請函除此之外還要寫明活動的主要內容並向被邀請者交代有關準備事項。邀請函一般還附有回執,請被邀請者回告能否按時出席,及對活動的建議和要求等。

◆就活動的性質而言,邀請函多涉及座談會,學術研討會等,這些活動均有一定的議項和議題;請柬涉及的一般是慶典,婚慶,壽禮,開業等。

◆邀請函一般不刻意追求外形的美觀,請柬則特別注意外觀的裝飾性,對紙質的要求較高,印製較為精美。

第二節 邀請函的寫作及範例

一、邀請函的結構

邀請函的基本構成。邀請函的結構與請柬相似,也是由標題、稱呼、正文、結語和落款構成。

◆標題

標題一般直接寫“邀請函”三字即可。字號較大,位於正文上方居中的位置。

◆稱呼

與請柬要求相同。

◆正文

正文一般要寫明活動的名稱,主要內容或議題,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對被邀請者的有關要求等。

◆結語

邀請函的結語一般為“此致敬禮”,“致以崇高的敬意”等。⑤落款。在右下方寫明邀請單位的名稱及時間並加蓋公章。

二、邀請函的寫作要求

邀請函行文應當簡潔明快,措辭文雅大方,書寫工整美觀,表現出對被邀請者的禮貌與恭敬。同時邀請函的發出不應過早(易被對方遺忘),也不應過晚(使對方措手不及,來不及準備)。

【範例】

邀請函

××同誌:

為了紀念××誕生一百周年,我會定於×年×月×日至×日,在××舉行××學術研討會。您對××素有研究,我們希望您能蒞臨指導。如蒙應允,請在×月×日前來參加為盼。

報到地點:×××路××號××賓館×××室。

報到時間:×年×月×日上午八時

會議主題:×××× 聯係人:×××

聯係電話:×××××× 電 郵:×××××

××學術研究討論會籌備組(公章)

第四章 名片

第一節 名片的概念及作用

◆名片的概念

名片,就是一張印有一個人名字的卡片,它是進行交際的一種自我介紹的文書。

初次見麵,或在私人交往場合,或在宴會等社會交際場合,先呈上自己的名片,作為一種簡明的禮節性的溝通媒介,這種風氣古已有之。古人要會見生人、求見名人或者權貴者,往往要投以名片的。明代散文大師宗臣在他的名著《報劉一丈書》中這樣寫道:“前所謂權門者,自歲時伏臘一刺之外,即經年不往也。”“刺”就是名片,“一刺”就是投送一張名片,表示一種禮節性的拜訪。曆史上的名片,除印上自己的尊姓大名外,也印上職務和頭銜,甚至印上籍貫,等等。時至現今,由於交際的需要,許多人都印刷了名片,名片的使用日趨頻繁、普及。這對社交和公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名片的作用

相見留下各種信息,便於進一步聯係。偶然遇到一位剛結識的朋友,遞上一張名片,進行心靈交流,肯定會使你的新朋友為之一喜。在祝賀、感謝、辭行、吊唁等等場合,遞上一張名片,可以進一步加強聯係。因故不能前往可以托人帶去或寄去一張名片(有時還附有其他禮品),並在名片的適當地方寫上表示一定含義的字句。例如,遇到親友新婚、得子、壽辰等喜慶之事,可寫上“新婚快樂”、“健康長壽”或“喜得貴子”等字樣,表示祝賀之意;當親友生病或遇到不幸時,可以寫上“祝早日康複”或“謹致哀悼”等字樣,表示關懷或致哀之情。

第二節 名片使用應注意的禮儀

在使用名片的時候,首先,要弄清名片應送給哪些人。一般來說,名片要送給那些工作上有業務聯係的人;相處得比較親密的朋友;見麵後覺得有必要繼續聯絡的人。

初次見麵,在介紹人介紹或自我介紹後,如需讓對方記住自己的姓名,可取出名片交給對方。名片就是自我介紹,所以送名片也要像說話一樣彬彬有禮。收取的一方應雙手接收,看過以後收好。最好放入名片盒或上衣口袋,以示慎重,切不可當著客人的麵,隨手亂丟。然後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對方,若沒有,可道歉說明,並將自己的姓名、地址留給對方。為了更好地發揮名片的作用,事後可在名片上記上接收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以及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以便下次談話有的放矢。

有下列情況,可以酌情使用名片:

事先約好的會見或訪問,因已知對方是誰,所以見麵直接握手,表示友好與禮貌。若想加深印象,可在告別時互贈名片。

另一種情況是,幾個朋友同行,遇見熟人,你的朋友隻為你做禮貌上的匆匆介紹時,不必遞送名片。

送名片的時間要適合。陌生人見麵,應在寒暄之後主動送上;如果是麵對有業務聯係的人,以主動送上為好;如果與麵對的人沒有工作業務往來,最好是在對方需要時再送。

第三節 名片的寫作技巧及其他注意事項

一、名片的規格

我國習慣,職務用小號字體印在名片左上角,姓名用大號字體印在中間。外國習慣,姓名印在中間,職務印在姓名下麵。

二、名片的款式及裝幀

漂亮精致的小名片,既可以作為“通訊錄”,又可以作為藝術品和紀念品來收藏。因此在設計和印製名片時,一定要力求大方、新穎,給人留下過目難忘的印象。

名片的文頭可以印上本單位名稱的大寫字母(英文或漢語拚音均可),比如西安郵電學院某人的名片,就可印上XIY—OU的字樣,並在左上方印上本人的彩色照片,這種套色印刷、風格鮮明的名片,會給人留下美好的回憶。還可以在名片上印上本單位的徽章標記,使別人一見名片就馬上記起這有特點的單位和有特色的人,加深與其的交往。

三、名片的內容及格式

名片屬於卡片式的應用文,寫作時具有固定的格式,分“頭”、“腹”、“尾”三個部分。形式有橫文、豎文兩種。一般在涉外工作中使用的名片以豎寫為好,具有民族風格。

具體寫法分正麵和背麵:

◆正麵

“頭”寫個人任職單位、部門及所參加的學術組織、社會團體的名稱、現在的職務職稱等。內容要求並列,從上至下,或從左至右排寫。

“腹’’是正文,寫個人的名字。印刷名片時名字的字號要比“頭”“尾”大兩倍以上,目的是醒目。

“尾”寫本人工作單位的全稱、地址、電報掛號、電話號碼、郵政編碼,便於工作聯係。

◆背麵

一般名片的背麵,隻將正麵的文字,按其大小翻譯成英文或其他文字即可。譯文一定要準確、規範,符合外文書寫格式。生產部門所用的名片,可在背麵寫上本公司、企業生產的產品或技術轉讓的項目等等,使小小的名片起到廣告的作用。

四、名片寫作的注意事項

因為名片篇幅較小,首先名片的內容,一定要簡練,主次要分明。不要在名片上印上一大串頭銜,甚至連參加過什麼學會、協會,是什麼會的會員、理事等等,一無遺漏地全印上去。這樣,一來顯得文麵擁擠,繁瑣;二來會給人留下炫耀和不謙虛之感。

其次,名片一定要準確,尤其是職務、職稱,未批或待批的一律不能寫,職務的正副也要寫清楚。

最後,不要濫印名片。否則,會使其失去真正的作用。

第五章 對聯

第一節 對聯的概念及作用

一、對聯的概念

對聯,顧名思義,就是兩兩相對的句子。對聯的別名很多,雅一點叫楹聯,俗一點叫對子。它因貼在不同的實體上而有不同的稱謂。例如:貼在門上的叫門聯,春節貼在門上的叫春聯,新婚貼在門上的叫婚聯,祭奠貼在門上的叫挽聯,祝壽貼在門上的叫壽聯。貼在帳子上的叫帳聯,貼在車門上的叫車聯,諸如此類的還有堂聯、會聯、廟聯、廊聯、廂聯、亭聯、船聯、床聯,等等。眾多的對聯,其作用都是一樣的。或歌功頌德,或寫景抒情,或評論人事,或闡述哲理。

對聯,以對仗為基礎,但與對仗仍有區別。對仗,是寫作中的一種修辭格,而對聯是一種實體,是把對偶的句子書寫在其他物體上的一種實用物。唐時日本僧人遍照金剛在《文鏡秘府論》中把對仗歸納為29種。《笠翁對韻》中雲: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

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

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這29種僅僅是對仗修辭格的29個方麵。如果按著這些方麵寫成詩句貼在門上,那就成了對聯。例如,通海縣秀山公園“秀山古柏閣”前掛的一副對聯:“秀山輕雨青山秀;香柏鼓風古柏香。”這就是利用對仗修辭格中的“雨對風”組成的一副回文對。順念倒念字音完全相同。上聯寫山中雨,雨中山;下聯寫風中柏,柏生香。好一番雨後青山的秀麗景象。

二、對聯的作用

對聯的作用如下:

◆對聯的社會功能

“詩言誌”,對聯即詩,同樣可以言誌,表達心聲,抒發感情。

有財兼有勢,

無法更無天。

自古未聞糞有稅,

而今隻有屁無捐。

這兩副對聯深刻揭露了舊社會暗無天日,勞動大眾生活艱辛。

明月有情常想我;

清風無事亂翻書。

“明”、“清”點明了兩個朝代,而“有”、“無”又表明了群眾的喜怒,當時雖然清朝統一了天下,但反清複明的政治鬥爭仍以各種形式進行,這副對聯就強烈地表達了這種心聲。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鬥爭非常激烈。學生們借用挽聯向軍閥開展了猛烈的鬥爭。

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

傾心媚外,不期章悼餘孽死有頭。

這裏的“曹”、“章”,指的就是賣國求榮的曹汝霖、章宗祥。

人民群眾、青年學生巧妙地運用盡人皆知的典故來抨擊賣國賊曹、章二人,熱情謳歌革命誌士,表達了強烈的反帝愛國精神。

慶父不去,魯難未已;

陳東仍在,宋事可為。

人民用對聯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斧頭劈開新世界,

鐮刀割斷舊乾坤。

這是當年蘇區人民創造的一副春聯,後來曾在渣滓洞中出現,烈士們以這副“反對”,突出表達了對新世界的追求、對舊社會的深惡痛絕。

人們常以對聯來表達對英烈的讚頌,對反動勢力的憎恨,表達自己深深的哀思。請看劉瀾濤挽鄧拓的對聯:

四十年出生入死,揮筆掃千軍傳播馬列,

鞠躬盡瘁昭日月;

兩百天血雨腥風,橫眉對群醜壯誌愈堅,

忠魂永在仰高風。

用“四十年”概括了鄧拓一生的戰鬥史,歌頌了他的高風亮節;用“血雨腥風”鞭笞了萬人痛恨的“四人幫”。

◆對聯的教育作用

人們常常利用對聯巧妙地進行宣傳教育,這比那些刻板的說教效果更好。

據《風采報》消息:1991年山西翼城縣決定招收11名稅務幹部。廣告一出,有人開始走後門、拉關係、托人情,招幹辦一時熱鬧非常。主辦幹事想了一個絕招。這個絕招就是對聯。開考那天,考場門外貼了這樣一副對聯:

隻招十一名幹部你也找他也找叫人為難;

不徇半點私情你也行他也行誰最好取誰。

橫批:考場見高低

考試結束後仍有人我行我素,加緊活動,當他們跨進招幹辦公室大門時,一副醒目的大紅對聯又出現在眼前:

正黨風秉公辦光明正大;

拉關係托人情理應知羞。

橫批:敬請止步

貼出第二副對聯後,再也沒人上門說情了。招幹同誌照章辦事,使招幹工作達到了“六滿意”。

招幹同誌利用兩副對聯,堵塞了後門,教育了群眾,在翼城縣一時傳為佳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