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曲終人散(1 / 3)

大宋皇帝的寢宮異常寂靜,天邊一輪寒月斜斜地照在宮牆上,初冬的北風呼嘯著漫過宮城,讓人從心裏感到冰冷。一個淒厲的喊聲劃破了夜空,久久在皇宮中回蕩。

“陛下!寬恕微臣吧!”這聲音竟是從大宋皇帝趙匡胤的口中喊出,他再次從惡夢中驚醒,衣衫早已被冷汗濕透。

趙匡胤接連幾日夢見從前的故人前來索命,醒來後周身痛楚,胸口憋悶,身體每況愈下。他似乎預感到自己已命不久矣。

他因身體不適多日未上早朝,這日他正坐在湖邊的涼亭中想著心事,一個太監來報,“陛下,晉王現在宮外求見,不知陛下是否讓他入宮?”趙匡胤點點頭,“禦弟既然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很快,趙光義就到了涼亭邊。他見二哥趙匡胤獨自一個人悶悶不樂,滿麵愁容,不禁問道:“皇兄,幾日不見為何這般憔悴,您這是怎麼了?您向來事必躬親,為何一連數日不見您上朝呀?”

趙匡胤長歎口氣,“唉,不瞞三弟,朕近來夜夜夢見故人前來索命,真是驚嚇不輕啊。朕現在仍感到胸口隱隱作痛,如何上得了朝!”

趙光義略一思索,“皇兄,我聽說開封城中來了位道士,自稱是仙人轉世,聽說的確有些本事。臣弟以為不如讓他進宮,為陛下做做法事,或許能有好轉。”

趙匡胤半信半疑的道:“三弟所言當真?若是這道士真有些神通,就快傳他入宮為朕分憂!”

趙光義點頭,“皇兄,我這就派人請他入宮,定能解除皇兄的煩惱。”他說著忙出宮回府,安排去了。

晉王府書房,燈火略顯昏暗,襯得趙光義莫名有些神秘。他坐在桌案前,手中捧著本書似看非看,目光有意無意間總是望向門口,似乎在等什麼人。

少傾,王府中的小廝叩響房門,“千歲,盧大人到了。”

趙光義聞言微微一笑,輕聲道:“請盧大人進來。”他的話音才落,身著便裝的盧多遜便緩緩推開房門,舉步走入房中,隨後轉過身緊閉了房門。他的神情雖看似鎮定,一係列動作也全無遲疑,可終難掩一抹緊張之色。

“盧大人,請坐吧。”趙光義緩緩放下手中的書,一指旁邊的椅子,笑道:“盧大人,你與本王往日無甚深交,連夜冒昧把你請來,失禮之處還望海涵。”

“晉王言重了。”盧多遜微微一笑,卻並不落座,雙眼緊緊凝望著趙光義,想看看他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

趙光義見盧多遜不肯落座,也不以為意,“盧大人,聽說你交友甚廣,不知是否認識聲名顯赫的高道啊?”

盧多遜被問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隻得如是的點了點頭,“回千歲的話,下官的確認識幾位頗有名氣的道長,不知千歲有何差遣?”

趙光義並不答話,繼續問道:“盧大人想必也對道法略通一二吧?”

盧多遜微微頷首,“是的,我曾有幸得過妙道真君、陳摶老祖等當世奇才的點撥,雖不敢妄想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可要是簡單做些法事倒也難不倒在下。不知千歲您忽然問起這些是何用意?”

趙光義笑著站起身,拍拍盧多遜的肩,問輕聲道:“盧大人,這些年您每次動本,都被趙普搶了風頭,想必心中對其嫉恨已久吧?”

盧多遜臉色瞬間蒼白,額角不禁滲出冷汗,“下官不敢欺瞞千歲,我的確對趙大人有些不滿,但趙大人是陛下的寵臣,下官又怎敢對其有絲毫不敬?還望千歲明察!”

趙光義見狀笑得愈發得意,“盧大人,何必慌成這樣?眼下就有一個能扳倒趙普的機會,如果盧大人願意,本王必全力助你,待事成之後,趙普的相位也是盧大人你的了。”

盧多遜聞言忙跪在趙光義麵前,連連叩頭,“多謝千歲!多謝千歲!您對下官有天高地厚之恩,下官來世定當為您做牛做馬、結草銜環!”

趙光義笑著俯下身,在盧多遜耳邊輕聲耳語幾句,隨後大笑著離開書房,唯留跪在地上的盧多遜麵無人色,冷汗淋漓。

兩日後,趙光義果然帶著一位老道士進了宮。趙匡胤見來人雖已過古稀之年,可精神矍鑠,仙風道骨,貌若仙人。他似乎從老道士身上看到了幾分希望。

“老道長,不知你在何處修行,道號如何稱呼?聽說你有半仙之體,不知可否為朕分憂?”趙匡胤的語氣中充滿了敬重與期盼。

老道士深施一禮,說道:“無量天尊,貧道見過陛下。回避下,貧道於龍虎山出家,法號妙道。貧道觀陛下印堂發暗,近來可是常常夢見故去之人前來索命?”

趙匡胤心中一驚,暗道,“這道士隻看了朕一眼,就知朕為何事憂心,確實非同一般。”他又問道:“莫非你就是正一派掌門妙道真君?朕久聞仙師高名,今日一見果真好本事!不知你可有什麼辦法化解此事嗎?”

妙道真君猶豫道:“陛下,您雖勤政愛民,可一生殺戮太重,又做了幾件虧心之事,這才使得地下的亡魂前來向陛下索命。陛下想化解此事確非易事,貧道也隻能是盡力而為。至於能否為陛下驅邪續命,還要看天意了!”

趙匡胤點頭,笑道:“真君,朕知你正一派的法術天下無雙,你隻要盡力就好。如若最後連真君都辦不到,朕也不會強求的。”

妙道真君恭敬的道:“陛下,那貧道就在這宮中擺下法場,一切三日後便見分曉。”

趙匡胤大喜,忙讓手下宮女、太監幫忙籌備法事。皇帝想辦法事,手下人自然不敢怠慢,不消多時法場便已設好,妙道真君登台做法。但見他掐訣念咒,做法誦經,又燒了一道符篆,一切都極有法度。趙匡胤見此,心中頓感放鬆許多,當晚竟真的沒有噩夢纏身。

第二日,趙匡胤誇獎了妙道真君一番,又賜了許多金銀。妙道真君倒也不客氣,盡數收下了。趙匡胤剛有了點精神,又想起有很多國事要與趙普商量,派人傳趙普入宮。可趙普卻稱患了重病,無法出府,他又派人去請盧多遜,得到的答案竟也是身染重病,趙匡胤不由有些不悅。

這日,到了三天之期,妙道真君做完法事,便收了法場。趙匡胤見他收了法場,忙問道:“真君,這三日辛苦你了。不知朕到底還有幾年好活?”

妙道真君有些惶恐的道:“陛下,貧道不敢說。”

趙匡胤一笑,“哈哈,真君何必如此緊張,朕不是與你說過,如能續命朕自會感恩,如若不能朕也絕不會怪你,你隻管實話實說就是。”

妙道真君歎了口氣,“陛下,您是天子,命係於天,今夜您可抬頭仰望夜空,若是晴空萬裏,星河密布,您至少還能再活十五年。但如是狂風大作,大雪紛飛,隻怕您將不久於人世了……”

趙匡胤點點頭,“朕知道了,有勞真君了!”他說著又賞給妙道真君許多財物以作酬謝。妙道真君收了酬勞,便要告辭而去。

傍晚,萬歲殿前。

十一月的天氣,開封城的傍晚已經冰冷刺骨。趙匡胤默默佇立站在殿外,任憑眾人勸告,都恍若未覺。

趙匡胤此時的心中很矛盾,他雖不願在春秋鼎盛之年就撒手人寰。可想到愛妃已經不在了,又虧欠柴榮等人太多,讓他整日活在回憶與自責之中,他寧可選擇死去,至少這樣來得痛快!

不知站了多久,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一陣北風吹在趙匡胤的臉上,他慢慢回過神來,緩緩的抬起頭,看向高高的夜空。他見夜空如洗,萬裏無雲,萬千星辰都閃耀著光芒,不禁發出一聲歎息,“愛妃,看來天意如此,朕命不該絕。朕十幾年內無法去陪你了,你在那邊要多保重!”誰也不知道此時趙匡胤是憂還是喜,但終究難掩那股淡淡的哀傷。

“陛下盡可放寬心,依真君之言,今夜的天象乃大吉之兆。您就不要在外麵久站了,千萬注意龍體啊!”大內總管勸告道。

趙匡胤點頭,正要轉身入殿,可就在他轉身的頃刻間,忽然狂風大作,直吹得天地似乎都為之顫抖,無數驚鳥紛紛鳴叫著在天上盤旋,這一幕驚得趙匡胤險些背過氣去。

他強撐著看向天空,此刻夜空中莫說星辰,就連月亮都已被烏雲掩蓋。趙匡胤眉頭緊皺,大喊道:“真是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隨著喊聲,他突然猛咳起來。他心情過於激動,竟牽動到體內傷勢,吐出一大口鮮血。

大內總管忙攙住趙匡胤,焦急的說道:“陛下,您怎麼了?”他又向身後的小太監喊道:“你們還愣著幹什麼,快傳太醫來!”

趙匡胤此時心中很亂,搖頭道:“不必了,太醫治不了朕的病。你讓人把禦弟找來陪朕飲酒,其他人都退下吧,沒有朕的命令不許進殿!”他說完強撐著走進了萬歲殿。

不多時,趙光義就帶了兩壇酒入了殿。趙匡胤見他來了,一笑道:“三弟,你來了,快坐吧。”趙光義依言在趙匡胤身邊坐下,問道:“皇兄,我聽說你剛剛吐了血,龍體可還安康?”

趙匡胤苦笑,“哈哈,如果真君所言屬實,隻怕朕沒幾日好活了,身子安不安康又有何用?”

趙光義歎了口氣,“唉,皇兄,您不要胡思亂想,您定是這些時日因五弟與皇嫂之死傷心過度,這才連日噩夢纏身的。天下不可一日無主,您總在哀傷之中不能自拔,不是長久之計啊!”

趙匡胤說道:“你皇嫂與五弟都是可憐之人啊!愛妃與慕容燕雲於微末之時相遇,她便癡心於他。一晃這麼多年了,她為慕容燕雲受盡了委屈,也傷透了心。後來她遇到了朕,是朕的一顆真心打動了她。我們本以為會白頭偕老,怎知她卻在朕的麵前就那麼去了!你五弟更是忠心耿耿,為朕的江山付出了那麼多,卻終因朕疑心太重,沒有把實情告訴任何人,這才使得你誤殺了他呀!”

趙光義假裝不解道:“皇兄,五弟不是在兩歲時就死了嗎,韓永林怎麼會是五弟呢?”

趙匡胤歎息著解釋道:“當年他得了重病,咱們全家人都以為五弟好不了了,可父親的好友太史烈正巧此時到了家中,並說認識一位神醫可以治好五弟的病,父親便托他帶五弟去治病。”

趙光義困惑的道:“皇兄,此事我知道,但一年後太史烈派人捎來書信,說五弟已經病逝了?莫非他還能死而複生?”

趙匡胤搖頭,“這世上怎麼可能有死而複生之人?當年神醫的確醫好了五弟,不過五弟年幼貪玩,在回來的路上不小心走失了。父親當時手握大權,太史烈害怕他會因此報複自己,這才謊稱五弟已死。二十年後五弟長大成人,恰巧投入了萬刀門中。隻是他已長大,又隨了養父母的姓,太史烈自然認不得。他隻當五弟是個資質出眾的弟子,故此才細心調教,卻未把他帶回來與我們相認。如此又過了五年,我無意間在客棧遇到他們師徒二人,一番談話後才確定眼前之人就是五弟。因為我一直記得五弟肩頭有塊蟾蜍樣的胎記,韓永林不但有此印記,而且身世經曆也完全吻合。時隔二十年我們兄弟相認,我自然大喜,本想當即把他帶回府中,但我聽聞正道中人在仙水岩擺下了龍虎大會,這才讓他務必赴會,並想盡一切辦法除掉慕容燕雲。不料慕容燕雲武藝高強,五弟難以下手,這才迫不得已刀劈太史烈,來個殺人滅口。然後他利用幽凡一與慕容平州對他的好感,順利接近了慕容燕雲,這才有了後麵的事……”

這時,一陣冷風從宮門外吹了進來,趙匡胤不由打了個冷戰。趙光義見此忙道:“皇兄身體虛弱,千萬不要著涼。”說著起身關閉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