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解放軍的英雄集體裏,有一個名叫“楊根思連”的英雄連隊。這個英雄連隊的命名,源於抗美援朝戰場上與美國侵略者的一次殊死戰鬥。當時,楊根思便是這個英雄連隊的連長。看過電影《英雄兒女》的觀眾不會忘記王成手握爆破筒衝向敵群的氣壯山河的英雄形象。這個情節,便是楊根思連浴血小高嶺的真實寫照。手握爆破筒的王成,便是以英雄楊根思為原型塑造出來的。
楊根思,早在解放戰爭時期,就已經是聞名全軍的戰鬥英雄了。他1944年2月參加新四軍,194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榮獲“爆破英雄”稱號和一級、三級人民英雄獎章。當黨中央、毛主席決定出兵抗美援朝時,楊根思正在北京出席全國戰鬥英雄會議。在這次英雄表彰會上,毛主席親自接見了他。對於這位窮苦出身的英雄戰士,這是巨大的鼓舞。剛剛在北京開完英模會,楊根思便踏上了誌願軍向鴨綠江開進的列車。
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是唱著“雄赳赳、氣昂昂”的誌願軍戰歌跨過鴨綠江的。然而,一過鴨綠江,呈現在麵前的,是一片焦土。美帝國主義鐵蹄踐踏之後,整個朝鮮一片瓦礫硝煙。
剛入11月,朝鮮東北部的崇山峻嶺已蓋上幾尺深的積雪了。部隊在險峻的山間公路上向前急進。
敵人的夜航機哼哼地叫著,一連串照明彈打在空中,照得滿天通亮,機關槍和炸彈的聲音也隨著傳來。部隊加速通過照明區,折入小路,不久,又走上坑坑窪窪的公路。迎麵撲來一股股枯焦味、汽油味……
無須戰前動員,朝鮮人民所遭受的殘酷屠殺像無聲的命令,一下激起了楊根思和他的戰友們的滿腔怒火。根據上級命令,楊根思的連隊來不及休整,立即投入戰前準備,在一條小山溝裏隱蔽待命。一陣陣炮彈的爆炸聲,告訴大家前麵的戰鬥正在激烈地進行著。
忽然,正北的山頭上升起兩顆紅色信號彈。信號彈告訴大家:陣地已經被我們占領了。
近旁的戰士們低聲地歡呼起來。
楊根思、八班長,還有剛過來的指導員、三排副,一起大步跨上山坡。他們極目遠望,隻見四麵泛起的炮火的光芒更亮了。他們不約而同地讚歎起來:
“好家夥,夠美國鬼子受的。”
“這下子,紙老虎變成爛紙皮了。”
炮彈、手榴彈的爆炸聲像突然逼近的狂風暴雨那樣卷過來,在山穀裏引起了一串巨大的不絕的回聲,山穀也抖動著。
“夜間戰鬥這樣激烈,天亮以後,敵人一定會拚命反撲。”楊根思說,“立即集合部隊,要輪到我們上了!”
楊根思立即去營部請戰。
營指揮所裏,營長正圍著地圖在部署戰鬥。滿身雪花滿臉汗的楊根思,連“報告”也顧不得叫了,開口就說:“營長,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們吧!”
營長笑著說:“這一次不讓你白跑。”
楊根思走到攤開著的地圖前,營長指著地圖上的1071高地對楊根思說:“這是下碣隅裏外圍的製高點。東南的小高嶺卡住下碣隅裏到古土水、鹹興、元山的公路。而這公路又是朝鮮東北部的大動脈。因此美國侵略軍一定會搶占這個製高點,強攻小高嶺,以便突圍南逃。”
“楊根思!”營長嚴峻地說,“你們的任務就是守住這個陣地,打破敵人突圍的企圖。根據小高嶺的地形,隻能使用一個排的兵力。要記住:你和你的這個排不許敵人爬上小高嶺半步,要堅決把他們消滅在陣地前!”說完,看了看楊根思,問道,“有什麼困難嗎?”
“我不相信完不成這個任務!”
首長笑起來:“單靠勇氣還不夠,你的對手是美國侵略軍的陸戰第一師,久經沙場,他們吹噓為‘王牌’,說什麼四次出國作戰,都未打過敗仗,所以紙老虎要當成鐵老虎打。”楊根思掂量著首長的這些話,充滿信心地說:“我帶三排上去,保證人在陣地在!”
楊根思的回答,使人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力量。
楊根思滿懷信心地告別了首長,掀起指揮所的遮光門簾,跨著大步走了。
站在指揮所門前的首長們,目送著堅定剛毅的楊根思遠去。在他們跟前,浮現著楊根思在曆次戰鬥中的形象:渡江南征,首戰浙西桃花山,他一人當先,用手榴彈炸死敵哨兵,又炸掉敵人重機槍,拔掉火力點,為連隊開辟了勝利的道路,成為戰鬥模範;1946年6月,解放戰爭剛打響,為了圍殲山東泰安守敵,強登泰安城頭,他以18顆手榴彈顯神威,第二次成為戰鬥模範;1946年10月,在粉碎蔣介石匪幫對山東根據地實行重點進攻的魯南郭裏集戰鬥中,他冒著敵人嚴密的炮火封鎖,連續三次炸毀敵人前沿陣地的地堡、鹿砦,保障部隊順利實施突擊,為全殲守敵立了頭功,被同誌們譽為“爆破大王”;1947年除夕之夜,部隊奔襲山東峰(縣)棗(莊)地區的齊村,在攻堅戰中,他連續攻破守敵碉堡群,炸飛敵人的母堡,再建奇功。同年被華東野戰軍授予“一級人民英雄”的光榮稱號。1948年12月,在舉世聞名的淮海戰役中最後圍殲杜聿明、李彌、邱清泉兵團時,楊根思率領一個加強排,攻擊敵人負隅頑抗的夏砦陣地,英勇頑強,以少勝多,又一次成為三級人民英雄。
這個為人民屢建功勳的英雄,現在又接受了艱巨的任務。
槍聲逐漸靜寂下來,小高嶺上的一場戰鬥正在醞釀著。
楊根思環視著這裏的地形,深感任務的艱巨。這小高嶺就坐落在公路拐彎的口子上,卡住了下碣隅裏向南的唯一通道。困難的是小高嶺沒有天然的可以據守的地形,鬆林低而稀疏,朝下碣隅裏方向的坡度不大,而通向1071高地的鞍部很長,火力無法支援。如果以1071高地作為主陣地,小高嶺作為反複爭奪、用來殺傷敵人的陣地,那是十分理想的。但根據整個戰役的要求,如果1071高地失去了小高嶺,就無法控製公路,敵人就會奪路而逃。從戰役的全局來說,小高嶺是非堅守不可的。
隨著黎明的到來,大雪下得更緊。戰士們蹲在用雪團、冰塊築成的工事裏,腳和鞋襪早已凍在一起,手指僵硬得拉不開槍栓。上陣地前每人隻發了3個土豆,饑餓更是一陣陣襲來。
敵人密集的炮彈,似雨點般地落在小高嶺上,沉重的爆炸聲、尖銳的彈片呼嘯聲響成一片。敵人擲下的凝固汽油彈在燃燒,把埋在深雪裏的枯枝亂草根燒得焦黑。大部分工事遭受損壞,石塊、泥土、鋼鐵的碎片和硝煙把戰士們壓在轟塌的工事裏。八班劉玉亭和小吳福被壓在一個機槍掩體裏,劉玉亭不住口地罵著,用力掙脫出來,再使勁挖開泥土和石塊,把小吳福拖出來。小吳福滿臉泥灰,雙眼呆滯,差不多喘不過氣來了。楊根思站在高處,大聲地叫喊著:“同誌們,敵人的炮彈坑就是最好的工事!”劉玉亭聽著,不覺渾身帶勁,捅了小吳福一下:“來,趁土熱搶修工事!”山頭本來凍得挖不動,敵人的炮彈好比開山機,把它炸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