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清晨時分,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在京都漢庭那宏偉壯麗的朝堂之上。朝堂之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彰顯著皇室的威嚴與尊貴。
此時正值辰時,文武百官們身著華麗的官服,手持笏板,整齊地排列在大殿兩側,正像往常一樣依次向皇帝稟報著各自負責領域的政務要事。他們或慷慨陳詞,或低聲細語,但每個人都神情專注,態度恭敬。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朝堂原有的莊重氛圍。隻見一名神色慌張、氣喘籲籲的禦林軍士兵如疾風般闖入殿內。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這名禦林軍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用顫抖且焦急的聲音高聲喊道:“啟稟陛下,大事不妙啊!國師大人造反了!他率領著一幫窮凶極惡的修士以及麵目猙獰的怪物悍然攻入了皇宮。此刻,我方禦林軍雖然奮力抵抗,但無奈敵方太強,已經傷亡慘重,損失過半。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他們很快就要殺到朝事殿這邊來了,請陛下速速定奪啊!”
此言一出,猶如一道驚雷在朝堂之上炸響,瞬間引起軒然大波!整個朝堂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原本莊嚴肅穆的氣氛蕩然無存。大臣們一個個瞠目結舌,麵麵相覷之後便開始交頭接耳起來。有的大臣滿臉驚愕地大聲喊道:“這怎麼可能?國師竟然造反!”另一些則緊皺眉頭,低聲嘟囔著推測國師造反的原因。一時間,朝堂之上人聲鼎沸,你一言我一語,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仿佛一群蜜蜂在耳邊嗡嗡作響。
饒是一向沉穩冷靜、處變不驚的皇帝李澈,此刻也不禁慌了神。他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望著眼前混亂不堪的場景,心中暗自思忖:“國師一直不參與政事,為何會突然造反?難道其中有什麼隱情不成?”然而,麵對朝臣們毫無頭緒的胡亂猜測和七嘴八舌的議論聲,李澈深知此時自己必須保持鎮定,不能讓眾人看出內心的慌亂。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心情,強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模樣,但那微微顫抖的雙手卻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不安。
“眾卿安靜!”皇帝李澈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地拍在麵前的龍案上,發出一聲沉悶的巨響。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原本嘈雜不堪的朝堂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朝臣都驚恐地望向這位平日裏威嚴無比的君主。
隻見李澈麵色陰沉,雙目圓睜,目光如炬般掃過下方眾人。他那洪亮而帶著些許怒意的聲音在空中回蕩著:“眾卿可有退敵之策!”
一時間,整個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輕易開口。終於,一名文官戰戰兢兢地走出隊列,來到殿前跪地行禮後,小心翼翼地說道:“啟稟陛下!國師本就是術法高深的修士,其修為深不可測。如今更是帶來了其他眾多邪修以及恐怖的怪物,如此強大的勢力,恐怕真的是無人能與之抗衡啊!倘若此時太子殿下還在朝中,憑借他與好友的深厚情誼及過人實力,或許能夠抵擋一段時間,而後我們再向仙武學院緊急求助。隻可惜……太子殿下早已前往滄州處理事務,如今這朝堂之上,微臣實在想不出還有何人有能力破解眼前這困局呀!”
這名文官話音剛落,朝堂內便再響起一陣輕微的嗡嗡聲,朝臣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他們的言語之中充滿了對國師的恐懼和敬畏之情。
李澈端坐在那張象征著無上權力的龍椅上,身體微微前傾,眉頭緊鎖,眼神有些迷離。他的思緒漸漸飄遠,心中暗自思忖道:“難道滄州之亂竟是國師精心布下的一個局?目的便是要將太子調離京城,從而趁虛而入攻打皇宮?若真是如此,那麼此刻身處滄州的太子李坤是否會遭遇危險呢?”想到此處,李澈的心不由得揪緊了起來,一股深深的憂慮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