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龔白雪,我愛你!(1 / 2)

謝陽春是一個瀾滄江畔邊長大的男孩子,土生土長的劍川古鎮人,喝著瀾滄江的水,吃著瀾滄江邊的稻穀,他的家就住在古鎮上。如果不跟龔白雪是青梅竹馬,如果不是太急心功利的話,謝陽春在文學的道路上一定會有所建樹。這些都是如果,如果一切都不曾發生該有多好。

瀾滄江畔,兩岸翠柏聳立,青青林海綿延。

瀾滄江的江水,時而水流踹急,像千軍萬馬般奔騰,時而溫情舒緩,像高山流水般流暢。江的兩側,懸崖峭壁嵩山峻嶺,怪石嶙峋,給瀾滄江增添了幾分神秘。

劍川古鎮,位於瀾滄江拐彎的一座山脈間,劍川的位置很特別,居於半山腰之中,卻暗藏著一塊平原之地。

劍川古鎮始建於明朝,原有古城巍峨壯觀,古城牆、樵樓1952年拆除。現四門護城河、壕橋猶存,古城牆基礎清晰,明代建成的街巷道路走向不變,尺度不變,格局不變,曆經滄桑,古貌依舊。劍川古鎮地處要道,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也是日常民間商賈雲集的地方,當初大明皇帝朱元璋坐了天下,連年征戰已是民不聊生,為了修生養息,皇上以農養商治理國家思路,廣修河道碼頭,大力建造商埠集市,以增加南北貨物的流通,拉動大明政府經濟實力提升。

劍川也是第一批建造的商埠集市,清一色的白牆青瓦,清一色的條石街道,河道縱橫交陌,自有一番西南古鎮的色彩。古鎮雖為商賈雲集之地,曆朝曆代民風純樸,來往之間的買賣也是公平,從未因為蠅頭小利哄鬧於市。

古鎮東南,有廟宇一座,喚作靈隱寺,主持恒一法師,是一位得道高僧,手下弟子二十餘眾,平日裏接受些善男信女捐贈,加上僧侶自耕自給倒也衣食無憂。

謝陽春喜歡靈隱寺院的氛圍,小鎮固然清淨,總有一些市儈的味道,靈隱寺清淨,聽暮鼓晨鍾,聽僧侶們誦經悠揚,唯有此刻,可以滌蕩謝陽春稍稍落寞的靈魂。

謝陽春上中學的時候,總喜歡到靈隱寺來玩,年紀雖不大也算跟主持恒一法師有些淵源,恒一法師很喜歡這個眉清目秀的大男孩,認為他有佛家的慧根,似有意收為弟子,便有意無意經常跟謝陽春講一些佛家經書和典故,以此熏陶謝陽春佛家思想。謝陽春也很喜歡恒一法師,喜歡恒一法師身上那股子亦仙亦凡的味道。當然,恒一法師所講到的那些佛家的典故,是他平常書本裏接觸不到的內容,所以他喜歡聽。

今天恰逢周末,前來進香的善男信女熙熙攘攘,恒一法師忙於給信徒們做些法事,沒有閑暇時間陪謝陽春,謝陽春本有想把自己最近一些煩惱想向恒一法師傾訴,希望從恒一法師那裏求得自己想要的答案,見如此這般忙碌,便知趣地走開,心無旁騖地圍繞著靈隱寺轉了一圈。謝陽春喜歡靈隱寺的安靜,此刻卻因做法事人來人往,顯得異常的聒噪,可又不知道該到何處去?腦子想了想便踏著心事重重的步子,向靈隱寺後山門走去,後山門後麵有一條通往後麵山上的小道。

靈隱寺位於劍川鎮的最南麵,它的身後便是紫霞山脈,靈隱寺傍著紫霞山脈而建,劍川鎮地處半山腰,海拔高度已是不低,盡管位於西南,受氣候影響,一年四季如春,哪怕是盛夏時節,也不會酷暑難耐。

謝陽春沿著小道慢慢向上爬行,自從今夏高中剛畢業後,謝陽春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上海同濟大學,考進上海同濟大學本是一件高興的事,此刻謝陽春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謝陽春正低頭向紫霞山上行走,突然身後傳來一陣清脆的呼喊聲:“陽春,等等我……”

聽聲音,謝陽春不用回頭都知道是誰,她就是劍川古鎮鎮長的女兒龔白雪。

謝陽春緩緩地轉過身站在原地,看見不遠處龔白雪正向他的方向奔來。龔白雪,名如其人,高挑的身材配一襲白色的長裙,此時穿梭在一眼望不盡的翠綠的灌木叢中,恰如一抹白雪在綠色中湧動。一時間,謝陽春看呆了,待龔白雪走近了,眼神還有幾分遊離。

“看啥呢?”龔白雪麵色緋紅,嬌喘籲籲,豐滿的胸脯隨著喘息劇烈的起伏,見謝陽春眼都不眨盯著自己看,龔白雪臉上霎時染上了兩朵紅霞。

“你咋來了?”聽了龔白雪的話,謝陽春覺得自己有些失態,臉色頓時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