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禍起海都(2 / 3)

此時察合台早已死了,他的本家孫子亞兒古當上了察合台汗,與海都聯盟。元世祖探知底細,派使者到察合台汗國罷免亞兒古,另立察合台族曾孫八剌為汗,並且命令八剌聯合欽察汗國,與拔都孫蒙哥帖木兒彼此聯手,共同牽製海都。誰知八剌卻不懷好意,教唆海都,合謀顛覆欽察汗國。海都帶兵侵入欽察境,蒙哥帖木兒早已聽說,暗中出兵襲擊海都後麵。海都回軍抵抗,八剌又背著海都,將他所侵占的領土據為己有。海都怒不可遏,好言好語向欽察汗求和,而且得到欽察的援兵,殺退八剌。八剌很是狡猾,送信給海都,說自己要向燕京借兵,與他拚命。海都不想把事態鬧大,不得已與他講和。不久,三汗勾結,在怛羅斯河邊聚會,效仿“庫裏爾泰”大會,推舉海都為蒙古大汗。

海都傳書給伊兒汗國,迫令他一同擁戴自己,共同抵抗燕京。伊兒汗國的始祖是旭烈兀,是元世祖的親弟弟,向來服從元世祖。旭烈兀死後,他兒子阿八哈繼承父親遺誌,不肯附和海都。海都就與八剌聯兵,攻打伊兒汗國東部,同時約欽察汗、蒙哥帖木兒侵略伊兒汗國西北。阿八哈頗有其父的風範,很有軍事才幹,調集部眾迎戰海都、八剌的聯合軍。兩軍相遇,阿八哈稍戰即退,引誘敵兵深入險地,然後四麵埋伏,大破敵兵。海都、八剌差點被擒,幸虧逃得快,才算保住性命。

阿八哈戰退聯合軍後,又去迎擊欽察兵。欽察兵非常厲害,聽說阿八哈到來,他就退兵,阿八哈一回去,他又殺出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弄得阿八哈積勞成疾,不久就病死了。其子阿魯渾繼立,其弟阿美德不服,多次與阿魯渾爭王位。阿魯渾雖然還能支撐,但畢竟內亂未平,無暇顧及對外,所以海都的勢力越來越囂張,竟然準備進攻燕京。

元廷早就想去討伐,但元世祖想到原本都是一家,不忍心發兵,所以隻是派使者招降。不料海都卻不肯歸降,於是元世祖派皇子耶木罕為大帥,與憲宗的兒子昔裏吉以及木華黎的孫子安童,帶兵防禦。不料昔裏吉叛變做了海都的內應,反而將耶木罕、安童兩個人拘禁營中。元世祖聽到後,急忙派右丞相伯顏率兵去救耶木罕等人。伯顏日夜兼程,聽說昔裏吉帶著海都部眾將要到達和林,於是他火速進兵,並在鄂爾坤河畔攻破昔裏吉大營,救出耶木罕、安童。昔裏吉逃走,伯顏正打算乘勝追擊,忽然燕京的欽差到來,讓伯顏回朝。

伯顏班師回朝,拜見元世祖,元世祖對伯顏說:“海都沒有剿平,乃顏又謀反,所以召卿回來,商議軍事。”伯顏問:“乃顏也敢謀反嗎?究竟有沒有真憑實據?”元世祖說:“乃顏多次征兵,朕命行省闍裏帖木兒不動聲色觀察,他說乃顏怨言不斷,將來必定要叛逆。”伯顏說:“西北親王有很多。如果乃顏一反,脅從王族,恐怕禍亂蔓延。不如趁他現在尚未起兵,派使宣撫為好。”元世祖問可派誰去,伯顏自我推薦,然後奉旨而去。

這個乃顏是何人呢?原來就是太祖的弟弟別勒古台的曾孫。別勒古台曾經官封廣寧路、恩州二城城主,斡難、克魯倫兩河間為他的封地,子孫世襲為王。傳到乃顏,正好碰上海都叛亂,乃顏受他鼓動,也想起兵造反。

伯顏奉命北行,車中裝滿裘皮衣服,每到一處驛站,就把衣裘分給驛官,驛官很是感激。等到與乃顏相見,伯顏反複撫慰,乃顏隻是含糊答應。伯顏窺視出他的野心,料想不是費口舌所能挽回的,隻好不辭而別,連夜返回。驛官紛紛為他提供好馬,伯顏這才能飛速逃回。等到乃顏發兵來追,他已經跑出境外。

伯顏稟報元世祖,元世祖很是憂慮。宿衛使阿沙不花說:“要討伐乃顏,必須先安撫親王,如果親王能聽命於我們,乃顏勢單力孤,不怕不受擒!”元世祖覺得很有道理,便命他去說服親王。阿沙不花能言善辯,一到西北境內,就揚言乃顏準備投誠。親王聽說後大為沮喪,阿沙不花一路暢通無阻,把親王說得膽戰心驚,不敢再抗衡。阿沙不花回京後,元世祖決定親征,並封桑哥為尚書,準備錢財糧餉。桑哥本是盧世榮的餘黨,一旦手握政權,免不得橫征暴斂。元世祖急於討逆,哪裏管得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