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舷側麵紋刻著橫置的平行雙S標誌,表明船隻的所屬為何。
甲板正中央,粗大的煙囪聳立著,吐出星砂燃燒殆盡形成的淺色煙霧。
煙囪的高度甚至超過了橫亙在前方的橋麵,如果繼續行駛的話遲早會撞上鋼鐵大橋。
“原來如此。”
我立刻理解了作為主幹道大橋所配備的構造的理由,以及我們不得不駐足等待的原因。
“吱嘎嘎嘎嘎嘎嘎——”鋼板質地的橋麵嗡鳴著。
蒸汽從橋頭兩端的機械裝置中湧出。
橋麵被龐大的牽引力拉伸,最中段的嵌扣鬆脫,從而一分為二。
在貨船觸碰到支流大橋之前,橋麵就已經向著兩側升起折疊,為貨船提供了足以安全通過的空間。
理所當然地,這段期間內支流大橋自然無法作為行人的通道,因此才降下了隔離欄杆,暫且阻止行人接近。
貨船從升起的橋麵下方逐次駛過,在這個距離能夠清楚地看見它們承載的貨物——
約有兩人高的筒狀鐵罐整齊堆砌在甲板後端,用粗麻繩並排捆紮固定住。
“那些就是水天齋的‘貨物’吧?”
雖然知曉它們的存在也見識過實物,不過以漕運形式輸送的鐵罐則確實是初次目睹。
“沒錯,貨船會把它們送到城門口的碼頭,接著再給那些改造過的都間巴士裝貨,我還以為路易你會繼續提問呢……看來你懂的比我想象中要多一些?”
“不……細節方麵或許會不清楚,但再怎麼說也是親身到過實地的人,對於奧法都市的‘根本’還是應當知曉的。”
和中庭都市那些博人眼球的法術、占卜不同。
阿卡納的根本就如同放眼所見的一切,是“水”。
而所謂的“水天齋”存在的全部意義,也僅僅隻是對“水”進行統括管轄而已。
奧術的原理很複雜,至於它的本質,身為門外漢的我既無法理解也無從解釋,然而就像唐川姐妹在旅途中提及、施展的一般,奧術能夠簡單地理解為將四大元素進行調遣,以實現施術者的意圖這麼一回事。
所謂“技術”,首先要建立在給人類帶來“益處”這一前提上才有發展的可能性。
“蒸鋼”的燃機係統提供了人所不能及的超然動力,“洪爐”的煉金工業生產出都市建設所需的物質基礎。
而對於“奧術”,則是體現為一種近乎粗暴的利用方式。
“真是誇張的量啊……”我望著那小山般堆積的鐵罐,不由得感歎道。
“畢竟那就是水天齋全部的工作,也是阿卡納唯一的資源輸出了。”唐川幸罕見地沒有打岔,而是認真讚同了我。
鐵罐裏裝載的是水。
說到底,阿卡納表現出的這副姿態就足夠怪異了。
都市周遭高牆的外側,是絕無生機,徒有異形的沙海。
而阿卡納在沙海之中建立起了以綠洲形容都不足以涵蓋的水之都城。
那麼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奧術”所提供的“益處”就是生產水。
僅僅隻是生產水、又或者竟然能夠生產水。
“形構”。
我的手槍“二分之一”搭載、唐川哀也一度展現過的技巧,算是奧術式構成中最基本的形態之一。
而將“水”作為根本元素,使用“形構”的話——
無論是將蒸汽重新凝結,還是對難以使用的汙水施以淨化都成為了現實。
水資源的產出與再生——這就是阿卡納最根本的生產體係。
都市內的奧術掌控者們在類似工廠的相應設施內架構術式,源源不斷地供給清潔的水源。
水天齋所做的不光是對他們進行調度。
之前也曾經提及過:郵遞員、都間巴士、水天齋,是會涉足沙海的唯三存在。
除那之外還有商貿。
停靠在港口,刻著水天徽記的那些製式燃機車,它們所騰出的後部車身就是裝載水罐的空間,水天齋的車隊向另外三大都市提供重要而寶貴的水資源,以交換星砂與其餘物資或是技術。
這就是奧法都市·阿卡納立身處世的全貌。
我抬頭仰望著橫跨半空,猶如蛛網的水渠。
純淨的水在渠道中肆意奔流——就如同阿卡納這座都市本身一般,看似古樸而頗具時代感的外表下卻有著躍動的內在;水源生產工藝所具備的特性使得它以自己所獨有的方式、沉靜又有力地運作。
貨船隊已經完全駛過支流大橋,被燃機吊起的橋麵重新開始下降。
我目送著水罐堆一點點遠去。
“那個量的話……即使是麥茶也喝不下吧?”
等等。
無意間摸索的右手抓了個空。
本來助手應該會在那個位置上才對。
我麥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