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裏應外合破幽州 楊家將得勝還朝(1 / 2)

破了天門陣,蕭太後逃跑。焦讚追在最前麵,趕上了韓昌。兵敗如山倒,韓昌也不複往日威風,幾個回合下來便被焦讚生擒,後被楊宗保下令斬殺。

大獲全勝之後,宋軍收兵回營。兩天之後,楊六郎率眾回朝。真宗大喜,上下封賞一番。回到天波府,佘太君勸六郎應早日回到邊關,以防遼兵趁機攻打,六郎應允。此時五郎也提出,自己與佛緣未了,想要回歸五台山,佘太君應允。

太平數日。這一日,大遼使臣來到朝中,遞上蕭太後親信,信中稱遼國願歸降大宋。同時蕭太後在信中提出,希望真宗能派出十大朝臣前往九龍山飛虎峪與他們交接,以表誠意。真宗見遼國願意投降,非常高興,立即派以八王為首的十大朝臣前往九龍山飛虎峪招降。殊不知這是遼國的詐降之計。

原來,天門陣被破後,蕭太後逃回遼國,但她圖謀中原之心仍然未死。與群臣商議之後,定下了這條詐降之計。

八王出發之前,先到三關見了六郎,六郎派出孟良、焦讚隨八王一同赴遼。不日,八王帶群臣來到九龍山飛虎峪,消息傳到幽州,蕭太後立刻任命耶律學古為行營總管,率領一萬精兵先去等候。八王等人到來後,耶律學古先是假意設宴招待,然後趁眾人不備,喚出早已埋伏好的兵士,將眾人團團圍住,一眾人被圍困在穀內。

蕭太後聽聞消息後與群臣商議,有大臣提議應趁此機會再次進軍中原。但蕭太後卻認為剛剛打了敗仗,良將已不多,此時不宜再出征。這時,駙馬木易卻主動提出願保駕蕭太後出征,蕭太後思忖再三後準奏。這木易是何人呢?他正是楊四郎楊延輝。當年金沙灘一役,他不知所蹤。原來他跟八郎一樣被遼國公主招為駙馬,但他也一直心係中原。

第二天,蕭太後的車駕離開幽州,大軍浩浩蕩蕩向九龍山飛虎峪進發。當天半夜,木易寫了一封信,用箭射到了宋營。八王接信後,這才獲悉了四郎此前際遇,心中不免感歎。有四郎為內應,宋軍暫時解決了糧草問題。隨後,八王又派孟良前往五台山請五郎再次下山克敵。

五台山離關西很近,那裏窮凶極惡之人甚多。凡是有人犯了法,就逃到五台山的寺廟裏出家,五郎一一收留。日子久了,五郎手下便集結了一支戰鬥力非常強的僧兵。五郎聽孟良說了八王被困之事,立刻集合了寺裏一千多僧兵,準備出發。孟良告辭後立即奔赴汴京,將這一情況又稟告給了真宗。與群臣商議後,真宗任命楊宗保為先鋒,呼延讚為監軍,率五萬兵馬前去救援。

楊宗保率眾救援,一路勢如破竹,耶律學古根本不是敵手。遼軍大敗,蕭太後慌忙逃回幽州。與此同時,楊六郎也帶兵趕到,救出了被困在穀中的八王等人。

八王被救後與六郎商議,不如趁機直搗幽州,以防遼國興兵再起,六郎稱是。隨後,楊六郎派嶽勝、孟良、焦讚帶兵先出發,八姐、九妹、楊宗保率兵在後麵接應,呼延讚保護朝臣,擔任監軍。安排好之後,嶽勝等人便率兵向幽州進發。

外有宋朝良將攻城,內有四郎精心臥底,最終,幽州成功被破,蕭太後自殺。四郎向瓊娥公主道出實情,公主願意跟他一起回宋。四郎向八王請旨後,與瓊娥公主一起安葬了蕭太後。休整幾日後,八王帶兵回朝,真宗重賞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