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起步,財源滾滾,比做幫工強多了。這時他叫朱英趕緊辦保職停薪,前來幫忙他的業務。經過短短十年間,林鋒的事業已初具規模了。
他改行經營舊貨,在舊貨市場租了一間店麵,專營舊電腦,舊電視,舊洗衣機,舊冰箱、舊廚具等。廈門人的收入高,很多家庭買沒幾年的電視電腦,又當廢品賣掉換新潮的,因此舊貨市場的生意也很紅火。許多經營快餐店的老板,都紛紛到舊貨市場購買舊廚具。林鋒見什麼熱銷,就進什麼貨。
水泥廠自林鋒走後的兩個月,算是建成投產了,在劉光的積極建議之下,聶勝當了第一任的廠長。可是聶勝對水泥生產一竅不通。根本沒法管理,加上生產線雖然是建起來了,又沒有流動資金,常常是停停打打,這水泥生產是不能停的,每點一次火,要花一千多元的柴火,半年之內,聶勝主持下的水泥廠就停了4?次火。到後來根本無法運轉了。
劉光看到這種情況,也感到後怕,再也不想和工業打交道了,於是他通過他姑父的關係搞調動。他姑父為他著想,原來他在文化部門工作過,現在文化部門沒有空缺,於是讓他到教育部門,這麼湊巧,教育局讓他到金雞中學當校長。
聶勝無力管理水泥廠,隻好將水泥廠承包給私人,有個外縣人以非常低的承包基金承包,所付的承包款,還不夠當年該付給各家銀行的貸款利息,這樣一來銀行欠款越積越多,各家銀行都很有意見,看到收回貸款無望。於是聯合起來向法院申請鳳凰水泥廠破產。
法院裁決破產成立,可是將水泥廠拍賣卻遇到難題,大家對破產的水泥廠都沒信心,即使價錢出得很低很低,最終也沒有人敢接手。1995年,上級政府根據環保的需要,又出台一個強製性規定,年產四萬噸以下的水泥廠,一律無條件關閉不準生產。這樣鳳凰水泥廠,就永遠沉睡在了金雞山上。
林鋒雖不成大富,可是這幾年的積攢也買了房,最近又買了夏利車。2006年3月,林鋒收到家裏轉來的邀請信,那是金雞中學舉行七十周年校慶。林鋒夫婦商量,要回去參加慶典。
林鋒對朱英說:“回去參加校慶慶典,總得獻給一點禮物給母校才好,你說獻什麼好?”
朱英說:“我看也不要什麼禮物,就捐10萬元充實他們的獎教獎學基金吧。”
林鋒說:“好呀,母校不僅是我們知識的發源地,也是我們愛情的搖籃,對母校盡一點綿薄之力是應該的。”
校慶那天一大早,林鋒夫婦倆開著自己的夏利車來到母校。接待他們的是劉光和他的夫人李夢,現在李夢已當上教導主任了。
劉光夫婦看到林鋒夫妻這麼風光,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了,劉光為敗在林鋒手下的事還感到羞辱,但身為校長,不得不熱情地接待他們。李夢也沒有想到,一個大學都沒考上的人,現在生活得這麼風光了。真佩服朱英的眼睛。
參加完校慶典禮,林鋒夫妻在回廈門的路上,經過金雞山時,將車拐進鳳凰水泥廠,隻看到一字型的廠房在這片曠野裏,死一般沉寂地躺著,整個生產車間和當年他們辦公的地點結滿蛛網。厚厚的灰塵將那籌建歲月封存於曆史的檔案之中。那些設備已被人拆走當廢鐵賣了。一片慘淡的景象,讓林鋒感慨不已。
他們再次來到金雞石上去憑吊一番。回味過去的一幕一幕,林鋒油然想起了他看過的一本書,覺得很合這個情景,他對朱英說:“你看,籌建歲月像不像桃花扇上的一段唱詞: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朱英沉浸在無限感慨之中。
後來林鋒好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對朱英說:
“你看,這水泥廠正建在金雞石的南邊,是金雞的嘴啄食的位置。效益都被金雞吃掉了,你再看北邊,那群山蔥翠,無數的林木,無數的財富呢,那卻是金雞下的金蛋蛋啊。”朱英往北一看,不住地點頭。發出一聲感慨的長歎:“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