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節(1 / 3)

《賣油郎獨占花魁》reference_book_ids":[705263906850865462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9,"start_container_index":7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9},"quote_content":"《杜十娘怒沉百寶箱》reference_book_ids":[705263906849187739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那時歲月

(一)

水泥廠剛起步沒多久,籌到的資金,就用得差不多了,下個月,就連籌建人員的基本工資也沒有著落,朱英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團團轉。

她向總指揮周占早就反映過此事,可是周占總是咧著嘴笑笑說:“你隻管做你的會計,資金的事你操什麼心?我們正在想辦法呀。說不定明後天就來了呢。”

鳳凰水泥廠是繼1984年全地區的機磚熱之後的又一浪熱潮中開始籌建的。

1984年全區建起了132家機磚廠,一下子把所有手工磚廠都擠垮了。金雞鄉的黨委政府可能太閉塞了,沒有趕上這個潮流,到1985年,才不知從哪裏搞到一份辦機磚廠的可行性報告,在一次鄉長辦公會議上,叫全體鄉幹部討論要不要上機磚廠的事。

那份可行性服告寫得很吸引人,日產四萬塊機磚的機子,總價才15萬元,按目前每塊磚的市售價8分計算,一年之內就收回投資還有盈利。

剛來不久的小青年林鋒聽了這個報告後,沉思良久。就在大家紛紛表示要辦的時候,林鋒出乎大家意料的提出相反意見。

林鋒說:“我看這可行性報告是生產製磚機的廠裏寫的,對產量有誇大,對盈利也是注了大量水份的。還是考慮考慮再來吧。”

鄉長說:“你怎麼就一開口就潑大家的冷水啊,你怎麼說可性報告不可相信呢?”

林鋒說:“據我看,日產四萬塊是根據每日24小時乘以每小時的單產能力計算出來的,現在有哪家機磚廠實行過三班倒,白天黑夜都幹的呢,就算白天黑夜三班倒幹,也有檢修機器的時候,如果下雨,根本就無法生產,怎麼可以保證一年360天都是日產四萬塊呢,何況各地的情況來看,自從有機磚,因為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價格早已猛跌,那裏還有8?分錢一塊的磚了?”

鄉長被林鋒駁得啞口無言。

團委書記小劉說:“一年不能收回成本,就分兩年,兩年不夠三年,總之看遠點,能辦起來就好。”

林鋒說:“以我看,不要見別人辦什麼我們也辦什麼,最好要辦別人沒有辦的企業,老跟著別人屁股後麵轉,不是好辦法。”

鄉長說:“林鋒倒是有經濟頭腦,那就林鋒你拿個項目吧。”

林鋒說:“你這不是為難我嘛,我一時那有什麼項目呀,項目是要去做調查的,又不是憑空可以想出來的”。

討論來討論去,大家的意見莫衷一是。後來,還是免強把機磚廠上了馬,當時連機磚廠也沒有資金,是與縣民政局聯辦,由民政局出資,當地鄉鎮出土地才算勉強搭起了架子。

果然不出林鋒所料,由於機磚廠的場地太小,所做的磚坯沒有曬場,不要說日產沒法達四萬塊,就是一萬塊也實現不了,常常是因為沒有曬場而停工待產。

1986年,全區又進入了水泥熱。地區拿出1750萬元的財政貸款來作水呢廠的起動資金,金雞鄉據地質調查資料,有16億頓的石灰石儲備資源,於是鄉政府又想搶這塊1750萬元的蛋糕,決定辦一家年產兩萬噸的水泥廠。因上次討論辦機磚廠的時候,林鋒表現了一定的經濟頭腦,所以鄉裏就抽調林鋒參加籌建水泥廠的籌建班子,並讓其擔任籌建辦公室主任。叫一名副書記周占掛帥。小劉也名列籌建班子,叫他負責設備,其實小劉也對設備的事也一竅不通。

林鋒一千個不願意去,但組織決定了他拗不過,隻能服從。因為林鋒看到了辦水泥廠的條件相差太遠,這都是在‘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思想指點導下作出的決定。自己沒有一點起動資金,辦年產兩萬噸的水泥廠最少要二百多萬,這哪來呢,地區雖有1750萬元的貸款,但不是針對一家兩家的,全區同時上報水泥廠項目的就有13?家,將1750萬平均分了,也不過100多萬,何況有的縣所報的是辦四萬噸,這樣一來,就100萬財政貸款也不可能拿到手。再說,鄉裏的石灰石儲量雖大,但質量不清楚,而最致命的是都屬於地下,沒法露天開采,這樣開采成本大,經濟效益肯定低。還有一個難題是缺水,這水泥廠辦起來,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完全沒有保證。所以林鋒覺得很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