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少(1 / 1)

這並不是徐知書和沈霽徹的初識,他們倆得追憶到肆意張揚的少年時代了。

徐知書和沈霽徹是同學。不同於徐聞禮,徐知書的成績是一等一的好,不是狹隘意義上的優等生,她博覽古文能對著作文紙寫下晦澀的古字,也能對著快速發展的國事有獨特的見解,能畫出數個物理模型,更不用提自小接觸外教的英語。好的家世加之後天的努力,使得徐知書被老師們看成得意門生,而徐父徐母更以此為榮。

徐知書與沈霽徹所上的高中是京城的一中 ,京高中的師資,環境,資源都是一頂一的好,而所就讀的學生自身成績都非常優異,這裏的理念並非提倡以過度的勞累換取不堪明顯的進步,學校做到了以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教育優先,更加提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而課餘時間更多的交給了學生自己,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去探索自己的邊界,無論你選擇是哪種活動都會有相對應的老師引導你,這是很多大的世家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這裏的原因,很多世家不太關注自己孩子的成績的高低,比起成績有太多更重要的東西要去學習了,他們可以去見識商場裏麵的波譎雲詭,可以去學習待人之道,也可以去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有最大程度自由去享受這個世界。

徐家也同樣如此,可是徐知書的成績仍然是最好的,麵對如此,徐家父母總是欣慰。 在京高,徐知書一直為人低調,人緣很好,每當有同學來詢問問題,無論簡單或難,徐知書忙完自己手頭的工作後,都會耐心指導,她的課業太厲害了,誇張點說,她的課業早就和同學們不是一個維度了,她強大所以可以遊刃有餘的處理同學們的問題,她沒有什麼架子,講解問題的時候口吻也從不是以一種指導的口吻,而是感覺像是和你在聊天,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

而那時,沈霽徹剛剛被沈家帶到京城,進入京高,沒人知道他是沈家的小少爺,沈霽徹在他外祖父身邊養著直到,外祖父去世,他才被沈父沈母接回來,從偏遠的小鎮回來,他自然不適應,但礙於少年人的自尊心,他從不開口告訴家裏人,也如此導致他的課業在京高越來越跟不上,他被沈家找關係塞到了一班,本身成績就差,又加上到了新環境裏,沈霽徹越來越孤僻了,他有自己的自尊心,天天埋頭苦學,希望成績回升,可是在那個小鎮上他可以憑借苦學而名列前茅,可在京高,遍地天才的地方,他不行。 沈霽徹記得很清楚,那是放學,夕陽大片大片得灑進教室,他對著一道物理題死磕,教室裏的同學完成作業後陸續離開,隻有他一個人還在痛苦那道題,他煩躁的用手揪了揪頭發,這時徐知書從後麵走過來,看了一眼題目,又看了看沈霽徹,溫聲言:“同學,你這道題是老師上課講的例題的衍生題,你別急,慢慢理一遍試試行不行”。沈霽徹愣了一下,徐知書看向他,抽出旁邊的演算紙,給他畫了草圖,然後笑笑,就去寫自己的作業了。

沈霽徹盯著她的背影怔怔發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