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光帝五年,國泰民安,萬象更新,終於結束了長達三十年的戰亂紛爭。
內戚專政,地方割據,長年征戰,民不聊生,終得停歇。
建光帝陳鈞,文能安邦,武能治國,表麵謙和謹慎,內卻心有乾坤,不然這亂世的皇位,哪裏由得他坐。
立國之後,皇上陳鈞以儒治國,休生養息,輕稅薄賦,崇尚節儉,經過這麼多年的征戰,人心疲憊,此舉甚得民心,國力慢慢強盛起來。
社日,古有春以祈穀,秋以謝神之說。
建光帝陳鈞率趙皇後,將於三日後祈福,文武百官可攜家眷一起在祈年殿共同祭祀社神,祈求豐年,求今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並諾秋收之後必再來謝神。
聽得可帶家眷,各家夫人心思頻動,小姐春心蕩漾。
皇上陳鈞,身高八尺,顏如冠玉,目如朗星,沉穩睿智,不怒而威,現在後宮隻有趙皇後和麗貴妃二人,尚無子嗣。
這京城士族女子,若能被皇上看中,可榮華加身,光宗耀祖,雞犬升天。
近期京城胭脂價格飆升,供不應求。
楊府中,楊老夫人也急,給女兒楊嬌麗置新衣,著新袍,添了胭脂,又缺抹頭油。
楊府主人大鴻臚楊冰來,站在門外,看著母親和妹妹在家裏上竄下跳,弄得不得安寧,轉身對妾室胭脂說:“你去勸勸她們,這是做什麼呢?守得拙,嫁個好點的人,安份的過日子不行嗎?硬去攀皇帝,自古後宮空餘恨,憑嬌麗那性子,幾天就被人吃了去。”
胭脂不動,楊冰來歎了口氣:“她們聽你的,你去勸勸吧,勸成什麼樣就什麼樣,不為難你。”
胭脂躬身:“是,大人。”
楊冰來,星眉劍目,溫文爾雅,主要負責當朝的禮儀與接待,隔幾日的社日全是他在操持,很忙。
楊冰來家中父親早亡,寡母帶著妹妹一直在信陽老家,前兩年才到京城。
妾室胭脂原是母親路上撿來的一個丫環,年歲比妹妹大,母親對這丫環很是忌憚,說胭脂比嬌麗長得好看,以後若是陪嫁,肯定會爭了嬌麗相公的寵去,一直想賣掉她,又覺得她聰明伶俐,舍不得,最後哄著冰來將胭脂收了房。
社日那天,楊母帶著女兒和胭脂、兩個隨侍的丫環,早早來到祈年殿外等候。
楊冰來尚未娶親,胭脂隻是妾室,不夠品階,她識趣,沒去湊熱鬧,獨自坐在自家轎子邊看著這鶯紅柳綠。
祈福開始,那人身著黑色龍紋大袍,袍子的腰帶和緄邊是正紅色的,胭脂躲在角落,看著他與他的皇後相伴,一步一步穩穩地朝著高台走去。
胭脂眼裏一澀,她怕自己的眼淚流了下來,馬上將頭扭往別處,心裏輕笑:“公子,你終於得償所願了。”
胭脂腦子裏想過千萬遍再見她家公子的樣子,隻一眼就好。可是如今再見,那人近在咫尺,卻遠隔山海,他仍是那個矜貴的主子,而她已是別人妾,就算站在麵前,公子也不會認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