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公主她超會攝政(1 / 1)

朝暉映射進紫宸殿,正恰落在“時和歲豐”四個字之時,宮人敲鼓示意,南朝的早朝也便開始。

天子之座,位於紫宸殿正中心。

青雉的少年臉龐於華貴顯赫的天子朝服之下亦是莊重威嚴,饒是主少國疑,十七歲南承安也已經坐上這皇帝寶座三年了。雖是少年郎,卻已是意氣風發,霸氣初現的王者風範。

想這三年來,清肅逆黨,振興朝綱,南國不斷繁盛,便是離不開臨朝攝政的長公主南明昭。

龍椅左下方三層台階下,南明昭一身緋羅蹙金刺無鳳吉服,將發分股結椎,微傾置於頭側。

頭戴鎏金穿花戲珠步搖,絲毫不見平日的嬌俏模樣,儼然上位者的端莊威嚴。

南明昭生得好相貌, 精致的鵝蛋小臉上五官極致,既不同於勾欄樣式的嫵媚多姿,又不同於京城第一才女衛寧的溫柔雅致,便是獨有一股子尊貴明豔的神采。

南明昭降世於酷暑,炎熱了許久的南國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秋季田地收成頗豐,南國又在南北之戰中連克數城,因而天下紛傳長公主南明昭乃是福壽齊天的好命格,是南國的幸運星。

南明昭自小睿智過人,在許多事上展露超常的天賦,先帝壯年崩逝,臨終前更是封了長公主為攝政長公主,輔佐新帝登基。

南明昭不負所托,臨朝攝政,大施拳腳,助新帝坐穩皇帝寶座,國家日漸富強,南明昭更是譽滿天下,受國人之愛戴。

攝政長公主的坐席斜著麵向西南方向,這也是以別天子坐北朝南。

再下方,兩列各是文官武官按官位品階排列開,衛太傅乃是帝師,位列文官之首,中央將軍魏衍諭位列武官之首。

林丞相雖被南明昭不斷架空,但仍乃百官之首,站在眾官的最前方。

皇帝上坐龍椅,坐的筆直,眾大臣行天揖禮,身體肅立,雙手合抱,左手向上,手心向內,俯身推手,微向上居高齊額,俯身,眼觀腳尖。

南明昭亦起身,兩手合攏置於胸前,微屈膝,微低頭。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聲音清稚,卻不怒自威。

眾人起身,南明昭落座。

田公公尖細的聲音:“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戶部尚書司磬出列,司磬自小便是算數的天才,經手的賬目無一錯漏。今年三十歲的光景,長相俊逸,風度翩翩。

“臣有事啟稟聖上!”聲音平淡而堅實有力。

“司愛卿,何事?”

“八月洪災,戶部發放給各受災州府安頓的銀兩總計為一千萬兩,可近日奉天城內湧進不少難民,經調查得知,賑災款被層層剝削,各州府用於安頓百姓的錢數總計尚不足五百萬兩。”

司磬跪下,舉起證據,一字一句的說:“臣現已查明,賑災款克扣一事便是戶部侍郎林華西總使,下列一幹人等,臣均已列清在冊,臣為戶部尚書,失職失察,請皇上降罪。”

田公公把證據遞給南承安,一目了然,確實是林華西調走了錢款未落實賑災。

南承安仔細看看,證據確鑿。好個大膽的林華西,仗著是丞相之子膽大包天,南承安心裏氣著,真是忍了他們夠久的,如今連賑災款都敢調用。

麵上卻不顯怒火,作疑惑狀開口道:“林侍郎,作何解釋?”

林華西並不慌亂,走出列跪下:“臣作為戶部侍郎,負責賑災款發放。此次洪災蹊蹺頗多,臣多次走訪調查,與太常寺卿等人多番考量,想是江南一帶開墾嚴重,惹了天怒,才致暴雨洪水。”

“因而臣便決定將五百萬兩用於各地開辦祭祀禮,以求上蒼息怒,臣自以為賑災銀兩分配乃屬下份內職責,因而未向尚書稟告,不曾想尚書大人竟是對臣有所懷疑。”

林華西沒好氣的瞥一旁的司尚書,仿佛是司尚書的過錯一樣。

林華西輕狂之極,讓人側目。

王旌竹出言譏諷道:“林侍郎這番話真是讓人恍然大悟啊,既然祭祀禮可用賑災平天怒,怕是自明年起,百姓都不必勤於耕作,隻在家香爐供桌,便可歲歲無憂了。”

林華西忿忿地轉過頭,剛想開口與其爭辯,看見林丞相的眼色,便癟癟嘴扭過頭,向皇上作揖:“皇上事務繁忙,微臣謹記家父訓誡,為皇上分憂,並未驚擾皇上,想來是臣思慮不周,請皇上恕臣魯莽之罪。”

林華西言語鏗鏘,未見絲毫認錯之態度,滿是無畏。

太常寺卿也出列:“林侍郎確與臣商討此事,臣主管太常寺,主管皇家宗祠禮樂祝禱,侍郎主辦各州府祭祀情況臣不知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