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第一天,學生去上體育課,莫秋雨拿著一疊數學練習認真批改。

四則運算,莫秋雨一道道地口算,改完一份,對著改另一份。記性不好,算了就忘,又重算一遍。

半個小時,批完三十份。這效率,班主任見了都得皺眉。

莫秋雨將批改完的小練習放在班主任的辦公桌上,認真請教有什麼軟件可以提高批改速度。

班主任推薦了三款軟件,猴子口算、愛做題和快答題。

莫秋雨在班主任的幫助下認證了猴子口算,獲得了使用技巧。

隻需輕點拍照按鈕,哢嚓一張,立馬算出錯誤答案,批改速度直接提高三分之一。

下午三點四十分,莫秋雨下班了。

卷子、練習都不用改了。

“老師再見。”學生們跟莫秋雨揮手告別。

莫秋雨跟班主任打完招呼後,拿著見習材料離開班級。

正好碰見下班的秦漢,一起結伴而行。

晚上也不趕時間,坐公交回校。

掃了一塊錢,順勢坐在公交車前排座位,看著窗外的風景。

公交車司機猛踩刹車,由於慣性,所有乘客都往前撲。

定睛一看,前麵汽車加塞,公交車司機停車差點撞到他後屁股,汽車司機憤怒值爆表,摔了門就朝公交車上走。

司機讓乘客們下車坐其他公交車,莫秋雨她們為了避免麻煩,快速從後車門下車。

剛好司機停車的地方就是公交車站點,後麵的公交車及時補位,帶走一大批乘客。

莫秋雨眼看著兩個司機掐著腰爆粗口的畫麵,慶幸自己早早坐上了車。

損失一塊錢,逃離一場爭鬥。

時間還早,天還沒黑。

兩人走在林間小路上,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著。

第一天的見習,還算圓滿。

明天放半天假,收拾收拾下午吃點好的。

濱城的小學校一周上四天半。

所以每次見習的時候除了盼星期六星期天還會盼著工作日的那半天假。

星期二上午四節課。第一節通常是數學課,莫秋雨拿著筆揮斥方遒,寫完一張聽課報告。

第二節是語文課。馬老師換了語文書重新上場,簡單的情境導入帶大家走進魔法世界,接下來由學生飽含感情地朗讀課文。

莫秋雨也是在這一刻,感受到課標上的“有感情”與現實中的“有感情”連接在一起。

教師適時糾正學生朗讀方麵的一些細節,讓學生體會在魔法世界中小孩的快樂。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感情循序漸進,在文章高潮處爆發,最終緩慢地走向了結局。

大家也送出了他們的掌聲。

整體感知了文章後,結合課後習題寫一篇仿寫小練筆。

小姑娘在書上用尺子畫了幾條橫線,拿起鉛筆安安靜靜地寫字。

馬老師巡視教室,瞟了一眼假裝寫字的莫秋雨,轉而檢查學生的進度。

莫秋雨心虛地放下筆,看著教材上的題目出神。

這時,馬老師發現有一個學生小練筆一個字沒動,而是在玩他的橡皮。

拿起他的橡皮丟進垃圾桶。

“橡皮是玩具嗎?”

“不是,橡皮是學具。”

“下次再看到你上課玩橡皮,你就不用帶橡皮來了。回去跟媽媽說明白要求,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小男生低著頭,看不清楚模樣。

“一分鍾後坐下。”馬老師說完這一句話便走向講台。

她敲敲黑板,大家的注意力都看向了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