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黃鶴樓(1 / 2)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黃鶴樓景區參觀遊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大家叫我某某,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將由我為各位做講解。開心是一種心態,開心是一種心情,開心是一種能力,同時開心也是一種資源,如果你的開心如風,隨時在流動,你周邊的人都將如沐春風。好了,各位朋友,現在大家請跟隨我到黃鶴樓景區參觀,開始我們的開心之旅。

黃鶴樓公園是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是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也是首批獲得五A級的景區,包括黃鶴樓、白雲閣、鵝字碑等大小五十多處景點。黃鶴樓公園是屬於禁煙公園,為了景區的安全和他人的健康,請大家千萬不要在景區內抽煙。好了,各位朋友,現在我就帶大家到景區內參觀。

現在矗立在我們麵前的這座雄偉壯觀的樓閣,就是以號稱天下絕境名貫古今的黃鶴樓,它與江西的滕王閣、湖南的嶽陽樓齊名,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即公元223年),傳說是為了軍事目的而建,孫權為實現“以武治國而昌”(“武昌”的名稱由來於此),築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至唐朝,其軍事性質逐漸演變為著名的名勝景點,曆代文人墨客到此遊覽,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已成為千古絕唱,更使黃鶴樓名聲大噪。自古紅顏多薄命,黃鶴樓這位江南佳麗同樣也命運多舛,曆史上幾經劫難,屢建屢毀,現在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采用的是混凝土仿木結構,於1981年重建,1985年落成的,主樓高51.4米,從外觀看是五層,其實裏麵是九層,九在古代是陽數之首,表達了建造者希望黃鶴樓能夠長長久久的保留下來。整個樓閣的設計思想源於古代而優於古代,六十個翹角層層淩空,一色的琉璃瓦富麗堂皇,五層的飛簷鬥拱瀟灑大方。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黃鶴樓的一樓大廳,大廳寬22米,進深十四米,這十二根周經達兩米的暗紅色的大柱子是支撐全樓的主要骨架,迎麵立柱上懸掛的楹聯是由我國著名書畫家吳作人先生題寫的“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家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等會兒大家登到了黃鶴樓的最高層看是不是有同感!正前方牆壁上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為主體的巨大陶瓷壁畫,高九米,寬六米。它的上方畫著一位銀發乘鶴的仙人,口吹玉笛,依依不舍的俯視人間,放佛再現崔顥筆下的“昔人已乘黃鶴去”的超然場景,中間是一座古代的黃鶴樓,樓前的人們或仰首遠眺,或載歌載舞,表達了人們願仙人黃鶴早返人間的美好祝願。黃鶴樓的下麵還盛開了許多梅花,梅花是武漢市的市花,借此點名黃鶴樓所在的地理位置。以白雲、江水、仙鶴表現出的天上人間,呈現出歡樂浪漫的意境。

參觀完一樓大廳之後,請大家隨我到二樓來參觀。曆史上有這種說法,“嶽陽勝景,黃鶴勝製”,嶽陽樓的景色美在周邊的環境,八百裏洞庭,浩浩蕩蕩;而黃鶴樓則勝在曆代的樓閣形製,各朝皆不相同,但都顯得高古雄渾,極富個性。與嶽陽樓、滕王閣相比,黃鶴樓的平麵設計為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麵八方”。這些數字透露出古建築文化中數目的象征和倫理表意功能。從樓的縱向看各層排簷與樓名直接有關,形如黃鶴,展翅欲飛。整座樓的雄渾之中又不失精巧,富於變化的韻味和美感。在黃鶴樓的二樓大廳,就存放有明清兩座黃鶴樓模型,這兩座不同外形的黃鶴樓,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

大家請看,這邊的樓閣形製體現的是南方的建築格局——小巧的樓閣,而對麵的建築形製則展現的是北方的建築形式——北方大氣的觀景台,中間用一座旱橋相連著,表達了統治者希望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能夠和睦相處,融洽往來。而明代黃鶴樓最大特色則是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