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老看到齊暖和香香對這木屋十分好奇,便主動說道:“此乃暖室。”

又指著木屋上鋪滿的帛說道:“這帛,上麵刷了桐油,將其貼滿於木屋上,可達到給植物保溫的作用。”

他又道:“裏麵感覺到暖和,是因為底下有柴火燃燒的緣故。”

一旁的青年接話道:“京中大戶多用此法來培育蔬菜花苗,但隻有鄭老想到用此物來實驗育種之法。”

看得出來青年對鄭老十分推崇。

對此,齊暖心中也很敬佩。

鄭老和其他農官取來筆墨將土豆和玉米栽種的條件、環境和其他細節都一一記下,打將一切都準備就緒後,先在暖房中試驗。

齊暖說完,和香香一起再暖房裏看鄭老他們培育植物。

“這是稻穀?”

看著眼前黑色土壤上徑葉粗壯寬大,稻穗上掛著稀稀落落的稻穀,齊暖有些疑惑,她是南方人,看到過水稻,這個有些像但又不太一樣。

不過她聽說過有旱稻,可在夏季雨水穩定,但缺乏灌溉的條件栽培,但收成卻遠遠不及水稻。

鄭老看了齊暖一眼,回道:“小友好眼力,這正是稻穀。”

鄭老又將他們怎麼發現的稻穀一一說了,原來他們發現這些稻穀在沒有水分並不充足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生長。

於是他們便想到是否可培育出來在陸地生長的稻穀。

因此他們便取了有些種子在暖房中培育。

結果是好的但也不好。

雖然這種稻穀可以在陸地生長,但效果卻不怎麼好,看這大概兩平方米的稻穀,大概隻能收到成人雙手一捧這麼多。

若用來種植,收成堪憂,出米率很低。

但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栽種工序少,隻靠自然降雨,可大大減少人的工作量。

鄭老他們不看好旱穀,齊暖卻不這麼認為。

他們不知到未來三年將是天災並發,兵慌馬亂的時候,此時多種下的一顆種子都將成為未來救命的口糧。

不知不覺,她們已經在暖房中呆了許久了。

齊暖她們和鄭老他們告別後,便隨宋大人派來的人走了。

“這個暖房的作用極好,回去我叫薑鳴哥也給我弄一個,我要用來栽培草藥。”

齊暖點頭讚同。

卻是一心想著旱穀的事,她發現這裏的人在栽種作物時,選取的種子好像都是比較劣質的,是那種並不飽滿,有比較小的種子。

她想是不是收成與這個有關。

她也問過鄭老,鄭老的回答是,品質優良的農作物一般都是用來交稅,而一般的留下來作種,她看到的並不是劣質的,隻能說是一般的。

而變異的,有殘缺、蟲眼和極小的才是百姓留來自己吃的。

因此他們選取種子時一般都是挑選品質中等的。

這可不行,沒有好的種子怎麼能長出好的果子來呢?

“阿暖。”

齊暖抬頭才發現她們已經到膳廳,薑鬱正站在門口喊她。

她應了一聲,跑了過去,“要開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