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熙作為大河村難得一見的年輕秀才,可謂是相當受村裏的重視。
他的身影一出現在村口,很快就有村中人趕往柳家,又有去找了裏正與族長。
可謂是鄭重至極。
蘇南潯瞧著,倒有些前世遇見的狂熱粉絲姿態。
他跟著柳熙往柳家走,不少村民丟下田裏的農活,跟著到了柳家。
柳家門口,此時一個年約四十的瘦削婦人正在焦心不已,待到柳熙的身影出現在眼中,她就急忙快步迎了上去。
“兒啊,娘聽說你趕考途中遇了歹人,可有傷到哪裏?”
“娘,我沒事。”柳熙被他娘一把抱住,他小心地拍了拍他娘的後背,低聲安撫,“娘,這位是我的救命恩人,蘇南潯。”
柳嬸子小心擦拭眼角的淚水,這才分心思看向兒子身邊跟著的少年。
少年身形高挑,麵容俊美,瞧著就是千嬌百寵養著的孩子,隻是這孩子的頭發異於常人,倒像是剛剛還俗的小和尚。
聽說眼前這少年正是自己兒子的救命恩人,柳嬸子恨不得給他伏身跪下。
“多謝蘇公子救我兒子。”說著,她便作勢要拜。
蘇南潯哪裏能真讓年長之人拜他,趕緊一把托住:“嬸子,不用這樣。季青是我的朋友,應該的。”
村裏人瞧著,並不覺得哪裏不對。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拜謝恩人那是應該的。
被感謝了一通的蘇南潯隻好露出求救的神色,看向柳熙。
“娘,咱們先進屋吧。我們這一路走回來,花了不少時日。”
聽聞此言,柳嬸子這才不再繼續拜謝,引著兩人和村人進屋。
待兩人進屋,柳嬸子又趕緊去灶房煮水,有相熟的大嬸幫忙,隻讓千萬不要怠慢了客人。
院子屋子裏都鬧哄哄的,村裏人來的多,不少人看他們,問話的人也多。蘇南潯是一個也不認識的,隻好在有人問話時盡量得體地給予答複。
他這樣謙虛有禮的模樣,倒又圈了村中很多人的好感。
又過了盞茶的時間,隻見柳家外麵來了一個中年的漢子,兩個年邁的老人。這三人在村裏頗有威望,他們一進來,村人們紛紛給他們讓出位置來。
“裏正、族長、族老,驚擾幾位,實在是小子的過失。”
見到這幾人,柳熙起身作揖相迎。
中年漢子率先扶起了他:“你的事情我們已略有耳聞,這次雖然沒能考試,好在保住了自身。也不必介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說話的中年漢子是他們柳氏一族的族長,早年在外麵闖蕩,有些家業與見識。他一向很看重族中有讀書天賦的孩子,年紀輕輕便考中秀才的柳熙更是重中之重。
麵色紅潤,體態微胖的老人是村中的裏正,這時也寬慰道:“確實如此。大郎你天資過人,等到下次科舉再去,一定能一鳴驚人。”
三人中最為年邁的一位老人,是柳熙他們這一脈關係最近的長輩。他雖然年歲已高,腿腳也不太便利,聽到柳熙的事情還是過來了。
“多謝各位長輩厚愛。”柳熙再次作揖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