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層層茂密幽暗的叢林,稍微在叢林外邊的一潭清澈水塘休息片刻,若是站起身,抬頭望見一座陡峭險峻的山峰的峰頂處有一座塔寺,在上麵閃爍著無比金燦燦的光芒,那你至元閣寺,隻差一道蜿蜒曲折的山道。
元閣寺所處的山名為百象山,百象山獨座在一片蔚藍色的汪洋大海邊,但就是在這樣十分顯目的地方,在百象山的元閣寺卻令人十分難找。在此間修仙的修士也隻能在偶然間瞧見它,至於平常的凡人那更不用多說。
在百象山的山道兩旁,惡鬼、邪靈、怪鳥來無影去無蹤般地常在此地出沒,有時他們會在山道兩邊發出令人驚嚇的尖叫聲。
而那把守著百象山山道入口的野貓,在深夜打盹困倦時常被突然竄過來的他們所戲虐。
野貓雖然體格魁梧健壯,一對爪牙如刀尖般鋒利,但膽子卻極小,仿佛一捏就完蛋。每次被戲虐後,都是一副委屈的模樣,抱著守山用的鋼叉,嗷嗷大哭。
在百象山的山峰上,日夜燈火通明的元閣寺內僧少廟房多,內有千間廟房,占地空間極大,在山峰上漂泊的白霧常年在廟房之間遊蕩。
在寺廟的僧人有一百八十八個,寺廟內的住持僅有兩位,但不知多少高齡。
元閣寺有南堂北堂之分,在寺廟的兩位住持,一個常在南堂起居,一個常在北堂起居。
某日深夜,雲霧寡淡,一個獨眼僧人在元閣寺的柴房燒水暖身時,偷飲烈酒後大醉。
獨眼僧人在醉酒後,心眼十分迷瞪,從柴火堆抽出一把燃燒旺的木柴,受了戒的腦袋轉悠著,一手持酒罐,一手握火把,在布滿暗紅色火光的柴房中,舞起了半年前學過的烈猴拳,一邊舞一邊口中流著口水道,“阿彌陀佛”。
突然,他的腳步頓挫,唰的一聲,手中的火把一不小心脫手,砸向了在柴房內的一排菜油罐子。他身體搖晃著伸手猛抓時,卻在空中隻抓到了空氣,在另一手上的酒罐被他這一舉動震落掉地,溜在地上灑了一圈酒水。
獨眼僧人本是個常年不沾酒氣的僧人,可不知哪個已經入土的僧人在柴房中藏了一罐烈酒。
獨眼僧人發現烈酒後,突然來了興致,但沒喝上幾口,濃厚的醉意就充滿了光禿禿的腦袋。
在柴火房內,火把撞了菜油罐後摔落在地,與地上流淌的酒水擦出了親密火花。
有一句古話,“醉酒易犯壞事”,不知在這裏當聽不當聽。
燃起熊熊大火的柴火房,一開始並未引起念晚經的僧眾們的注意。
在柴房內,獨眼僧人一個人手忙腳亂地端著水瓢滅火,柴房內的火勢越來越大,可獨眼僧人不敢大聲呼喊外人過來。
若是被寺廟監察得知是他偷飲酒鬧起的大火,非把他打個百八十丈,半死不活,扔出廟外不可。
獨眼僧人喊人幫忙滅火的念頭,剛從心中生起就被掐死。
柴房中的火勢已經十分大了,將要燃上房梁。
而就在這時,一群僧人在寺廟內喊叫著朝著火的柴房奔來。
站在大火邊的獨眼僧人心想自己不能在這兒被人瞧見,於是急忙用水瓢中的水,漱了兩下口,把水瓢藏在僧衣中,身形一躍從柴房中竄出,在柴房不遠處的石頭後麵躲了起來。
一群僧人跑來為柴房滅火,有的人身上挑著水桶,有的人手上拿著書經,口中都嚷嚷道,“柴房怎麼失火了”。
在石頭後的獨眼僧人,直到大火卷著柴房的屋頂發著霹靂啪嚓響時。
從石頭後才跑出,從懷中掏出空水瓢的他,每到一個給柴房滅火的僧人邊,都著急喊道:“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怎麼回事呀!這是怎麼回事呀!”
無情節(作記:人事、地名、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