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太醫家女兒真是命苦哦!前腳因為生不出孩子被和離,後腳聖上賜婚給征西凱旋歸來,為救三殿下身受重傷可能命不久矣的秦將軍!”
“造孽哦!嫁過去說不定就成了寡婦!”
“江夫人平日裏施粥贈藥,多好的人呐!就這麼個掌上明珠,唉!”
……
半個月前,江太醫家獨女江宛瑜和都尉府徐家二公子徐誌清成婚兩年不到便和離了,造成不小的轟動。
閑言碎語,很是難聽。
沒有半句男方的不是,都紛紛猜測是因為女方懷不上孩子所以才和離!
後不知誰傳言,徐家二公子早在沒成婚前就和一遠房表妹暗通款曲、珠胎暗結,江家小姐忍無可忍才提出和離的。
至此,閑言碎語才慢慢得以平息。
可突然一道賜婚詔書,江宛瑜再次成為南蕭王城裏街頭巷尾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江府,江經年捧著聖旨神色莫名,送走聖上禦前內官錢公公,他跌坐在椅子裏,憤怒又懊悔。
懊悔自己不該壞了張貴妃的事,從而害了女兒。
可江家祖訓,為醫者要心懷仁德,普濟天下,分清是非對錯,切不可違背醫者仁心之準則。
於是更心疼女兒了,那秦昭要活過來就罷了,這萬一沒熬過來,女兒年紀輕輕就成了寡婦。
好不容易結束了一段不幸福的婚姻,怎麼能再進入火坑裏頭。
“銀花,趕緊地去請小姐回來!”
永和街是王城最熱鬧的商業街,一家新開的名為“傾顏”的胭脂鋪生意非常紅火。
江宛瑜和離後回到江家繼續做她的江家小姐後,便忙著開展她的事業。
十七歲出嫁是因為祖父給她定的婚約,長輩之命,媒妁之言,她以為嫁的是像她的父母那樣十幾二十年都恩愛如初的良人佳婿。
結果新婚之夜,她以為的良人同她說,他有心愛之人,娶她是迫不得已,他不會碰她,等時機到了就與她和離。
她當時氣得不行,恨不能馬上就和離,可江家和徐家丟不起這個臉。
而他所謂的時機,就是等他那心愛的遠房表妹懷了孩子穩妥了後再和離。
她答應了!
江家世代行醫救人,天家禦醫出了幾個。從太爺爺輩到她這一輩,江家郎君都隻娶妻一人,鍾情一生!所以她是絕對不願成為後宅裏與她人爭奪夫君寵愛的女人。
當然她也看不起徐誌清,既然那般喜愛遠房表妹,可以說服徐家長輩上門退婚啊!
自私自利又沒有男子漢大丈夫氣魄。
好不容易等到他那遠房表妹有了身子,可以提和離了,結果林媛這個不安分的,胎都沒坐穩,假惺惺每天去給徐老夫人晨昏定省地請安,摔了一跤,孩子掉了。
她當時就想,徐誌清看著也還算有頭腦,怎麼就看上林媛這種拎不清的蠢貨。
害得她和離不成,還得等。
這一等又是大半年,終於林媛又懷上了,有了前車之鑒,安分了不少,硬是三個月後才出來走動。
有了孩子,徐誌清想要說服徐老夫人與她和離就多了層把握。
至於怎麼說服的,她也不想知道。隻是徐老夫人看她那愧疚的眼神,還有對孫子的恨鐵不成鋼,她猜測徐誌清是為了他所謂的愛一腔孤勇,賭上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