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 後記(1 / 2)

後記:

當我寫完這部百萬字作品《長安縣》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其實內心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激動,隻是十分的疲倦但又有些難以入眠。這或許是過了不惑之年把一切也都看的更加通透和自然平和了吧。這部書的完成對自己並沒有多高的期望值,能夠成名或者被世人認可,僅僅是想圓自己的一個文學夢而已。就像我一直很仰慕的陳忠實先生說的那句話:死了之後有一本頭底下能枕的東西。幸運的是我現在終於有了這個東西。

先談一談這部作品的創作初衷和過程吧,當年我在經曆了廣西欽州傳銷騙局回來的時候,那時就特別想把那些故事寫下來,但一直沒有寫,覺得那就是天方夜譚,自己這輩子咋可能寫一部書出來。現在想來,如果那時候寫了,恐怕對世事、對社會的認知也絕難達到現在的通透和高度。之後的很多年裏,辛苦打拚、忙於生計,把這件事也就徹底擱淺了下來。但內心對文學的熱愛一直沒有停止,卻又覺得這個想法總是絕難實現。疫情幾年中,百無聊賴之際,我試著嚐試寫了七八萬字,也感覺自己實在寫不出來。那時候坐在電腦前甚至一周時間才能斷斷續續的寫完一章。經曆了疫情之後,我的事業也遭受到了重創,令我的人生徹徹底底走到低穀。我焦慮過、恐慌過,彷徨過……,但最後,我一點點慢慢的扛了過來,慢慢從對世間萬物一切悲觀的情緒中走了出來。也許,人隻有經曆過生與死的邊際,才能涅槃重生,把人生和社會看的更加真切和通透。在我人生的最低穀時,我就又特別想把我前半生那些真實的經曆寫下來。於是又接起前邊兩年前寫的那七八萬字的稿子繼續寫了起來。由於我從來未曾寫過小說,根本不知道小說該怎樣去寫,甚至連大綱也不會寫,在網上學習了一些方法之後,嚐試著寫了一個大綱,但按照那個去寫,可寫起來總感覺有些束縛。最後我想所有的故事都在我的腦海中,我完全不需要這樣的大綱,我隻需要用心去寫就可以了,隻需要推著人物正常往前走就可以了。和平台簽約之後,前邊還有一些存稿,剛開始還能應付每天的更新,寫到了十五萬字的時候,感覺就遇到了瓶頸,我一晚上坐在電腦跟前甚至碼不出一千個字,但我想著已經簽約了,牛皮也吹出去了,都知道我要寫書,於是就咬牙堅持了下來。熬過二十萬字的時候,我的狀態一下就出來了,感覺每天應付四千字的更新任務十分的輕鬆,再到後來每天更新六七千字也能輕鬆駕馭了。這中間的辛勞也隻有我自己知道。整個作息也全部都混亂一片,有一段時間,晚上一直寫到淩晨四五點,白天睡覺。又有一段時間,半夜三點就準時醒來了,又接著一口氣寫到早上九十點;還有一段時間早上五六點醒來寫,總之,整個寫作時間十分的混亂。直到後來,完成五六十萬字以後,才能夠正常的白天寫作,晚上休息。實話實說,我最早並未敢想象自己可以能夠寫出一部百萬字的作品出來。我最早的目標就是能趕上《白鹿原》50萬字的字數,由於我不會寫大綱,搞到最後越寫越多,在六七十萬字的時候,我就給自己重新定下了一個新的目標,完成一百萬字的作品,這樣以後老了枕到頭底下更舒服。但越到後邊,越感覺寫不動了,就好像跑步越是快要跑到終點也越是跑不動一樣。連續更新五個半月時間,中間隻有一天請假休息斷更了一天。這種平台要求每天更新打卡的寫作方式,客觀的講,其實也是有利有弊,弊端的地方當然是每天要完成一定創作的字數,時間把人逼的過於太緊,這就使作品寫作出來比較粗糙。但有利的一方麵是這種模式可以逼著自己少了惰性,要不是平台這樣逼著,一想到每天那麼多書友催更等待,便又激發了自己創作的積極性。真心的講,要不是這種模式,要是線下創作,把我不逼著,我可能在創作的過程中就放棄了。幸好我一直堅持了下來,通過整整五個半月的不懈努力,終於把這部自己用心書寫的作品完成了。這裏我也順便提一句,如果你有未完成的文學夢也可以鼓起勇氣堅持下來,你也會圓了自己的夢。

接下來聊一聊,這部作品中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吧。大家在文中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長安堡是現在的哪兒?這個問題因為我在回複書友評論的時候,幾句話講不清楚,所以就留到最後後記裏邊進行統一解答。文中的長安堡來曆的解釋是第一代總族長因為李世民搶了李建成的長安城,所以把這個村子叫長安堡。書中的長安堡其實就是我虛構出來的一個代表長安縣所有村子縮影的一個村子,其用意就是寫長安縣一個集中而又有代表的村子,讓所有的書友窺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書中的長安堡其實就是借用了現實中我原來拆遷前的村子茅坡的地理空間和社會發展的脈絡,裏邊的發展軌跡都是真實的,但所有的人物都是我虛構出來的。茅坡也的確是從唐代就有的村子,唐時叫做宋滿村、清代叫茅羽寨、後來叫毛坡寨,再到後來叫茅坡。是成語結草銜環故事發生的地點。茅坡原來順著韋郭路從東邊過來要上兩個大坡,坡下邊往南一條土路就是二郎溝。老人講,茅坡就是細柳原的原頭。不過現在開發後的地形完全看不出來茅坡原來是在一個大坡上的位置。茅坡村子東邊稱為東溝,南邊叫做南嶺,西邊叫西岸子,北邊叫北岸子。南嶺就是現在陝西師範大學和郵電大學所占用的地方。文中老五、賁顱子、狗娃子、李半仙、沒人要等這些人物的原型也確實是茅坡的老人,但也都是經過藝術加工把好多人身上的事融入到一個人身上。這裏強調一下,大反派馮建民的確是我完全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也完全沒有原型,也希望各位書友不要在現實中對號入座。所以,你非要問我現實中的長安堡在哪兒?如果是按地理位置,那我可以告訴你,你可以理解成茅坡。最早構思的時候就是想寫茅坡的真人真事,茅坡現實中發生的故事也很精彩,但這個沒法寫,寫了就是戳是非,會讓鄉黨犯病。其實長安堡在哪兒的答案,我在第一章就告訴了各位書友,老五他舅在茅坡,其實也就是兩重障眼法,一者是想撇清長安堡和茅坡是兩個村子,另一重長安堡和茅坡,就如同老五和他舅,外甥與舅的關係那就是有很近且扯不清的關係,不知道細心的書友有沒有發現。另外文中有交代“一條韋郭路從村中穿過”,長安這邊的鄉黨根據這句話就可以鎖定長安堡的地理位置就在茅坡。再回到文中的長安堡,這是一個很多村子綜合在一起的村子,例如長安這邊有真實的守靈人後裔,如塚仁村,那就是守靈人的後代。書中的很多故事也都是我綜合周邊很多村子發生的真實故事來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