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1:學習佛法圓融的智慧(1 / 3)

首先,我要告訴大家,佛法教育就是要恢複我們本有的智慧德能。大家要知道,修行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要用真心和自己的行為去修,要學會修掉自己身上那些無明習氣,不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氣留在心裏和人間,要學會和私心抗爭,去除私心雜念,要修正自己對宇宙人生錯誤的想法、說法、看法和做法。修心要修清淨心,清淨心比什麼都重要,心清淨了,所有的妄念、執著、邪知、邪念都會破除。清淨心能生智慧。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心清淨,人的境界就清淨。

人人平等:這個平等建立在什麼基礎上非常重要。這世界上沒有絕對平等的事。從表麵上來講很難做到人人平等。其實,這個平等是建立在原始心靈的基礎上,要用心來平衡。平等心是要用後天的心理來調整和彌補,要學會用智慧來化解心理的障礙。比如:大到社會,有的人就很幸運,而有的人就很淒慘,貧困潦倒。小到家庭,在一個家裏,先生和太太付出的少或多,其實都是對平等心的考驗。

孝親尊師:為什麼要把孝親和尊師放在一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們都要懂這個道理。為什麼要把親和師放在一起?你們要知道師父是要用自己的精神和靈魂來照看你們,用自己的氣場來幫助和保護著大家,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些事情連自己的父母都無法做到的,但師父做到了。雖然父母養育了我們,但是,是師父引領我們走上佛道,救度了我們的靈魂和人生。許多人生了靈性病,自己的父母不一定救得了,但是,師父可以救,就像觀世音菩薩救度眾生一樣。這裏的師並不是隻指師父我盧軍宏,而是指所有引導我們走正道的佛菩薩。

“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開啟我們的自性。“師道”是佛陀的教育,“師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的。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人人必須做到尊師重道,唯有尊師重道才能成就道業。

見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識。人與人之間要用真心來相處,不要用妄心,因為人的妄心是變化無常的,隻有真心啟用,才會見和同解,真心裏麵沒有妄念。要學會放下自己所有的分別執著。譬如:今天有兩個弟子在講話當中觀點不一樣,意見不同,那麼應該怎樣實現見和同解呢?要用菩薩的智慧來化解分歧。如果你們把這點學好了,不論走到哪裏都能化解不同的矛盾。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其實,就是要達成共識。當你遇到事情時,有了共識,才能實現和解。在這裏要強調一下:“解”,並不是讓你們來壓製自己,任何的生氣都不要壓製,要學會把它化解掉。

化解是最高境界,而不是克製、壓製。中國有一個字叫“忍”,就是什麼事情都要忍。其實,忍耐是暫時的,忍不是最高境界。大家都看過電影《忍者龜》,忍到最後他是在心上放了一把刀,他總有一天會用這把刀把心搞得破碎。當你們大家有不同意見的時候,要學會怎樣去化解,首先可以把觀點講出來,然後用智慧把矛盾化解掉。

現在給大家解釋一下“和為貴”的“和”字。“和”大家都知道“平和”。“和”就是說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和”為出發點。許多人不知道,以為“和”字就是我和你和諧相處、和平共處等。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好的出發點來解決問題,那麼什麼事情都能迎刃而解,所以出發點是很珍貴的。唯有“和”才能把我們的思想見解和生活方式逐漸拉近。

佛法難聞:也可以說良師難遇,正法難聞。在這個末法時期,許多人到處去拜菩薩,燒香或拜師。你們知道在全世界現在有多少人信佛?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念經?你們知道很多人都說自己拜菩薩啊,我相信啊等等。你們以前都聽師父講過,拜佛不念經(講的嚴重一點)就等於不拜佛。連菩薩的名字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明白,怎麼能得到菩薩的幫助呢?我常給大家講一個比方:我很喜歡和崇拜這所學校,可是自己既不學習也不讀書,又怎能考進大學呢?所以要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