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格局打開(1 / 2)

時間悄悄的不知流逝了多久,葉銘終究還是寂寞了...

記得地球上有科學家進行過一項實驗,將6名誌願者分別關入一個與外界幾乎隔絕的密封室中,觀察他們在被剝奪視覺、聽覺及觸覺後產生的一係列變化。

37歲的笑星亞當·布魯姆是6名誌願者之一。在整整兩天兩夜的時間裏,他坐在完全黑暗、絕對安靜的屋子中,研究人員使用夜視攝像機觀察他的行為。

最初的半個小時裏,布魯姆不斷自說自話、唱歌,但一會兒就厭煩了。

8個小時後,布魯姆出現妄想症狀,不時痛哭流涕。

30個小時後,他開始像一頭困獸一樣不停地在小房間裏走來走去。

40個小時後,他開始產生幻覺,整個人幾乎變得絕望。

當終於走出房間時,他幾乎虛脫了下來。他說:“這太可怕了,我以為我這輩子都要笑不出來了。”

已經記不起當初是從哪裏看過這段文字,或許是某本用來上廁所時打發時間的科普雜誌吧。

盡管當初曾付之一笑,認為有些過於誇張了。但此時此刻,葉銘卻十分認同他的感受。

就像可憐的布魯斯一樣,他也不斷的自說自話、唱歌、將那些光點玩出各種有趣的花樣。

可是當這一切都徹底厭煩之後。

恐懼、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負麵情緒徹底籠罩了他。

葉銘感覺自己快要瘋了!

神秘空寂的世界,無邊無際的黑暗,沒有任何生物存在的痕跡,天地間隻有自己一人在漫無目的的遊蕩...

這種被世界所拋棄的孤獨感甚至令他一度產生了幻覺,整個人的意識時而清醒時而又沉浸在那些夢幻的泡影中無法自拔,難辨自身存在的真實與虛假。

好在一位虔誠的修道院院長曾說過:“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上帝,但他確實得到了另一扇門。

透過這扇門,或者說是那片可以倒影出影像的湖泊,葉銘時刻觀察窺視著另一個世界中的蘭斯。

看著他起床、穿衣、吃飯、訓練、閱讀、睡覺以及和侍女打架...

都是些平淡無奇的生活瑣事,像是一場乏味無趣,又臭又長還壓根不打算完結的連續劇一般。

或許初始時出於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作祟,還能讓人提起那麼一點精神,但在大概了解得差不多了之後,你總不能指望蹲茅廁的時間長久或是睡覺的姿勢能夠讓這份心情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吧?

可盡管如此,葉銘卻還是看得津津有味,並時不時發出一兩聲神經質般的輕笑聲。就像是激情過後的空虛,貪婪著那一絲事後的餘韻。

畢竟這至少能讓他感覺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

孤獨的滋味可並不好受...

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社會從本質上看是先於個體而存在的。那些不能過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過公共生活,因而不參與社會的,要麼是獸類,要麼是上帝。

葉銘誰都不是,所以直到芯片冷漠的聲音腦海中響起,他才從孤獨的深淵中掙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