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精神病院,來了三個來訪者。
“注意聽。”
“那年,你三歲。”
“你娘手握黃沙而去。”
“你在靈堂一覺昏夢。”
“醒來就問你爹:時間的盡頭在哪裏?”
“你爹差點沒把腦門摳破。”
“他活了大半輩子從沒想過這問題。”
“但重點不是這個,重點在於你。”
“這是三歲孩子該思考的問題、能問出的話嗎?”
“你爹沒辦法,隻能笑而不語。”
“他以為你小孩心性,過去就忘了。”
“可從那以後,你仿佛變了個人,日日呆傻地看天望地,看日出日落,冥思苦想。”
“你爹都麻了。”
“這特麼生了個啥玩意?怕不是個神經病吧?”
“沒辦法。”
“隻好把你送進幼兒園。”
“開啟你對世界的認知。”
“可誰知你非常較真,每個問題都打破砂鍋問到底。”
“你爹腦袋都大了,兒子突然變得好學,老子壓力不要太大。”
“日複一日的苦思中,你長大了。”
“一次從動畫片中偶然看到神話故事中的時間之神。”
“你悟了。”
“原來所有人能感知到的時間,古往今來,都是源於‘倏忽’。”
“你堅信冥冥中有神明掌控著時間,想知道時間的盡頭,首先必須要成為神明。”
“你興衝衝的跑去找你爹。”
“一字一頓的說:老爹,我要做神。”
“你爹麵無表情,已經生無可戀。”
“說:好,隨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你封神時記得帶上我。”
“接下來,你不斷探尋時間盡頭,沒一樣是與學習沾邊的。”
“多年後。”
“你終於混進小學。”
“許是這些年所學所得,讓你內心足夠強大,並不像其他同學一樣顯得小心翼翼,誠惶誠恐,而是遊刃有餘,坦然自若。”
“入學期間,你課堂上開小課,唾沫星子都飛到老師臉上。”
“你把這些年看書所學、心中感悟講給同學聽,並訓誡他們一寸光陰一寸金,要好好讀書。”
“你屢次被老師揪住,以擾亂課堂紀律而被罰站。”
“但你耿直,思想獨立,並不認為自己是個問題少年,管教不好你應該是老師的問題。”
“你爹和老師都有點發蒙。”
“你開導他們說:別人讀書是為了考名校,可我讀書不為功名,也不為那一紙文憑,我有凡人不及之誌,不然和小說中的廢材又有什麼區別呢?”
“你爹揉著腦袋,突然覺得腦仁很疼。”
“終於,你被勸退了。”
“你爹不得已花高費給你換了學校。”
“到了新校,為了減輕課堂負擔,你整頓方法:不在課堂上講,而是直接逃課。”
“還是認真的說你的成神大論。”
“哪怕隻見過一麵的同學,你都能從細枝末葉中,推斷出喜好,因此明察秋毫,連載著別人喜歡的故事。”
“一年時間,你換了八個班級。”
“老師頭疼,想給你升官,讓你幹班長,目的是想逼迫你起好帶頭作用,但你毫不在意。”
“讓你魂牽夢繞的並沒有名利二字。”
“你隻想如何連載,如何為學,如何成神。”
“隻想以一己之力,走出一條成神之路。”
“你再次被勸退,離開那天,天降大雪。”
“粉絲們聽完你最後的連載後,勸你在校著書立說,流傳新生。”
“你笑了笑,何必呢?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背上書包瀟灑離去。”
“你桀驁得顛覆三觀,一心隻想成神,可後來的你卻讓你爹覺得。”
“你不該做‘神’。”
“而是應該關進精神病院。”
“終於,在十一歲時,你果然被診斷為妄想型精神障礙,送進精神病院。”
“你內心是拒絕的。”
“但不曾想,因禍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