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有一個可以療傷的城市,C市。
在那裏,寺廟附近總會有一群人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朝拜,他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們在為自己或者這個世界祈禱,這是他們的信仰。
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年的七月都會看見一個女孩子,一襲深色布衣,低垂著眉眼,沒有任何華麗的加持,就隻是來這裏跪拜一次,極其認真專注,隨著人群,三步一叩,每次都是真誠的跪下再起來,常年在這裏的人她們已經認識這個女孩子了,知道她每年都來。
喬宥瑾每年都來拉薩,以旅遊的名義來這裏支教。其實呢,隻有喬宥瑾自己才知道她來這裏支教也是為了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不再回想那些往事。
看著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她才能感受到溫暖逐漸放下過往。
------
以宋珩的工作性質雖說出差是常事但是旅遊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而這次出門也是因為在這裏的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順便借這個機會出來散心。來到C市是因為宋琰喜歡這裏,所以他替她來這看看,C市不僅有世界屋脊奇異的地質地貌和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別具一格的社會人文景觀,僅寺廟在曆史上最盛時就有2700多座,還有不少宮殿、園林、城堡、要塞、古墓、古碑等。幾天的時間走遍了C市的景色,感受著這裏的風土人情,想著記憶裏那個眉眼帶笑的女孩子,滿是遺憾。
宋珩一眼就看見了那個女孩子,在這音容迥異的人群中就獨獨把她看在了眼裏,她身上散發著一種孤寂清冷的氣質,但卻又感覺她在向往著溫暖,那種感覺就像是看到了自己。
------
這是喬宥瑾最後一次在C市支教,每年為時三個月的支教對這裏的教育狀況來說就是杯水車薪,盡管喬宥瑾每次來都帶著各種學習用品來,還出錢資助這裏建了新的教室和圖書館,但是這並不代表這裏的教育水平上去了,所以喬宥瑾打算回去找找方法徹底改變這裏的教育狀況而不是單單想靠著自己改變。
回到支教學校的路上內心彌漫著不舍,不舍得這裏的氛圍更是不舍得這裏的孩子們。
早就和校長說過了,不想讓孩子們送她所以才選擇星期日走的,沒想到從住的地方出來就看見校長和孩子們在等著她,每個人手裏還拿著哈達,心裏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受,也許這個世界也沒有那麼壞,這個世界也還有一種溫暖在等著她。
林校長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把孩子們送出去,送到外麵的世界去,讓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 見識更大的世麵,所以當初選擇支教學校的時候才會選擇這裏。
“阿瑾,謝謝你。歡迎你以後來我們這裏玩。”林校長笑著看著她,把哈達獻給她。
看著這個女人四十多歲的年紀頭發竟已變得花白,喬宥瑾的內心彌漫著一種難過和不舍。
“您放心,我會回來的。”事情還沒開始做,她也不敢給什麼承諾。
林校長退後給孩子們讓出位置,孩子們爭先搶後的給他們心愛的喬老師敬獻著哈達。孩子們的不舍表達的更明顯一些,抱著她的胳膊,抓著她的手緊緊的不舍分開,因為他們知道以後的夏天不會再有一個喬老師來這裏給他們上課了,也有可能以後再也見不到這個看起來很清冷其實內心很溫暖的喬老師了。
“喬老師,我們會努力學習的。”“喬老師,我們會走出去,去大城市的。”
孩子們都在用自己的決心來宣示著他們對這位老師的不舍。
喬宥瑾走出校門的那一刻都沒忍心回頭看一眼這群孩子們。
在去機場的路上她在想那群孩子,幾年的時間孩子們也大了,他們需要更好的設施,需要更好的教育,所以她這次回去也需要好好想想這幫孩子以後要怎麼辦。
剛下車熟悉的手機鈴聲就響起,她拖著箱子邊往裏走邊接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