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四——第一場離別酒(1 / 2)

我叫王曉雯,九二年生人,獨生子女,妥妥的“北京大妞”一枚。從小家庭幸福,父母都是企業的普通職工,掙死工資的那種,日子夠吃夠喝,沒有大富大貴,但也不會出現花錢捉襟見肘,標準的市井生活。

從小我就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也沒當過叛逆少女,平凡的長相,一般的成績,沒有過意氣風發,也沒有過大起大落,一直就是個中等生。高考發揮正常,順利考上了家門口的二本,北京高校中墊底的本科院校。好在離家近,不用每年寒暑假趕火車,周末還可以把髒衣服帶回家,周日回校時也可以大包小包從家裏劃落零食和生活用品帶回學校,節省自己的大學生活費。

大學四年,宿舍四人,一直沒有變化,我們自稱“四朵金花”,一直都在含苞待放的狀態,就是沒人采摘。宿舍裏兩個北京姑娘,按年齡排位,我是老大,另外一個北京姑娘——甜甜是老二。一個山西的姑娘——大眼妹是老三,她也不是煤老板的後代,最後的老四是河南的——小星星。大家都是一般家庭出身,誰也不富裕,每月生活費都有限,也沒有購買奢侈品的習慣,所以宿舍四人“窮”的很平均,沒有出現五十步笑百步,可謂是門當戶對的組合。出門聚餐吃飯都會AA製,誰都不富裕,也沒有打腫臉充胖子的習慣,所以一直延續AA製。隻有個別學期有人得了獎學金才會請另外三人在學校外的小飯館大吃一頓,開銷也在百元以內。整個四年大學,隻有兩次這樣的機會,實在是我們宿舍的姑娘都太平庸了,長像往好了說都是小家碧玉型,四年沒有一個脫單的不說,成績更是沒有名列前茅的,一直班裏中遊晃蕩,主要每個人還都胸無大誌,特別滿足現狀,沒有一點競爭意識,都是得過且過的性格,所以宿舍氣氛一直很和諧。

四人經常一起去圖書館上自習,一起看電影,一起密室逃脫,一起上網吧,幾乎是形影不離,沒心沒肺,稀裏糊塗的就過完了大學四年。沒有驚心動魄的愛情,也沒有令人向往的保研名額,平淡無奇。大家都喜歡看網絡小說,一到晚上宿舍熄燈後,就會有人講故事,或者分享看書心得,也會聊書中的美好愛情和校園八卦。

大學生活除了學習,最好的年紀談場唯美的校園愛情,是四人大一時的共同夢想,一直到畢業,夢醒了,也沒一個夢想成真的。學校裏長得帥的男生,要不一早就被學姐拐跑,要不後期也會被學妹吸引。剩下的歪瓜裂棗,委屈了自己又不甘心,所以“四朵金花”一直堅守底線,平淡的度過了大學四年。每年情人節,是我們最難過的日子,看著校園成雙成對出入,我們也會不甘示弱手挽手逛街。那時還沒有流行過雙十一最安慰人的節日,要不心理會更平衡些。

轉眼大四畢業季,四人都沒有考研,一早就紛紛上網投簡曆,開始找工作,也曾經花錢在招聘網站上完善自己的簡曆,但是效果不佳,畢竟沒有社會經驗,也沒有好的實習履曆(這錢能省還是剩下吧)。每天換好職業裝,腳踩3厘米的高跟鞋(再高就崴腳了),穿梭在校內外的各種招聘會上。興高采烈的去,垂頭喪氣的回,紙質簡曆做了一百份,投出去了多半,才換來個位數的麵試通知。隻有在畢業時,才看清了高考擴招後帶來的弊端,但又慶幸,幸好有擴招,否則我們的簡曆就更加拿不出手了。每當這時就會反省,四年大學生活帶給了我什麼?沒有一技之長,沒有豐富的感情生活,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陷入自我懷疑中。好在四人處境都差不多,大家也會相互打氣,慢慢自我調節。直到其中一人(老三山西大眼妹)簽約工作後,打破了這種平衡,剩下三人求職的緊張焦慮顯而易見,更加早起投入找工作的大軍中。我和老二甜甜,一起投遞了一家出版社的崗位。因為解決不了戶口,那時隻有研究生,這種國企才會考慮解決戶口,剩下的老四河南小妹——小星星,回家考公務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