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回到長安,賈詡、張既、程秉、程磊等人紛紛出迎。
賈詡見到平安歸來的劉俊,長舒一口氣道:“聽聞在弘農遭遇危機,有人傳來你受傷了,著實恐嚇著老夫了。”
劉俊寬慰道:“賈老放心,俊這不是安然無恙的回來了嗎!”
賈詡道:“萬幸萬幸,主要是你大病初愈,卻又遭遇這樣的事。還好消息誤傳,你沒事就好。”
劉俊道:“事發突然,我的確沒有預料到碰上這樣的事。法孝直(法正)和陳叔至(陳到)為保護我,均受到不小的傷害,尤其是白毦營及第五兵團的將士們,遭遇數倍敵人的突然襲擊,受到重創。”
賈詡安慰道:“沒事的,隻要還有人在,一切都會恢複過來。”
眾人上前,均是一一拜見了劉俊。
入了長安城內,劉俊趕緊派人送法正、陳到回各自府上休養,並派醫師相隨陪同。
中軍部。
劉俊召集在長安的所有高級人員參加會議,並派人召西線的軍師中郎將龐統返回長安議事。
除龐統未至,目前在長安的參會人員有幕僚賈詡、中軍文書程秉、中軍參軍徐庶、長安令李嚴、高陵令張既。
由排名可知,身在中軍部要職的人員排名的確靠前,身兼地方職責和兵團校尉身份的靠後。
會議中。
劉俊對眾人道:“此次弘農遷徙民眾之舉,全賴諸君協同,雖有坎坷,但終歸一切順利。”
眾人皆道:“主公鴻福。”
劉俊令張既彙報此次成果。
張既起身發言:“自建安三年臘月二十九起,到建安四年二月初二,共遷徙九萬八千五百二十三民眾,目前登記在冊是這麼多,應該有部分遺漏。結合已在長安登記在冊,共恢複人口約十五萬餘人。請主公詳細。”
劉俊道:“辛苦張德容。回歸如此多人口,安置情況請諸君立刻落實。還有糧草問題,該如何應對?”
程秉道:“主公,由馮翊郡高陵調來的全部軍糧現隻能維持百姓的生計,支撐到今秋沒問題,但大軍的糧食問題成了最關鍵的事。”
劉俊問道:“難道已經沒有了嗎?”
程秉道:“是的,人口太多,超過了我們之前的預期。按照你發來的書信要求,我已經將全部糧食分發下去,現長安軍中無糧了。”
劉俊轉頭看向李嚴,問道:“正方,由弘農調來的糧草,能否支撐大軍開支?”
李嚴道:“還行的,弘農的全部糧食已經調運至渭南糧倉,妥善安排,隨時可分發下去。”
劉俊暗暗慶幸:“的虧搶了弘農楊氏的糧,不然我軍就危險了,隻是苦了弘農楊氏。看來我與他結下這不死不休的仇,天下門閥士族又將如何麵對我呢。”
了解了民眾安置及糧草問題後,劉俊又向程磊了解兵團問題。
程磊道:“第七兵團組建操練以來已有一個月,兵團士氣高漲,戰法已漸漸熟練。”
劉俊很高興,他知道由程磊練的兵必然不必憂慮:“很好,傳令,令牛金任第七兵團校尉。”
這次牛金在代理第四兵團校尉期間,無論是在崤函古道組織安排遷徙的百姓,還是馳援弘農大敗董遇,表現都非常優越,因此第七兵團的指揮權劉俊毫不猶豫的令牛金接管,正式成為一個兵團的將領(正將)。
劉俊對諸將道:“關中人口恢複部分,咱們兵團增加,看來接下來的日子裏,咱們大家都要節衣縮食,休養生息了,由我做表率開始,要一起參與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