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孟起求援(1 / 2)

高陵。

軍議室。

一參謀接到由室外探馬帶回來的竹簡,閱覽完畢迅速交到徐庶手裏。

參謀道:“大人,神行營回報,已經確認了楊秋等流寇的具體位置。”

徐庶接過竹簡,道:“確認無誤?”

參謀道:“與上一封神行營的另一位探馬彙報的情況符合,確認無誤。”

徐庶來到地圖前,對照兩封竹簡上標注的位置,明確了盤踞關中腹地隱匿起來的楊秋等殘存流寇位置。

“給甘將軍發軍令,讓他帶領驍騎營拔掉這最後一顆鑲在關中的釘子。”

...

數日之後。

槐裏。

隻見西北方向數十騎向著槐裏城奔馳而來。

程磊聞訊,令手下諸將放其入內。

而來者,正是馬超及麾下驍勇。

程磊、法正、黃忠等人迎馬超入城中,隻見二十歲的馬超狼狽不已,下馬哭拜道:“請劉俊將軍救救我父...”

其實程磊知道是怎麼回事。

原來韓遂見攻打槐裏不順,又恐時日持久,糧草不濟,便同意了成公英的建議,偷襲了一把馬騰,掠奪他的糧草物資。

何況韓遂也門清,馬騰之所以讓出郿城,也是想著河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

“那就偏偏不隨你的意。”

於是在大部移動的那一刻起,程磊的神行營探馬便將韓遂軍的動向告知程磊。

說到劉俊軍的哨兵探馬,這支部隊是由中軍部參軍處組建,程磊、龐統操練的,名曰:神行營,其軍事上隱蔽偵察、探明敵情的能力是同時代的翹楚。

程磊與法正在軍議室反複談論,覺得韓遂大部移動不可能是繞過槐裏去進攻長安。如果是那樣,韓遂等人的糧道一定被槐裏的大兵團掐斷,還容易陷入兩麵夾擊的風險。

在韓遂等人無法攻克槐裏的情況下,程磊與法正得出的結論就是猜測韓遂要去偷襲馬騰。

果如預料,韓遂趁著馬騰放鬆戒備的心理,一舉攻入雍縣。

馬騰在驚慌失措的情況下倉促迎戰,同時讓馬超帶著本部去找槐裏的劉俊軍求援。

馬超帶著數十騎殺出血路,一路向東南方向奔去。

其實馬超的心裏也是忐忑。

隻因韓遂的突然反目,本方完全沒有戒備,且兵力還處於劣勢,更何況這次讓出郿城使韓遂等軍閥長驅直入已經是得罪劉俊。

“惟願劉將軍不會怪罪。”這是馬超的內心寫照。

程磊將馬超扶起,安撫道:“吉人自有天相,相信馬騰將軍必會逢凶化吉。隻是我軍軍紀甚嚴,末將沒有我家主公調令,不能輕舉妄動。”

程磊說的也是實話,沒有中軍部命令,程磊隻有率部堅守槐裏、擊退來犯之敵的權力,不敢擅自帶兵去做其他事。

何況,如果韓遂隻是調虎離山,虛擊馬騰,實則偷襲槐裏,隻怕丟掉城池的責任程磊更是不敢承擔。

馬超聞言慟哭,伏於地上。

法正見狀,心知劉俊對馬超頗有好感,欲收之於麾下,便對程磊道:“我來修書,快馬告知主公。事有緩急,主公既然賦予了將軍權力,我們追擊韓遂也在情理之中,同時可解雍縣之圍。”

程磊道:“我所擔心的是,怕大軍率部去雍縣而韓遂等偷襲槐裏。”

法正道:“某有一計。”

程磊問道:“孝直請講。”

法正道:“韓遂若用‘圍魏救趙’,為何我們不反其道而行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