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自古就是秦楚出入之地,南陽進入關中之咽喉。
因為關中大亂數年,並無任何強大勢力的威脅,因此荊州也並未對此起著重派兵駐防。
劉俊任南陽郡守數年,又因曾進入關中朝貢天子,因此對這裏的地形和守勢相當清楚了解。
經過短短兩三日的調動,劉俊曾經的舊部幾乎陸續抵達武關會合,可見劉俊在眾人心裏的地位。
議事廳。
隻見鄧潘、程磊、甘寧、魏延、霍峻、徐庶位於左側落座;
程秉、劉磐、黃忠、李嚴、陳到位於右側落座;
龐士元隨在劉俊左右,來到大廳中央位置。
眾人見劉俊道,齊聲拱手拜:“主公!”
劉俊示意諸人坐。
原來諸如黃忠等人,一開始並不知道是劉俊打算出走,但在劉磐的解說下,黃忠一直以來對劉俊十分認可,因此沒有太多異議。而劉俊原本的部將李嚴、程秉、徐庶等人也在程磊的帶領下,欣然表示願意跟隨劉俊開拓事業。
劉俊道:“事情到了這一步,也是形勢所迫。俊在此謝過諸位了。”
眾人皆表示自願跟隨。
劉俊向諸人介紹龐統道:“此乃龐士元,今日起,士元為我軍師中郎將。”
又接著道:“時間緊迫,相信襄陽很快就會有動作。鄧主簿、程領軍將我軍現有情況說一下。”
鄧潘道:“稟主公,糧草器械準備完畢,隨時可跟隨大軍調動。”
程磊道:“稟主公,大軍各部也清點完算,共計五千八百三十二人。”
劉俊認可的點點頭,道:“可。現在聽我軍令,以劉磐、黃忠、鄧潘、程秉各部為先頭部隊,率部先行進發商洛,占領該據點,等候隨後大軍到來。”
劉磐、黃忠、鄧潘、程秉應聲出列,接了軍令。
劉俊道:“程磊、甘寧、李嚴、龐統、徐庶率各部為中路,攜帶物資陸續跟進。”
程磊、甘寧、李嚴、龐統、徐庶應聲出列接了軍令。劉俊接著補充道:“賈詡大夫也在中路隨行,好生照顧。”
程磊領命道:“末將遵命。”
劉俊道:“襄陽必然派兵來追,我在後與魏延、霍峻、陳到在後,斷了他們的念想。”
這時諸將一下躁動起來,連龐統也道:“不行,主公。怎麼能留你斷後。就算襄陽不派大軍追趕,若遇上哪個莽撞的將領要與之火拚,你在後也太危險了。”
程磊也道:“士元說的沒錯。主公,不如讓我帶領諸將斷後,你在中路指揮前後軍。”
劉磐跟著道:“兄長,不如讓我斷後...。”
隻見眾人爭著斷後,劉俊會心一笑,道:“諸君願意跟隨劉俊遠走,俊已經是感激不盡,又怎會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你們呢。”
徐庶道:“主公,常言‘防禍於先而不致於後傷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於圍牆之下,焉可等閑視之’,你關係全軍大局,切不可以身犯險。”
劉俊見諸人相勸,但決心已定,道:“俊決心已定,諸君不必再勸。放心,有陳到率領的‘白毦營’隨我同行,必不會有何大礙。諸將依令行事即可。”
眾人見苦勸無果,隻得拱手道:“諾。”
此時賈詡因為身份特殊,他是全軍上下官職最高,得到朝廷正式任命過的,如今被劉俊屬於‘綁架’形式的帶在一路,自然很難與劉俊以‘上下尊卑’對待。劉俊以弟子禮拜之,奉為上賓,令其留在中路。
此時的劉俊大軍,其實由各部組成,如劉磐、黃忠、程磊麾下各有千人部隊,魏延有部曲八百人,陳到‘白毦營’五百人,甘寧三百騎,外加甘寧部曲亦有七八百人,李嚴、霍峻共計五百餘縣兵。
劉俊讓劉磐、黃忠的部隊先行,也是因為此二人的部眾並非自己帶領出來的,怕留在後麵生變,因此安排做開路先鋒,但不想也惹出事端,此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