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鋒之際(1 / 2)

博望。

左側有座山,名曰‘豫山’,右側有林,名曰‘安林’。

曹操令曹洪、樂進二將及三千人馬埋伏於豫山山腳,自親率三千士卒伏於安林。

劉表、張繡等人親率大軍追趕,星夜疾馳,不一陣就追至博望坡。

此時劉磐、劉虎正在劉表身邊護衛,劉磐見天色太晚,前方道路不明,心裏有些疑惑,對劉表道:“伯父,此地左有山右有林,此時月光不明,道路難行,恐有埋伏,請允許侄兒率本部前去探路。”

劉表也有遲疑,見劉磐如此說,準備允了。

不想張繡道:“小將軍,你那點兵才多少,就算追上曹操了也不夠他喝一壺。”轉頭對劉表道:“鎮南將軍,此地乃博望坡,我對此地已是十分熟悉,不必害怕。我們應該趁著曹操星夜逃跑,追上曹賊,捅他屁股,把他捅疼了下次才不敢侵犯荊州。”

劉表知張繡是老軍痞,又看他如此說,便放心大膽的跟隨大軍繼續向前。

劉軍前部乃張允等部,順利通過了博望地帶。

劉表在中軍,此時正在博望地帶行軍。進入狹長地帶,部隊拉的一溜長。

大概行至三分之二的路程,突然隻聽四周喊殺大起,鑼鼓震天,不知何方的呐喊砍殺聲響起,但又知道四周皆是伏兵。

曹軍曹洪、樂進等人殺將出來,從劉表軍後方豫山埋伏而出,截住劉表軍退路。

劉軍回過頭,急忙迎戰。

“殺...!!!”

隻聽前方也有伏兵喊殺聲。

原來是曹操率許褚等親衛護兵從安林殺出,擋住劉軍前路。

兩路齊齊殺出,往中間一擊,不明敵人從何而來,又不知敵軍數量如何,兩軍交戰,劉軍軍心不穩,很快大部隊就潰散開來。

劉表、張繡等中軍護衛部隊,很快撤出戰場,脫離戰鬥。數萬軍隊,被一波伏擊殺得潰散。

戰時約半個時辰,曹操會合諸將兵馬,收拾了荊州軍殘部,見劉表已經逃竄,便指揮軍隊撤離博望。

...

此時的劉俊,正在星夜趕往博望。

快要行至時,已經遇見了逃跑的散兵敗卒。

劉俊抓住一個逃兵,逃兵因天黑沒看清,還以為是曹軍,嚇得連連跪地求饒。

劉俊大怒,嗬斥小兵,問了情況原由,這時才知道劉表及大軍已經中了埋伏,被殺潰敗走。

劉俊望著博望,拔出寶劍立於胸前,對麾下諸將程磊、甘寧、魏延、霍峻道:“諸將聽令!”

諸將齊聲道:“末將在!”

劉俊激勵道:“曹軍欺我太甚,此刻就在眼前,他們剛剛得勝,必然驕兵。我等可襲其不備。大軍隨我,衝!!!”

如果去掉‘隨我’,恐怕手下就不會這麼拚命了。

所以這句‘大軍隨我,衝’實在激勵人心!

劉俊激勵完,所部四千餘人激情大漲,部隊快速移動,通過博望。

天色漸明。

曹操、曹洪、樂進、許豬等後軍已經抵達淯水邊,過了淯水就向潁川郡進發了。此時曹操怎麼也不會想到,荊州還有一支部隊,在追擊他。

曹軍在淯水邊歇息休整,剛剛激戰的傷兵也在等待治療,沒吃早飯的將士紛紛架起火堆,炊煙生火,搗鼓早炊。

曹操正在淯水邊往河裏‘灑野’,突然曹洪急急忙忙地跑來,拉著曹操道:“主公,快走!”

曹操還沒反應過來,隻聽後方一股喊殺聲大起!

曹操意識到有敵情,此時自己的部隊正在休整,肯定沒辦法迎戰,又不知敵方人數。

這是曹操第二次在南陽這個地方遇到這樣‘心驚肉跳’的時刻。

下意識的反應,曹操立刻找來坐騎,翻身上馬,還下令曹洪、樂進組織人馬斷後,自己帶領許褚等護衛越過淯水,先行撤離。

天已經蒙蒙亮。

抵達淯水另一側,曹操回過頭望著河對岸的己方軍隊已經被對方衝散,跳入河水中不計其數,遠遠地看,依稀隱約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在山丘高處指揮部隊圍追堵截四散逃跑的敗軍。

曹操不自覺地自語道:“荊州還有這樣的人才啊。”

一旁的許褚問道:“主公,您在說什麼?”

曹操定定神,道:“傳令快速撤兵。你帶一隊人馬去接應曹洪、樂進二人。”

許褚應聲‘諾’後,安排左右親衛跟隨曹操先行撤離,自己帶著剩餘部隊在河邊接應脫險過河的曹洪、樂進。

一路上曹操都在尋思,荊州怎麼還分了兩撥人前來追擊。而很明顯第二波人馬很少,但很精銳,站在山丘上的年輕身影,他必須要搞清楚是誰!

或許曹操自己也不曾想到,這個年輕的身影在日後與他命運糾葛,纏繞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