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平年間(1 / 3)

初平二年正月。

袁術再次厚顏無恥的向荊州索要錢糧,這次劉表及各大家族未允,袁術惱羞成怒,派遣孫堅由南陽郡宛城進攻襄陽。

劉表以蔡瑁為督,黃祖、龐季為前部,屯兵樊城、鄧縣一帶迎敵。

孫堅部勇猛無比,將黃祖等擊潰,蔡瑁不得不下令撤回襄陽。孫堅越過漢江,進而在襄陽城外紮營,形成圍攻之勢。

形勢危急,劉表問計於蒯良,蒯良獻埋伏之計,令黃祖率本部人馬由西門而出,繞過孫堅大營埋伏於峴山,又令蔡瑁率主力部隊出南門,做突圍狀直撞孫堅本部。

孫堅見敵軍出門,集結部隊殺向蔡瑁,蔡瑁大敗,想要退回襄陽,但大門緊閉。

蔡瑁不得不向峴山退卻,孫堅乘勝連夜追趕,一路殺向峴山。

誰料黃祖部在此埋伏多時,待孫堅殺到,潛伏於山林樹叢之中的黃祖軍,一時箭雨飛矢,孫堅軍大亂。

孫堅本人也於前沿指揮中身中數箭,力竭而亡。

主帥戰死,孫堅部將程普、黃蓋等不敢戀戰,收拾孫堅遺體、集結敗軍,向宛城退去。

此役後,劉表派兵收複襄陽以北,截斷袁術在南陽郡的糧道,使得袁術無法在南陽立足盤踞,迫使其不得不向豫州揚州轉移。

...

初平二年三月,劉表命劉俊率部駐紮南陽郡鄧縣,增兵至千人,補齊糧草馬匹。

鄧縣,靠近新野縣,屬於襄陽以北的前沿小城。

劉俊到任後,鄧縣城郭殘破不堪,想來是與孫堅大戰留下的戰爭遺跡。

劉俊令手下兵士恢複城牆工事,又安撫百姓,召回流失戶口,鼓勵生產。

在鄧縣,最大的家族無疑是鄧家。

而劉俊算是鄧家準女婿,因此來往較為密切。

鄧潘,字子盤,年長於劉俊,現於劉俊帳下效力,任主簿。

初平二年四月,房陵郡發生叛亂,劉表令蔡瑁為主將,張允、劉俊等為輔,率各自本部參與戰鬥,統兵平亂。

劉俊點齊兵馬,由鄧縣出發,一日後到達宜城與大軍彙合。

蔡瑁令南陽人黃忠為前部督,劉俊為前部先鋒,前部兵力總計兩千人,先行出發。

房陵平叛期間,劉俊率部向神龍架大山進發,一路翻山越嶺,身先士卒,與叛軍遭遇,親身上陣,奮力血戰。麾下士卒,皆由程磊日夜操練,戰士個個精銳強悍,非一般叛軍賊寇可擋。

黃忠怕劉俊血戰廝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也是率部護其周全。

叛軍大潰,敗退龜縮城中。

蔡瑁主力至,令前部修整部隊,補齊人馬。

入夜,前部營帳。

程磊正替劉俊包紮右手刀傷。

黃忠也入了帳,手裏帶著膏藥,道:“小將軍,傷勢如何?”

劉俊見黃忠帶著藥前來,起身道:“黃將軍,末將隻是受了些小傷,並無大礙。勞煩你還帶藥來看望我。”

劉俊是州牧大人劉表從子,這是荊州軍中皆知,更何況是參軍數十年的‘老兵革’黃忠呢。

黃忠年近四十,並無太大家族背景,硬要說的話,算是荊州士族黃家較偏遠的一支旁係,因此從軍數十年,也隻是中郎將,隻能算是中層軍官。

黃忠武藝絕倫,一口大刀虎虎生風,一張寶弓百發百中,隻可惜這是一個門閥士族的時代,你沒有過硬的背景,任你再威武,也隻能在他們之下效命。

在這次戰役之前,黃忠也隻是把劉俊看做州牧大人派子侄前來鍍金的公子哥。

但今日血戰,劉俊身先士卒,上陣殺敵,浴血奮戰,徹底使黃忠對這名隻有十九歲的青年刮目相看。

黃忠帶著長輩的些許欣慰及嚴肅道:“公子千金之軀,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精神可嘉。但還是需要小心注意,保護自己。倘若有意外,末將如何向蔡將軍交代,向州牧大人交代。”

劉俊拱手道:“漢升將軍教誨,末將謹記。”

通過短短數日行軍及今日黃忠對自己的貼身保護,又見黃忠在戰場上以一當十的勇武,劉俊對黃忠這名老將也是由衷的欽佩。

黃忠點點頭,道別道:“主將下令明日攻城,又將是一番血戰,小將軍也早點歇息。”

次日。

蔡瑁集結全軍,將攻城器械推至前沿,下令發起了對叛軍的總攻。

黃忠、劉俊等前部人馬率登先為前,一邊衝鋒一邊向城上放矢箭雨。

張允率攻城部隊於後,推著攻城錘向城牆緩緩靠近。

房陵身處大巴山之中,人少城破,也經不起荊州正規軍一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