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集兵三江口(1 / 2)

八月十日,軍使入金陵,李煜召見,得知木延忠吞下半個荊湖,自是大喜,當夜大宴群臣。李仲寄得知,一連給府上的仆人下發了兩個月賞錢。

夜宴之時,李仲寄因開心過度,一飲瓊汁,沒兩杯便醉倒了。果不其然,李仲寄第二天染疾,隻得令陶什將他所繪之物托軍使贈木延忠。

嶽州州府。

木延忠猶如一位經驗豐富的獵手,仔細地觀察著先前將領宋德權所留下的指揮地圖,他的臉上寫滿了嚴肅,仿佛在審視著一場生死攸關的戰役。

黃昏時分,眾將紛紛趕至。木延忠兩手一背,緩緩說道:“昔日宋德權之圖本將已識得一二,現吾軍勢如破竹,宋軍閉關不戰,若不能速決,恐遲則生變。今召諸將所謂此事:是戰是和?是緩是急?諸將務必三思,木延義部大優但皆是貧地,若接著耗,糧草有損。”

龍郃一步踏出,道:“末將才疏學淺,單論紙上談兵,末將認為有兩個要點:一為江陵,二為朗州。”

木延忠微微點頭,不痛不癢地傳出一句:“是鳴兒教你的吧。據本將了解,你至今連潭州地圖都未曾知曉,何況境外之圖?”

“末將不敢,是一個喚為李仲寄說的。”

“那就是他……”木延忠偏頭,目光凝視木延信,“飽讀經書的監軍大人有何意見啊?”

“小弟認為此時有兩個必應招,一個閑招:一是設防宋軍強攻我部,涉防三江口,二為將嶽州的百姓撤出去,留下一座空城。嶽州於宋軍易攻,於我等難守。我軍水師尚在下遊與宋軍對峙,宋軍有餘力遣船造一師圍堵,於我軍不利,還望三思。論及閑招:不過是兵馬襲擾朗州附近,與孟氏溝通夾擊荊湖宋軍。”

木延忠聽後,沉思片刻,道:“監軍所言有理,但撤民之事不可輕舉妄動。若有不慎,恐有嘩變。至於設防三江口與孟氏溝通夾擊之事,倒是可行之策。”眾將聽聞,皆稱善。

這時,一名小兵匆匆而入,跪地稟報道:“將軍,金陵傳來消息,軍使領賞而至,但還有一匣子。不知將軍……”

木延忠眉頭一蹙,“快將東西呈上來。”待打開一看,乃是一幅精心繪製的荊湖地勢全圖,山川河流標注細致入微,還有一些箭頭指向可能的進軍路線。

木延忠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讚道:“此圖妙極!”隨後,他指著圖對眾將重新部署起來,“依此圖所示,我們可先佯攻三江口,引宋軍來援,再派奇兵繞道占朗州。”眾將得此良策,士氣大振,隻待軍令一下,便要展開行動。

軍使悄悄的靠近木延忠,對木延忠耳語一番。木延忠聽見又是一喜,稱好為快。

朗州城中。

慕容延釗見勢不妙,勒令眾士卒不得應戰,除在前線的將領均回師朗州,朗州州府內將領於巳正開會。

巳正時分,諸將皆至,隻有一人未來。慕容延釗忍無可忍,大喝一聲:“吾兒馬延何在!速去尋找李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