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母親,還有外公,同住在一棟五層樓高的老樓裏。
403,上樓梯後靠左,刷成墨綠色的一扇鐵門,到現在看來頗具年代感。
這是外公當年還在勘探局工作時由他們的單位分配給他的。八十平,在當時那個時代是相當不錯了。
但那會兒,外公很少在家。搞勘探的,得常年在外頭跑。用外公的話說就是:他靠著自己的一雙腳,跑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家裏平日就住了外婆和他們的一對兒女,也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舅舅。
那會兒還沒有說隻生一個好。等到了我舅舅七八歲那會兒,城裏幾乎就都是獨生子家庭了。
所以母親還是挺幸運的,有了一個弟弟。(至於幸運在哪兒,我有機會再說)
一直到了我出生前幾個月,97年尾的時候,母親結婚了。
對,她是奉子成婚的。
這在當時還並不多見,所以街坊鄰裏老頭老太太間可沒少傳閑話。
母親和父親結婚後就搬出去住了。住的父親單位的房子,租的。就兩層,每層樓道一長溜,一間一間的,單間加個衛生間,或者好些的,隔個一臥一廳出來。
吃飯自然是單位食堂。不過也有人就喜歡門口搭個小煤爐自己開火(燒煤餅那種,也沒過幾年就淘汰了)。
這條件自然是不如外公八十平的“豪宅”。
外婆挺心疼的,不太願意母親嫁給一個窮小子。但肚子都鬧大了,也沒辦法。
母親呢,那個時候也是倔,相信什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都不想回家了。
鬥爭的結果就是婚禮都沒辦,父母兩人自己去影樓拍了套結婚照就徹底住到一起了。
至於她是怎麼和父親相識的?這就說來,呃……有趣了。
母親那會兒年輕嘛,和很多年輕人都差不多,喜歡吃洋垃圾……肯爺爺、麥叔叔。可別說洋垃圾是現在才有的名詞。很早以前就一直有人罵肯爺爺這些是垃圾食品,倒是如今說的人反而少了。畢竟現在的家長都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自己到現在也還會偶爾吃吃漢堡薯條什麼的。
追母親的時候,父親自然投其所好,隔三差五的就請她去吃肯爺爺,麥叔叔。
他們九六年夏天認識的,九七年的夏天,為愛情鼓了掌,然後結婚,九八年開春, 就有了我。
啊?我生日幾月幾號?什麼星座?
……這不是重點!
接下來,我幾歲來著?我數數啊,九八,九九,兩千年!……對,正好是千禧年,後邊兒那一年,2001年,也就是我三周歲零幾個月吧,我的父母離婚了。
誰對誰錯,嗯……說實話讓現在的我來看,或許父母都有些問題。
但當時的我可不是這麼想的。以我三歲半的認知來說,爸爸就是個大壞蛋,拋棄了我和媽媽。為此我哭鬧了好久好久……大概三天吧。
父母離婚後,母親帶著我搬回了外公外婆家。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契機,母親與外婆和好了,甚至比以前更融洽。
還有,母親搬回家的第一天,我舅帶著他幾個弟兄去把父親揍了一頓。當時我是不知道這件事的。
直到後來有一天我舅帶我去吃肯德基的時候,談到了父親,他偶然提了一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