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呐,去戶部侍郎郭尤家中召郭曉芸前來!”李華從屋中出來,便向下人們傳達了孫太後的意思,要叫郭曉芸來見上一見,看看此女究竟如何。
“慢著。”下人們還沒邁開第二步路,就聽到屋內有一聲音說道,輕聲細語的,給人一種溫柔感,眾人知道這是太後發話了。李華趕忙小跑進去詢問。
“主子,您還有其他吩咐嗎?”李華輕聲問道。
“不必去郭侍郎家裏麵請人了,這個郭曉芸哀家要親自去看上一看。”孫太後說罷就準備起身。
李華趕忙問道:“不知主子是否已經有了主意?”
孫太後不緊不慢地說道:“若是薑綺在,便不會問這許多。”
李華聽後嚇得退後兩步,慌慌張張地說道,“太後恕罪,奴才知錯了,奴才不問了,這就下去準備。”
孫太後看後笑了笑說道:“你也不必如此慌張,也沒有什麼要準備的,待到明日自然見分曉,你先下去吧。”
李華用袖口擦了擦額頭的汗,說道:“既然主子成竹在胸,那奴才就下去等待著主子的傳喚,奴才告退。”
孫太後輕“嗯”一聲,也沒有再說什麼。
聚才樓,京城中各個當官人家女子的聚集地,建造這座二層小樓本是給各個官家挑選合適未來兒媳婦的地方,慢慢的,就變成了京城那些達官顯貴的千金學習,討論的地方。雖說這女子從古就推崇無才便是德,但在這些個大人物眼中,女子還是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麼些個公主千金圍在聚才樓,安全問題自不必說,京城那些捕快衙役在巡街檢查時都會重點關照一下此地,另外不遠處對麵的茶攤裏,坐滿了客人,細細一看,竟然都是便衣在此處作保護用。要問為什麼不大大方方的守在門口,就怕是影響了各個公主學習的雅興,無奈各家的大人隻得派出若幹便衣護在門外以確保安全。
今日聽說聚才樓內有大事發生,各家的姑娘們都彙到此地,要在這裏舉行詩會。雖說女子不能參加恩科及第,但四書五經還是會背的,寫詩更是不在話下,隻不過今日舉行這詩會,就是要分出個高低勝負。勝出者將可以全權領導聚才樓,此後的聚才樓秩序如何安排,此地是去是留便要看今日的勝出者是何人了。
為了保證詩會舉行的公平公正性,不知哪位千金竟請來了京都府的師爺前來坐鎮,師爺雖不是正職,卻是京都府府尹的貼身之人,能將此人請來,聚才樓著實是有些意思。
既然詩會,自然就由各位寫詩開始較量。女子雖講究無才便是德,但這個說法實在是太過迂腐,大戶人家的千金自小便和少爺一樣,讀詩誦經,四書五經不敢說倒背如流,總還是知道出自何處,意思幾何。
來參加詩會的總共三十餘人,一眼望去皆是京城大家的千金小姐,然而此次詩會焦點卻隻在兩個人身上,一是郭尤之女郭曉芸,再一位便是王懷安的孫女王清歡。此二人平日在聚才樓便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才藝詩畫均不分上下,今日誰能拔得頭籌還要看稍後的即興發揮如何。
而劉涵濡一行也從店小二處聽說了此等事情,一共詩會,張起江就來了興致,而秦雨露也有意向去看看,就這樣,劉涵濡一行人也前往了聚才樓看看熱鬧。
孫太後今日起了個大早,李思麟來請過安以後,便隻叫了貼身丫鬟和李華微服出宮了。這李思麟極盡孝道,每日必來孫太後寢宮請安,登基以來從未間斷,也是一段佳話了。
“諸位今日來到這聚才樓,在此處舉辦詩會,有詩興大發者,飽讀詩書者皆可作詩參賽,才采取每人一首詩的方法,交給大家評判好壞,結果公平公開。此次詩會,切磋才情為主,若有作弊者,將被逐出聚才樓,永不能參賽。”
師爺宣讀完之後,詩會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