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梅花鹿,絕大多數朋友的印象應該都是在動物園中見到過。
實際上梅花鹿在早些年全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哪怕現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但在東北、內蒙古還有華東、華南等一些地方依舊有著不小的分布數量。
這東西之所以被評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梅花鹿易於捕捉,而且價值很高,很容易被人盯上,所以不得不大力保護起來。
梅花鹿的鹿茸、鹿角、鹿骨、鹿血、鹿肉、鹿皮、鹿胎都有價值。
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自然還要數鹿茸。
鹿茸和鹿角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兩樣東西,詳細點的說,梅花鹿每年清明節前後會脫落原有的角,然後開始生長出新的鹿茸。
一般在兩到三個月差不多夏至前後鹿茸停止生長,開始演化為骨質角,茸皮逐漸脫落。
到了秋分時節徹底化為骨質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鹿角。鹿角持續到第二年清明節前後再次脫落,每年脫落一次。
鹿角存在的意義就是用來打架用的,梅花鹿生長鹿角最重要的意義並不是為了自保,而是雄性之間在秋冬季節爭奪交配權時使用。
如果你們去動物園可以接觸到梅花鹿的話,你用手去撫摸鹿茸會發現它是帶有體溫的,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是溫熱著的,而秋冬季節的鹿角則是冰涼的,兩者雖然都是從鹿茸生長演化而來,但本質上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我們想要捕獲梅花鹿,與其他動物一樣首先得要了解它的習性以及具體的分布範圍。
東北像吉林、遼寧、大連,內蒙古中部這些地方梅花鹿的分布數量相對較多一些,華東的話就是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也就是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這一帶,再往南廣東、廣西也有少量分布。
它們活動範圍並不大,究其原因是棲息地遭到破壞,迫使它們縮小活動範圍。
但這並不代表著它們的活動區域會一成不變,其活動區域主要取決於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春天的時候梅花鹿一般在陰坡陽坡交界的地方半山腰處活動,陰坡陽坡前方已經給大家做過解釋,這裏就不過多贅述了。
春天梅花鹿主要采食樹木以及灌木的嫩芽樹皮,而到了夏季它們會轉移到陰坡的林緣地帶,說白了也就是陰坡的山腳處,主要采食各種藤蔓類植物。
秋冬季節則會徹底轉向陽坡,采食各種植物的種子、嫩葉以及盜食一些蔬菜類的東西,這本質上還是因為它們鹿科動物的習性都相差不大,與麂子、林麝等等偶蹄目鹿科動物的大致習性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想要捕獲梅花鹿,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位置進行尋找,梅花鹿的糞便同樣是橢圓球形,大棗粒大小,一次數十顆不等,可以根據糞球表麵的油光來判斷排泄時間。
準確的說,隻要在野外發現了成片的顆粒狀糞球。都可以立馬確認這是鹿科動物所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