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鳳安壁壘第二衛星城的適齡青年來說,今天可是個大日子。
海棠區中級學院的三樓久違的熱鬧起來。
穿著靜電鞋套的五班預備生排著隊走向醫務室。
“不用想了,哥們肯定是力量係沒跑了,昨天去道館測試,一拳70公斤”
健碩的青年得意洋洋的挽起袖子,向旁邊的好友秀著自己的強壯的肱二頭肌。
“你那是蠻力,看看小爺這個”
戴眼鏡的消瘦青年手裏兩個紙團顫顫巍巍的漂浮著。
“你玩這倆紙團晃悠的跟個老太太似的。弱爆了。”
消瘦青年臉漲的通紅,辯駁道:“這叫未來可期!…怎麼說這也是念力,念力的事……能算弱嗎?”
教室裏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每一個鳳安的公民都有三次覺醒的機會,第一次在十歲,第二次在十五歲,第三次在20歲。
年過半百的聶臻校長堅持稱這三個時段為【幼學】【誌學】【及冠】
每次主持儀式都會念念及次,仿佛在回憶年輕時自己的歲月。
但對於經曆了第三次通識教育改革之後的新一代來說,他們更喜歡用一二三這種更簡單的稱呼。
就像覺醒的儀式一次比一次簡潔。。。。一次比一次。。。。寒酸。
“想想當年第一次參加覺醒,全壁壘的孩子聚在廣場上,大功率環繞音響不要錢一樣放音樂,嘖嘖嘖,壘安委那幫老爺能享受的也就這待遇了吧。”
“第一次沒風險,可不得下大力氣辦嗎,第二次就得醫官陪同,到了第三次甚至會有死亡指標,哪有大張旗鼓的可能。”
“說到這個,陳澤你確定要參加第三次覺醒?”
說到陳澤的時候,全班都望向了排在隊列末尾的一個人。
那是個微胖的男青年,身材中等,站在那裏沒什麼存在感,看人的時候總是笑眯著眼睛,顯得親和而無害。
“哈哈,該試試就應該試試嘛。”
見他嘻嘻哈哈的樣子,眾人紛紛緘默,有幾個熱心的想再勸幾句,也被旁人拉住,沉默不語。
陳澤是他們班唯一可能會用到死亡名額的人。
異誌曆183年,大衍九大壁壘共同通過了《古代遺產繼承法》,從此每一個大衍公民從出生開始,就會學習由各個古代流派統編整合而來的最優化的覺醒方案。
這個方案比起老一代百花綻放卻非死即殘的覺醒儀式要安全可控的多,就算無法覺醒,也不會有生命危險,除非。。。。
像陳澤一樣,身體經過兩次覺醒,卻沒有一絲【征兆】出現。
五感通透,體力增強,反應敏捷,或者是能使用很稀有的念力。
如果一樣都沒有,那麼第三次覺醒將麵臨四成左右的死亡率,一般情況下導師會安排這樣的學生去做普通人的工作,拿著微薄的大衍幣,度過相對安全且枯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