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遇到幹旱就舉國降?(1 / 2)

劉苟傻眼了,穿越來到大旱國,成為末代皇帝旱哀帝。

本打算大展拳腳,勵精圖治,哪知道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有根的。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台下還是趙高,蔡京,童貫,魏忠賢這等曆史上出了名的大太監!

皇帝寶座之上,劉苟輕歎一口氣,以肘支撐,手扶額頭,遮住眼睛的同時,輕按眉頭用來緩解鬱悶之情。

身為丞相的趙高察覺到此刻皇帝的異樣,尤其是看向自己的那一瞬,神色並不友好。但還打心底認為,軟蛋就是軟蛋,隻有被自己拿捏的份。

“皇上,您得拿個主意。”

“到底是投奔哪一方?”

童貫:“我國土地貧瘠,幹旱嚴重,百姓就沒吃過一頓飽飯。能夠存活這十年,已屬不易。尤其今年,幹旱程度古今少有,早點投靠別國,也好獲得庇佑和幫助才是。”

蔡京:“皇上,您拿個主意吧,是投朱元璋呢,還是趙匡胤,又或者李世民,其實投皇太極也可,我看大清發展潛力挺足。”

魏忠賢:“這事早該開始討論了,大旱的百姓都要渴死了。今天必須拿個主意才是。老臣覺得還是趙匡胤穩妥些。至少他為人寬厚,是出了名的,投靠大宋後,既能獲得宋朝庇佑,保我國度過幹旱季,還能保證日後我等不用怕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皇上,您說呢?”

“魏大人說的在理,臣也覺得,投靠於趙宋官家最為妥當 。”身為丞相的趙高附和道。

眾太監把目光齊刷刷的投向王座之上的皇帝。

劉苟把擋在額頭的手拿開,環視這一大幫禍國殃民的閹貨,國家幹旱之秋,他也沒什麼主意。

根據記憶。

大旱國位於唐,宋,明,清四國交界位置,土地貧瘠,幹旱嚴重,僅一省之大小。

之所以從建國之初堅持到如今,全因為太過弱小,不曾入其餘四國法眼。在四國心裏,吞並旱國,完全就是找個給自個找累贅受。

從建國之初,四國就定下規矩,凡在旱國入朝為官者,皆先自宮。

其目的就是閹割旱國,讓其沒有崛起之力。

試想一想,連滿朝文武,都是沒有文化,沒有武力,沒有根的太監,那這個國家的能好到哪裏去呢?

建國已有漫長的十年,今年實在是挺不下去,幹旱尤為嚴重,赤地千裏。隻有舉國投降,祈求到大國援助,方有一生存之可能。

投降倒也是能保住一生富貴,很快想通的劉苟,把身份代入的極快,擰了擰大腿的肉,婆娑起眼淚來。

“嗚嗚嗚~”

“枉我大旱開國十年!怎麼就這麼快亡了!”

“父皇,兒臣對不起你了!”

想開國皇帝旱高祖,為了讓國家延續下去,費勁心思聘請天下文人,各占卜名士,苦思冥想九九八十一天,給自己起名為劉苟!

意如其名,就是要讓自己苟且偷生,延續大旱血脈!!!

沒想到。

事與願違,終究是回天乏力,一場特大幹旱,逼的舉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