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堯、舜、禹的傳說(1 / 3)

詩曰:

爭名奪利幾時休?

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

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

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

更無一個肯回頭。

話說天下之事,如中天之日,盈海之星。興亡數定,盛衰有憑。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卻說秦漢以前,中國有過夏商周三個王朝。夏商周以前,中國有過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

堯、舜、禹三位,是我國遠古時期著名的帝王。其實,在當時他們隻能算是部落聯盟的首領。遠古時代沒有文字,曆史全靠人們的口頭流傳保存,在民間傳說中,在人民的心目中,堯、舜、禹都是英明的帝王。

堯的祖父是黃帝。堯16 歲就登上了帝位,他很善於治理天下,國內四方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在,當堯年老的時候,他決定找一位有德有才人來當他的接班人。

舜,又叫葵舜,姓姚,名字叫重華,是今天河北省一帶的人,當時叫冀州。舜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父親瞽叟是個瞎子,鄉裏人叫他瞎老頭。舜的後母生了個兒子叫象。舜的瞎父親瞽叟心眼很壞,弟弟象更是一個心狠手辣的家夥,經常動壞主意謀害舜。但舜對父親和後母還是很孝敬,對弟弟象也很仁愛。

一天早晨,舜正在地裏耕田,一頭黃牛和一頭黑牛在前麵拉犁,舜在後麵扶犁。

舜在犁後麵拴了一個簸箕。他趕牛的時候,不是用鞭子打牛,而是敲擊簸箕來嚇唬牛。這樣的場景正好被下鄉考察的堯看見了,堯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問他:“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隻敲簸箕不打牛?”

舜拱手答道:“牛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於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兩頭牛便都賣力拉犁了。”

舜的做法讓堯對他的好感劇增,堯覺得這個年輕人將來必擔大任,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堯送給舜大量的牛羊,並且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都嫁給了他。

可是當舜帶著牛羊和美女回家之後,舜的爸爸瞽叟和他同父異母弟弟象不是高興,對舜反而更加憎恨了,他們決定把舜害死。如果舜死了,舜的財產和美女就歸他們了。

於是瞽叟開始對舜下毒手。他讓舜去修補穀倉的房頂,自己卻在穀倉周圍鋪上幹柴。然後,瞽叟點燃幹柴,把舜置身大火之中。

千鈞一發之際,舜創造性地發明了降落傘,他挾著兩個又大又寬的寬邊鬥笠,像鳥兒張開了翅膀一樣,從高高的穀倉頂上飛了下來,逃過了這一劫。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瞽叟讓舜去挖井,等他挖得夠深的時候,瞽叟和象就一起往井裏填土,想把舜給活埋了。

瞽叟和象幹完這一切,以為大功告成了,他們拍拍身上的灰塵,開始瓜分舜的財產。瞽叟得到了舜的牛羊,而象卻一下子抱住了娥皇和女英。

這時一雙粗糙的手拍在象的肩膀上。

“誰呀?”象生氣地回頭一看,好像見到鬼魂一樣癱倒在地。舜,竟然又活了。

原來打井的時候,舜早就留了一手,他在井底挖了一個通向外邊的暗道,父親與兄弟填井的時候,舜就從暗道裏逃了出來。

堯去世後,舜哭成一團,他執意要把堯的位置讓給丹朱,因為他是堯的兒子。可丹朱哪裏敢坐啊,他也不知道舜的真正想法。就這樣,舜不得已坐上了盟主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