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是劍橋大學著名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著名哲學家羅素問穆爾:“你最好的學生是誰?”穆爾毫不猶豫地說:“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因為在所有的學生中,隻有他一個人在聽課時總是露出一副茫然的神色,而且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麼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說:“因為他沒有問題了。”

可見,問題意識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工作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麵對工作當中不斷出現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態,有的人害怕問題,有的人逃避問題;害怕問題是因為害怕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出現失誤,給領導帶來不好的印象;逃避問題是因為對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不是很自信,這種不自信源於兩個方麵,一方麵是自己的確沒有能力解決問題,另一方麵是自己有能力也不想解決。當然,在問題麵前,有的人喜歡發現問題,也有的人喜歡解決問題,因為他們把發現問題當成了一種避免問題的良藥,而且把解決問題當成了一種發展的機遇。從對待問題的態度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對企業的價值和忠誠度。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會不斷地遇到一些影響工作進展的難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麵要看能力大小,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看對待問題的心態。因為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主要差別之一,就在於他們解決和處理問題的心態。世界上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隻有不想解決問題的人。

2005年9月9日上午,**總理在北京郊區潭柘寺中小學校看望師生時說:“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種做法非常好。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個人要成才,就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創造性思維。”其實不僅僅是在教育領域,在其他領域也是這樣,獲得過“圖靈獎”的華裔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姚期智認為,一個好的理論計算機小組要能夠把握時機,看到這個世界上最新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別人都還沒有想到的,更沒有人做到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理論研究組的宗旨就是要使得別人到這裏來學習,而不是想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在研究領域,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許多事例證明,在通常情況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發現問題是一種創新,而解決問題隻不過是一種執行力。對於企業來說,發現問題是企業成長的第一步,不會發現問題,企業的發展就永遠隻能原地踏步,不會有任何的成就;對於員工來說,不會發現問題的員工,就永遠隻能原地踏步,在工作當中不會有任何的成就,同時,不能發現問題的員工也不會被領導者所欣賞,更不會在職位上得到提升。

俗話說得好:“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可見,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從某種角度上講,發現問題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越常發揮的能力。因為發現問題需要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需要從外界眾多的信息源中,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有價值的信息,隻有這樣才能夠從中看到事件背後的本源。古人雲:“學起於思,思起於疑,疑解於問。”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的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當然,僅僅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不行的,發現了問題還需要有效地解決問題。因為問題得不到解決,不但會影響企業的發展,還會為未來的企業運營帶來隱患。

要知道問題之所以稱其為問題,是因為它永遠不會自動消失。你不去解決它,它就會持續不斷地對你產生影響。一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一個程序;十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一個部門;如果幾十個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影響整個企業,長此以往,企業隻有倒閉。

有些人認為解決問題是一件非常為難的事,其實隻要自己有決心去解決問題,任何問題都會變得十分簡單。其實,在我們的工作中,不管是什麼樣的大問題,在積極的思考分析之後,都是可以想出一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的。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冷靜思考,分析問題出現的根源。如果我們自己弄不明白,還可以和周圍的同事一起去分析研究問題產生的根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找出導致問題的工作中的薄弱點,先解決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然後再去解決比較難的問題。這樣,循序漸進,由易而難,是一種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寶潔公司有一係列的有效處理問題的程序。其處理問題的模式後來被應用到世界100多家大中型企業,而這些企業正是因為運用了寶潔處理問題的經驗才不斷壯大起來的。寶潔處理問題的基本模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