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世紀,波段學與腦科學成為主要研究對象,占據了絕大多數的科研資源。波段學的創始人王博士發現,使用某一頻段的“信號波”可以將物質的固有結構分解,並使其分散成一個個小粒子。他認為,每種物質都有屬於自己的波段,人類在經過不斷的實驗和求證後,可以使用“信號波”作為媒介,自由的分解與製作新的物質。因為這門新興的學科引入了超前的概念,一時間不被眾人所接受,相比之下,腦科學的新理念由舊知識發展而來,科研成果在人們口中廣為流傳。
森爾斯研究院中,劉明博士正在利用“信號波”對一塊石灰石進行分解。他操縱著波段儀器,仔細的調整這每一個變量。科學家們將“信號波”的格式定義為三段,每一段都由數字組成。格式的第一段為粗分的物質種類,如岩石的代號為1,木材的代號為2,液體的代號為3。格式的第二段為精分的物質種類,如:石灰石的代號為303,花崗岩的代號為529,白樺木的代號為6502。而格式的第三段,是能使該物質結構分解的“信號波”代號,如:能使鋼結構分解的代號為922,使水結構分解的代號為2201,使木結構分解的代號為5006。這些代號將通過無數次的窮舉被全部羅列出來,為以後人們製作新物質提供基礎理論的支持。
劉明不斷的調試著儀器,1-303-5924,1-303-5925,1-303-5926……
儀器的參數不斷變化著,儀器所發出的“信號波”段也發生著微小的改變,正當儀器的參數顯示為1-303-6002的那一刻,劉明所期盼的景象發生了。
實驗台上那個方塊狀的石灰石在6002號波段的影響下改變了它的形態,它的邊角逐漸轉化為霧態,化作一縷“灰煙”緩緩向實驗室的天花板飄去。劉明精神緊繃,他取出一個玻璃箱將石灰石罩住,然後將6002號波段加強。在6002號強波段的影響下,箱中的石灰石似乎正在燃燒,被信號波段分散的物質結構化作一層淡淡的焰尾,從石塊的表麵四散而去。漸漸的,方塊的中心凹陷下來並散發出更濃烈的“灰煙”,“灰煙”聚集在玻璃箱的頂部,顏色慢慢變淡並逐漸消失。最終,一塊石灰石就這麼消失在劉明的眼前,石塊的物質結構被分散為一個個細小的粒子飄散在空氣之中。
“太震撼了……”劉明激動的站起身,把可以將石灰石分解的“信號波”代號上傳到電腦中。他瞥一眼牆上掛著的時鍾,將桌上的雜物收拾整齊,穿上大衣走出實驗室。
研究所的走廊裏,一個年輕的女人正單手扶牆慢慢移動著身子。這個女人身材瘦小,四肢幹枯,膚色蒼白,玲瓏的臉龐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彎月眉,丹鳳眼,疲憊的神色中透露出一股無法壓抑的活潑。她是白楠,森爾斯研究院的核心成員之一,所負責的科研課題為腦科學中的意識轉移與意識複製。
“白博士,需要我扶您一把嗎。”劉明在白楠麵前停下,他看見麵前這個疲勞的女人正大口喘著粗氣。
“哦,是劉明啊,我正要回宿舍休息。”白楠將扶著牆的手插進衣兜,緩緩挺起胸膛,強裝精神的從劉明身邊走過。
“沒事的,你快去忙工作吧。”
劉明看著白楠時而堅挺時而彎曲的脊背,感覺有些滑稽,他笑了笑,向著還沒走遠的白楠叮囑道:
“白博士,好好休息,下午的物質重組實驗不要缺席。”
白楠用拇指和食指擺出一個對號的模樣高高舉過頭的,緩慢的挪動著步伐,消失在走廊的盡頭。
森爾斯研究所有著嚴格的作息規劃,下午兩點三十分,白楠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宿舍,她搖搖晃晃的穿過研究所的走廊,來到劉明的實驗室。
實驗室被一麵玻璃牆分成了兩個部分,劉明與他的助手在玻璃牆的內側,他們負責實驗的演示。白楠則和另一群人站在玻璃牆的外側,他們負責數據的采集與分析。此次實驗是人類首次以“信號波”為工具進行物質重組,一些媒體也來到實驗現場,對這次跨時代的實驗進行實時錄像。劉明的實驗小組為此準備了上千件物質樣本,在場所有人的心情都無比興奮。
實驗開始,劉明和助手們將上千件物質樣本對應的“信號波”代號輸入計算機內,經過電腦縝密的運算,連接電腦的波段發射器開始工作。一時間,玻璃牆內側的物質樣本無一例外化為煙霧狀,像是掉進水缸中的五彩顏料一般,緩緩的飄蕩在房間的四周。這些煙霧隨著“信號波”強度的提高逐漸褪去了顏色,最終化為沒有色彩的微小顆粒,消失在房間之中。
玻璃牆外側,白楠等人監測到牆體另一邊的粒子濃度大幅度提高,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玻璃牆內側,劉明實驗小組的操作繼續。他們將物質樣本所對應的“信號波”波段顛倒,按照設想,這上千件物質樣本將從微小顆粒態還原至原本的物質形態。計算機的外殼不斷發熱,計算這些“信號波”需要強大的算力,僅僅是實驗室內這七八台計算機,似乎有些稍顯勉強。經過一段相當漫長的等待,連接計算機的“信號波”發射器依次開始工作,實驗室中的研究人員們看到了相當令人癡迷的一幕。玻璃牆內就像一張白色的畫紙,不斷有各色的煙霧迸發出來,顏色在“紙麵”上跳躍,交融,又逐漸被分類。小粒子們不約而同的朝著同一個中點彙集,就像是被星球吸引的碎石,不斷的旋轉並融合。一段時間後,玻璃牆內側出現了一些浮空的實體,這些實體在引力的作用下紛紛墜落地麵。它們像是落入火海的蟻後,無數各種顏色的小粒子爭先恐後的來到它們的身邊抱團。最終,玻璃牆內側各色的煙霧消失了,他們又重新彙聚成原本的形態散落在地麵上。
“太神奇了……”劉明和助手們都驚呆了,他們沒有想到“信號波”擁有如此強的專一性,在上千段“信號波”的爭鳴中,每一種物質都毫無差錯的被分解並還原。